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130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1: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之间的干扰测量,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上述方案可实现在多跳中继系统中测量出链路之间的干扰,进而可以通过波束选择等措施避免这种干扰。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rel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which may include: the first device receives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by the seco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between the first link and the second link, where the first link is the link between the first device and the fourth device, and the second link is the link between the second device and the third device. The first device and the second device are relay nodes between the third device and the fourth device, and the first device transmits or receives a reference signal on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ed by the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he above scheme can measure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links in a multi-hop relay system, and can be avoided by beam selection and other meas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基站的覆盖,LTE/LTE-A系统支持中继传输。在中继系统中,存在基站、中继、终端三类节点。如图1A所示,基站和中继之间的链路为回传链路(backhaullink,BH),中继和终端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accesslink,AC)。在LTE系统中,考虑到与早期系统的用户的兼容性问题,中继的存在对用户不可见,因此,AC链路的设计直接复用LTE的单跳链路设计。为了实现更广覆盖,中继系统可以是多跳中继系统。多跳中继系统可能存在多个回传链路和一个接入链路。例如,图1B所示的3跳中继系统包括2个中继节点,基站和中继1之间的链路为回传链路1,中继1和中继2之间的链路为回传链路2,中继2和终端之间的链路为接入链路。在新空口(newradio,NR)通信系统中,引入了波束管理技术,分为上行波束管理和下行波束管理。在指示具体使用哪一个(些)波束前,需要进行信道质量或波束质量的测量。在新空口通信系统中,为了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基站会配置用户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资源上测量CSI-RS,从而获取信道质量。为了让终端测量干扰,基站会配置终端在零功率的CSI-RS(zeropowerCSI-RS,ZP-CSI-RS)上测量干扰噪声的强度。但是,在当前系统框架下,基站仅控制或指示基站到终端间的传输。而且,在现有的多跳中继系统中,由于每个设备仅能控制接入该设备的其他设备,因此无法控制其他链路的传输,从而无法进行跨链路的干扰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可实现在多跳中继系统中测量出链路之间的干扰,进而可以通过波束选择等措施避免这种干扰。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在第一设备侧,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然后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在第二设备侧,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之间的干扰测量,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之间的中继节点。实施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可实现在多跳中继系统中测量出链路之间的干扰,进而可以通过波束选择等措施避免这种干扰。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利用参考信号进行干扰测量的主要方案可包括:方案一,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配置的干扰测量。另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链路(即第三链路)上的参考信号来测量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之间的干扰。主要方案可包括:方案三,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配置上行参考信号(如SRS)资源,该上行参考信号(如SRS)用于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三链路上发送该上行参考信号。第二设备可以利用第二链路对应的接收装置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并进行信道测量。该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测量结果可用于第二设备确定第一设备对第二设备的干扰。即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上述方案三的前提是: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可等效于第一设备在第一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这个前提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和第一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是准共址(QCL)的,或者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和第一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的波束是相同的。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可等效于第一设备在第一链路上发送参考信号。因此,第二设备利用第二链路对应的接收装置接收的该上行参考信号可等效于第一设备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对第二设备产生的干扰。即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方案四,第二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配置下行参考信号(如CSI-RS)资源,该下行参考信号(如CSI-RS)用于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第二设备可以利用第二链路对应的发射装置发送该下行参考信号。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上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并进行信道测量。该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测量结果可用于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的干扰,即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上述方案四的前提是: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可等效于第一设备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这个前提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和第一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是准共址(QCL)的,或者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和第一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的波束是相同的。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设备在第三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可等效于第一设备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参考信号,因此,第一设备接收的该下行参考信号可等效于第二设备可以利用第二链路对应的发射装置发送该下行参考信号对第一设备产生的干扰。即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在上述方案三和方案四中,第一设备具有多链路波束对应性能力。本申请中,第一设备的多链路波束对应性能力可概括为: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三链路上发送或接收具有准共址QCL关系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能力。第一设备的多链路波束对应性能力还可以概括为: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三链路上使用相同的波束或相同的空间滤波器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的能力。空间滤波器可以为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天线端口的权值,天线端口的相位偏转,天线端口的幅度增益。这里,第一设备的第一链路即第一设备和终端之间的上行第一链路,第一设备的回传链路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上行第三链路。综合上述四种方案,用于链路间的干扰测量的参考信号对应的干扰测量类型可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测量类型,所述接入链路的下行传输对所述回传链路1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接入链路下行传输对中继1的干扰的测量。第二种测量类型,所述回传链路1的上行传输对所述接入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回传链路1上行传输对中继2的干扰的测量。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式来指示上述参考信号对应的测量类型:第一种方式,中继1可以在发送给中继2的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上述测量类型的指示信息。例如,对现有的资源配置信息中的预留字段进行扩展,利用扩展的预留字段来指示上述测量类型。示例仅仅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示例,不应构成限定。第二种方式,中继1可以另外向中继2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测量类型。本申请中,该指示信息可称为第一指示信息。第三种方式,参考信号资源可以关联测量类型。例如,映射在“资源图样(pattern)(或集合)1”表征的资源上的参考信号用于上述第一种测量类型的干扰测量,映射在“资源图样(pattern)(或集合)2”表征的资源上的参考信号用于上述第二种测量类型的干扰测量。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不应构成限定。具体的,这种关联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也可通过高层信令静态或半静态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之间的干扰测量,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之间的干扰测量,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或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链路上发送或接收所述参考信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所述参考信号。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所述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接收所述参考信号。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包含: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测量类型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测量类型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所述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关联有测量类型;其中,所述测量类型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所述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上报信息;所述第一上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多链路波束对应性能力;所述多链路波束对应性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三链路上发送或接收具有准共址QCL关系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能力;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三链路上使用相同的波束或相同的空间滤波器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的能力;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所述第三链路。8.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用于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之间的干扰测量;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链路;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是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四设备之间的中继节点;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二链路上接收或发送所述参考信号。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发送所述参考信号。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所述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所述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上接收所述参考信号。12.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包含:所述参考信号对应的测量类型的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测量类型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所述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13.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资源关联有测量类型;其中,所述测量类型包括:所述第一链路的下行传输对所述第二链路的下行传输的干扰测量或所述第二链路的上行传输对所述第一链路的上行传输的干扰测量。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上报信息;所述第一上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多链路波束对应性能力;所述多链路波束对应性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三链路上发送或接收具有准共址QCL关系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的能力;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和第三链路上使用相同的波束或相同的空间滤波器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的能力;其中,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链路为所述第三链路。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用于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之间的干扰测量;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上发送或接收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熠吴明栗忠峰张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