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102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设置地锚杆及安装于地锚杆上的接线部步骤2将引接线被夹持于接线板与压帽之间的间隙内,步骤3将凹槽环形布置于压帽的端面上;步骤4引接线为绞线;步骤5接线板上的导线部即为接线板上用于与引接线电连接的连接部:通过改变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实现压帽与接线板之间间距的调整,这样,通过在引接线的端部绕制一个环绕螺柱的套环直接将引接线的端部分叉,并使得螺柱位于引接线的叉口内,直接将引接线的端部插入压帽与接线板的间隙内,再调整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即可通过压帽与接线板实现引接线与接线板的电连接。

A Method of Power Grounding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power grounding connec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steps: step 1 sets the ground anchor rod and the wiring part installed on the ground anchor rod step 2 clamps the lead wire in the gap between the wiring board and the pressure cap, step 3 arranges the groove ring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pressure cap, step 4 takes the lead wire as a strand, and step 5 takes the lead part on the connection board as a wiring boar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lead wire. Connecting part: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ressure cap on the axis of the bolt,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pressure cap and the wiring plate can be adjusted. In this way, by winding a sleeve ring around the bolt at the end of the lead wire, the end of the lead wire can be directly branched, and the bolt can be located in the fork of the lead wire. The end of the lead wire can be directly inserted into the gap between the pressure cap and the wiring plate, and then the pressure cap can be adjuste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pressure cap and the wiring plate. The position on the axis of the stud can realize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ad wire and the wiring plate through the pressure cap and the wir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力系统、用电设备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往往需要增设接地装置以实现系统接地电连接、设备接地电连接,如:在进行线缆检修过程中,为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要求在检修之前必须对被检修线路进行接地,以避免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为远程的误送电造成电击伤害;零时的电气试验接地;零时建筑物避雷接地;设备零时漏电接地等。以上接地装置中,在未具备预埋接地锚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地锚杆锚入大地,通过引接线连接完成对应的被检修线路、被进行电气试验的设备或装置、避雷线、被实现漏电防护的设备与地锚杆的连接。进一步优化接地装置的结构设计,以优化接地装置的导电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接地装置的结构设计,以优化接地装置的导电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本接地装置引接线连接可靠,引接线连接位置导电性能易于得到保证。