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05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包括架体以及与所述架体配合使用的联接部,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设有嵌接腔,所述嵌接腔后侧内壁内设有锁接腔,所述锁接腔后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一传接腔,所述嵌接腔前侧内壁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分别伸入所述锁接腔以及所述第一传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一传接腔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嵌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前后对称固设有连固板,所述连固板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架,所述锁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锁接齿,所述锁接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接齿块。

An improved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for sheet metal ben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for sheet metal bending,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connecting part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rame body.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mbedded cavity, the rear inner wall of the embedded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cavity, the rear inner wall of the locking cavity extends left and right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cavity, and the front inner wall of the embedded cavity is rotated with a first turning shaft. The first switching shaft extends into the locking cavity and the first transfer cavity respectively an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transfer cavity. The first switching shaft outer surface in the embedded cavity is symmetrically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front and rear.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clamping frame, and the first switching shaft outer surface in the locking cavity is fixed with locking teeth. The left inner wall of the lock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joint cavity, and the first sliding joint cavity is sliding and fitted with a locking gear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弯折机
,具体为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板材弯折机是常用板材加工设备,目前的板材弯折机在输电使用时,需要将板材弯折机上的插头与插座连接,插头与插座之间通常依靠摩擦接触,当意外触碰到插头时,插头容易脱落,容易造成意外断电事故,而且,需要手动直接将板材弯折机上的插头与插座连接,因此,容易产生触电事故,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包括架体以及与所述架体配合使用的联接部,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设有嵌接腔,所述嵌接腔后侧内壁内设有锁接腔,所述锁接腔后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一传接腔,所述嵌接腔前侧内壁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分别伸入所述锁接腔以及所述第一传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一传接腔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嵌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前后对称固设有连固板,所述连固板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架,所述锁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锁接齿,所述锁接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接齿块,所述锁接齿块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内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传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嵌接腔右侧内壁内设有容放腔,所述容放腔内顶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输电块,所述第一输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输电块下侧的所述第二滑接腔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三滑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内设有隔块,所述隔块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三滑接腔右侧壁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一输电块顶端固设有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接腔内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右侧端面固设有齿接条,所述第二滑接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传接腔,所述第二传接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接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轴伸入所述第一传接腔内且外表面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调距装置,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还设有指示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距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传接腔后侧内壁内的调距腔,所述调距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调距座,所述调距座前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前侧端面动力配合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分别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转机后侧的所述调距座内螺纹配合安装有螺接杆,所述螺接杆右侧末端与所述调距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接杆左侧末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固设于所述调距腔左侧内壁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距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输电腔,所述调距座左侧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输电腔插接配合连接的第二输电块,所述第二输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输电腔与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架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腔,所述插接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第四滑接腔,所述第四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卡珠,上下两侧的所述卡珠远离所述插接腔一端与所述第四滑接腔内壁之间固设有第三压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联接部右侧端面固设有与所述插接腔插接配合连接的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上下两侧端面内设有用以所述卡珠卡入的卡接腔,所述联接部底部端面固设有用以伸入所述容放腔内的锁接块,所述锁接块右侧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输电块插接配合连接的第二输电腔,所述第二输电腔与板材弯折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第一输电块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初始状态时,调距座处于调距腔左侧壁,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输电块插入第一输电腔内,此时,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并吸附锁接齿块与锁接齿脱离,插接腔开口朝左,第一输电块完全伸入第二滑接腔内并处于隔块上侧,此时,隔块由于第二压簧的顶压力伸入第二滑接腔内将第一输电块完全封闭,从而增加本装置在未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意外触电事故发生。