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设置地锚杆及安装于地锚杆上的接线部,接线部包括接线板及导线部,设置导线部包括螺柱、压帽及引接线,使接线板与地锚杆电连接,螺柱的一端固定于接线板上,压帽呈套环状,压帽套设在螺柱上且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可调;步骤2将引接线被夹持于接线板与压帽之间的间隙内,压帽靠近接线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各凹槽均为:凹槽的一端与压帽上的中心孔相接,凹槽的另一端与压帽的外侧相接;步骤3将凹槽环形布置于压帽的端面上;步骤4引接线为绞线;步骤5接线板上的导线部即为接线板上用于与引接线电连接的连接部:通过改变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实现压帽与接线板之间间距的调整,这样,通过在引接线的端部绕制一个环绕螺柱的套环直接将引接线的端部分叉,并使得螺柱位于引接线的叉口内,直接将引接线的端部插入压帽与接线板的间隙内,再调整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即可通过压帽与接线板实现引接线与接线板的电连接。现有技术中,针对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一般采用地锚杆锚地、引接线作为地锚杆与对应被检修线路、被进行电气试验的设备或装置、避雷线、被实现漏电防护的设备的电连接线。考虑到地锚杆锚地的方便性,一般设置为地锚杆与引接线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关系:在地锚杆锚入地面之前,引接线与地锚杆脱离,以方便地锚杆锚入和避免地锚杆锚入过程中对引接线造成破坏;在地锚杆拔出之前先完成引接线与地锚杆的脱离,以方便拔出地锚杆和避免地锚杆拔出过程中对引接线造成破坏。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接线板与引接线的连接方式为在接线板上设置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包括呈矩管状的插线筒,插线筒与接线板固定连接,在插线筒上连接一颗或多颗压线螺钉,通过将引接线插入插线筒中后通过压线螺钉为引接线施加压力实现引接线与接线座的固定连接。以上连接方式中,由于压线螺钉的直径不宜设置得过大,故实际上压线螺钉的直径限定了引接线与插线筒、压线螺钉之间具有正压力的面积,使得引接线与接线座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引接线在接地装置上的连接位置电阻值较大,不仅不利于接地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不利于接地装置的接地性能。本方案中,所述绞线即为多股导线,所述接线板上的导线部即为接线板上用于与引接线电连接的连接部:通过改变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实现压帽与接线板之间间距的调整,这样,通过在引接线的端部绕制一个环绕螺柱的套环、直接将引接线的端部分叉并使得螺柱位于引接线的叉口内、直接将引接线的端部插入压帽与接线板的间隙内,再调整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即可通过压帽与接线板实现引接线与接线板的电连接。本方案中,设置为引接线为绞线,这样,不仅可利用绞线的柔性方便接地装置根据实际环境确定地锚杆锚地位置,同时,引接线上被压帽与接地板夹持的段落的形状受压时易于发生变形,这样可达到提高引接线与压帽、引接线与接线板接触面积的目的;设置为压帽靠近接线板的一端上还具有凹槽,以上凹槽不仅可扩大压帽对应端端部与引接线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限定各凹槽两端的位置、多个凹槽在压帽端部的排布状态,在引接线受压产生变形局部嵌入凹槽后,在不移除压帽对引接线加紧的情况下,可避免引接线在拖拽情况下与接线板连接失效。综上,由于压帽上包括凹槽,本接地装置上引接线具有连接可靠的特点;由于本方案中引接线可直接与接线板、压帽及螺柱直接接触,同时,由于压帽上包括凹槽,引接线连接位置由于更易于获得更大的接触面积,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得接地装置的导电性能能够更为易于得到保证。优选设置为所述引接线为由多股铜线绞线,这样,利用铜线易变性的特点可优化引接线与接线板、螺柱、压帽三者之间的电连接性能。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作为压帽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压帽上的中心孔为内螺纹孔,所述压帽通过所述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于螺柱上,所述凹槽均为条形槽,且各凹槽的长度方向均位于压帽的径向方向。采用本方案,在现有螺母的结构上加工凹槽即可得到所述压帽,同时通过旋转压帽,即可实现压帽在螺柱上的位置调整。作为压帽的具体实现形式,还包括与螺柱螺纹连接的螺帽,所述压帽在螺柱轴线上的位置调整以实现对引接线的夹紧通过螺帽的端部推挤压帽实现:螺帽在旋转过程中朝向接线板所在侧运动时,螺帽的端部向压帽施加迫使压帽朝接线板所在侧运动的力,所述压帽的材质为铜,所述螺柱、螺帽的材质为碳钢。本方案中,所述螺帽和螺柱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为8.8级的碳钢螺帽和碳钢螺柱,采用本方案,可利用为碳钢的螺帽与螺柱连接强度高的特点,以使得螺帽能够为压帽提供较大的压力用于迫使材质为铜的压帽产生变形而利于扩大压帽与引接线的接触面积、压帽与螺帽的接触面积,最终达到提高地锚杆与引接线电连接性能的目的。