当需要为板材弯折机输电使用时,手动拿起联接部将插接块与插接腔对准并插入,卡珠卡入卡接腔内,此时,即可将手松开联接部,然后,启动第一电转机带动卡接架逆时针转动,直至联接部完全转入嵌接腔内以及锁接块完全转入容放腔内,然后,启动第二电转机带动调距座滑动至调距腔右侧壁,此时,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同时,第二输电块脱离第一输电腔,电磁铁断电,此时,锁接齿块由于第一压簧的顶压作用力向右滑动并与锁接齿锁定配合,此时,卡接架处于锁定状态,即,联接部处于锁定状态,然后,启动第一电转机带动第一输电块下滑直至底端完全插入第二输电腔内,此时,板材弯折机通电连接完毕,其为板材弯折机通电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增加使用安全性,当意外触碰到联接部时,联接部不会意外脱离,增加使用稳定性,增加板材弯折机使用寿命。当板材弯折机通电使用完毕需要将联接部拿出时,反向启动第一电转机带动第一输电块上滑直至回到初始状态,然后,反向启动第二电转机带动调距座回到初始状态,此时,电磁铁通电带动锁接齿块向左滑动并与锁接齿脱离,然后,反向启动第一电转机带动卡接架顺时针转动至初始状态,然后,手动向左拉动联接部即可克服第三压簧的弹性作用力使卡珠滑出卡接腔将联接部拉出,其拉出联接部简单方便,而且,在拉出联接部时,第一输电块处于封闭状态,第二输电腔不带电,使用安全性高,使用便捷性高,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架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箭头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联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包括架体100以及与所述架体100配合使用的联接部200,所述架体100左侧端面内设有嵌接腔119,所述嵌接腔119后侧内壁内设有锁接腔148,所述锁接腔148后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一传接腔131,所述嵌接腔119前侧内壁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122,所述第一转接轴122分别伸入所述锁接腔148以及所述第一传接腔131中且与所述第一传接腔131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嵌接腔119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122外表面前后对称固设有连固板121,所述连固板121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架118,所述锁接腔148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122外表面固设有锁接齿149,所述锁接腔148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接腔147,所述第一滑接腔147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接齿块146,所述锁接齿块146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接腔147左侧内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压簧145,所述第一滑接腔147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铁144,所述第一传接腔131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122外表面固设有第一齿轮143,所述嵌接腔119右侧内壁内设有容放腔101,所述容放腔101内顶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二滑接腔106,所述第二滑接腔106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输电块105,所述第一输电块105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输电块105下侧的所述第二滑接腔106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三滑接腔104,所述第三滑接腔104内设有隔块102,所述隔块102右侧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包括架体以及与所述架体配合使用的联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设有嵌接腔,所述嵌接腔后侧内壁内设有锁接腔,所述锁接腔后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一传接腔,所述嵌接腔前侧内壁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分别伸入所述锁接腔以及所述第一传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一传接腔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嵌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前后对称固设有连固板,所述连固板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架,所述锁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锁接齿,所述锁接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接齿块,所述锁接齿块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内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传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嵌接腔右侧内壁内设有容放腔,所述容放腔内顶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输电块,所述第一输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输电块下侧的所述第二滑接腔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三滑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内设有隔块,所述隔块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三滑接腔右侧壁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一输电块顶端固设有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接腔内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右侧端面固设有齿接条,所述第二滑接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传接腔,所述第二传接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接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轴伸入所述第一传接腔内且外表面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调距装置,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还设有指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板材折弯自动生产线,包括架体以及与所述架体配合使用的联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设有嵌接腔,所述嵌接腔后侧内壁内设有锁接腔,所述锁接腔后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一传接腔,所述嵌接腔前侧内壁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分别伸入所述锁接腔以及所述第一传接腔中且与所述第一传接腔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嵌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前后对称固设有连固板,所述连固板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架,所述锁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锁接齿,所述锁接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锁接齿块,所述锁接齿块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内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滑接腔左侧内壁内固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一传接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嵌接腔右侧内壁内设有容放腔,所述容放腔内顶壁内上下延伸设有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内滑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输电块,所述第一输电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输电块下侧的所述第二滑接腔右侧内壁内左右延伸设有第三滑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内设有隔块,所述隔块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三滑接腔右侧壁之间顶压配合安装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一输电块顶端固设有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接腔内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右侧端面固设有齿接条,所述第二滑接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传接腔,所述第二传接腔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外表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接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接轴伸入所述第一传接腔内且外表面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调距装置,所述架体左侧端面内还设有指示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板材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