相较于直接采用材质为铜的压帽作为螺母,可避免对应为铜质的螺纹因为力学强度相较于碳钢差的问题造成压帽在旋转过程中与螺柱连接失效或压帽不能设置为相较于为碳钢的螺柱和螺帽,能够对引接线提供更大的夹紧力以利于贴合面积和使得引接线更好的填充于凹槽中。作为压帽在本装置上的具体连接形式,还包括中心筒,所述螺柱靠近接线板的一侧的侧面为光滑面,螺柱上的外螺纹设置在螺纹柱远离接线板的一侧上;螺柱为光滑面的一侧的外径大于螺柱上螺纹段的外径;所述中心筒套设于螺柱靠近接线板的一端上,螺柱上用于与中心筒配合的段落的外径与中心筒的内径相等;所述中心筒的长度短于压帽上中心孔的长度;所述压帽套设在中心筒上;所述中心筒的硬度大于压帽的硬度。本方案中,所述螺柱为一侧设置有外螺纹,另一侧为光杆,螺柱上光杆所在侧的端部与接线板固定连接,即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光滑面实际上仅仅为相对于具有外螺纹的一侧侧面更为光滑,为使得中心筒的内侧与光杆外侧导电性能更好,优选设置为所述光滑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为Ra12.5或小于Ra12.5,中心筒的内侧表面粗糙度数值为Ra12.5或小于Ra12.5。本方案中,设置为中心筒的长度短于压帽上中心孔的长度,这样,在螺帽为压帽提供压力时,可使得压帽相对于中心筒先与螺帽的端部发生接触而避免中心筒影响压帽受力变形;设置为压帽通过中心筒套设在螺柱上,且螺柱为光滑面的一侧的外径大于螺柱上螺纹段的外径,且中心筒的硬度大于压帽的硬度,可避免压帽在产生塑性变形后直接粘接于螺柱上影响压帽由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设置地锚杆(8)及安装于地锚杆(8)上的接线部,接线部包括接线板(3)及导线部,设置导线部包括螺柱(7)、压帽(1)及引接线(2),使接线板(3)与地锚杆(8)电连接,螺柱(7)的一端固定于接线板(3)上,压帽(1)呈套环状,压帽(1)套设在螺柱(7)上且压帽(1)在螺柱(7)轴线上的位置可调;步骤2)将引接线(2)被夹持于接线板(3)与压帽(1)之间的间隙内,压帽(1)靠近接线板(3)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1),各凹槽(11)均为:凹槽(11)的一端与压帽(1)上的中心孔相接,凹槽(11)的另一端与压帽(1)的外侧相接;步骤3)将凹槽(11)环形布置于压帽(1)的端面上;步骤4)引接线(2)为绞线;步骤5)接线板(3)上的导线部即为接线板(3)上用于与引接线(2)电连接的连接部:通过改变压帽(1)在螺柱(7)轴线上的位置,实现压帽(1)与接线板(3)之间间距的调整,这样,通过在引接线(2)的端部绕制一个环绕螺柱(7)的套环直接将引接线(2)的端部分叉,并使得螺柱(7)位于引接线(2)的叉口内,直接将引接线(2)的端部插入压帽(1)与接线板(3)的间隙内,再调整压帽(1)在螺柱(7)轴线上的位置,即可通过压帽(1)与接线板(3)实现引接线(2)与接线板(3)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设置地锚杆(8)及安装于地锚杆(8)上的接线部,接线部包括接线板(3)及导线部,设置导线部包括螺柱(7)、压帽(1)及引接线(2),使接线板(3)与地锚杆(8)电连接,螺柱(7)的一端固定于接线板(3)上,压帽(1)呈套环状,压帽(1)套设在螺柱(7)上且压帽(1)在螺柱(7)轴线上的位置可调;步骤2)将引接线(2)被夹持于接线板(3)与压帽(1)之间的间隙内,压帽(1)靠近接线板(3)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1),各凹槽(11)均为:凹槽(11)的一端与压帽(1)上的中心孔相接,凹槽(11)的另一端与压帽(1)的外侧相接;步骤3)将凹槽(11)环形布置于压帽(1)的端面上;步骤4)引接线(2)为绞线;步骤5)接线板(3)上的导线部即为接线板(3)上用于与引接线(2)电连接的连接部:通过改变压帽(1)在螺柱(7)轴线上的位置,实现压帽(1)与接线板(3)之间间距的调整,这样,通过在引接线(2)的端部绕制一个环绕螺柱(7)的套环直接将引接线(2)的端部分叉,并使得螺柱(7)位于引接线(2)的叉口内,直接将引接线(2)的端部插入压帽(1)与接线板(3)的间隙内,再调整压帽(1)在螺柱(7)轴线上的位置,即可通过压帽(1)与接线板(3)实现引接线(2)与接线板(3)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压帽(1)上的中心孔为内螺纹孔,所述压帽(1)通过所述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于螺柱(7)上,所述凹槽(11)均为条形槽,且各凹槽(11)的长度方向均位于压帽(1)的径向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接地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与螺柱(7)螺纹连接的螺帽(5),所述压帽(1)在螺柱(7)轴线上的位置调整以实现对引接线(2)的夹紧通过螺帽(5)的端部推挤压帽(1)实现:螺帽(5)在旋转过程中朝向接线板(3)所在侧运动时,螺帽(5)的端部向压帽(1)施加迫使压帽(1)朝接线板(3)所在侧运动的力,所述压帽的材质为铜,所述螺柱、螺帽的材质为碳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机盈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