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泳池水循环装置及其方法,所述泳池水循环装置是可供设置于已建好的泳池内使用,或在建造泳池时嵌入于泳池内,包括设置于泳池内的容器,容器的前、后二端分别设有位于泳池水面位置上端的出水口及进水口,并通过设置于容器前端的水循环致动机构,推动容器前端的水以可控制的流速由出水口向泳池另一端的方向流出,使被推动的泳池水由容器的进水口进入容器中,向出水口方向流动,以形成循环水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泳池水循环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泳池水循环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设置于已建好的泳池内,或在建造泳池时嵌入于泳池内,以于泳池内产生循环水流,供泳者进行定点游泳运动的泳池水循环装置及其方法,适合于小型游泳池使用。
技术介绍
连续式游泳池已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如图12所示为1927年M.I.Wheeler所提出的美国专利技术专利案(No.1,731,554),主要是应用在小型空间中,为可单独使用的泳池装置A,所述泳池装置A内的水通过装设于泳池底部的水循环系统A1的推动,可于泳池内形成上、下循环流动,供泳者定点游泳。而如图13所示为1934年由H.Raber所提出的另一件美国专利核准案(No.2,035,835),其与M.I.Wheeler所提出的专利案一样是使用在小型空间中,但不同在于将复杂的结构加以简化,以降低成本。上述二专利技术都为单独存在的泳池设备,无法与已建好的泳池合并使用。又如图14所示为德国第2,222,594号专利案,主要是将水循环的概念应用于游泳池B中,并于建造时,使水循环系统B1与游泳池B结合成一体。其在装设水循环系统B1时,必须经由专业技工进行组装,以防止操作时漏水或漏电的可能性,使得整个安装成本费用相当高;再者,当组装完成后,所述水循环系统即无法在游泳池无破坏状态下移除,在使用上不具有弹性。目前已存在有为数众多的游泳池,若其长度不足时,在运动效果上将大打折扣,而若在泳池内安装上述水循环系统,则需全面性的进行改装,实不符合经济效益。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泳池水循环装置不仅能达到水循环的效果,可设置于已建好的不同长度的泳池使用,且可依需要弹性拆装,节省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泳池水循环装置,通过将容器及水循环致动机构设置于已建好的泳池内,能于泳池内产生循环水流,供使用者进行游泳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泳池水循环装置,通过将容器及水循环致动机构以可拆装方式设置于已建好的泳池内,能弹性应用于不同长度的泳池,以节省拆装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泳池水循环装置,通过可受控制而调整动力输出的水循环致动机构,以相对控制循环水流的速度,能依泳者的需求而达到不同的游泳运动效果。为达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泳池水循环装置,供设置于小型泳池内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设置于泳池内,所述容器的前、后二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及进水口,所述进、出水口是位于泳池水面位置的上端;水循环致动机构,设置于容器的前端,用以推动容器前端的水以可控制的流速由出水口向泳池另一端的方向流出,并使被推动的泳池水由容器的进水口进入上述容器中,而向出水口方向流动,形成循环水流。所述容器包括连通的底箱及由底箱两端分别向上延伸的前、后箱;所述前箱的内侧上方形成所述出水口,所述后箱的内侧上方形成所述进水口。所述前箱的出水口的高度比后箱的进水口的高度高。所述前箱的出水口的宽度比后箱的进水口的宽度窄。所述水循环致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动机、多个传动件及多个涡轮叶片组。更包括数个导引管,所述导引管分别套住各涡轮叶片组。所述数个导引管区分为前导引管组与后导引管组,所述后导引管组的顶端高于前导引管组的顶端。更包括至少一个导引板,所述导引板是位于各导引管的上方。所述水循环致动机构是设于前箱的内部。所述水循环致动机构的多个涡轮叶片组是设于前箱的内部,而所述电动机是设于前箱的外部。所述容器是以环绕方式结合于泳池的内周缘。所述水循环致动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鼓风机及多个喷嘴。更包括侦测器,所述侦测器与水循环致动机构呈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泳池水循环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前、后二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容器于泳池内,并使进、出水口形成于泳池的上端;b.提供设置于容器前端的水循环致动机构,用以推动容器前端的水以可控制的流速由出水口向泳池另一端的方向流出,并使被推动的泳池水由容器的进水口进入上述容器中,而向出水口方向流动,形成循环水流。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有可调整动力输出的水循环致动机构,可依泳者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相对控制泳池水流的速度,相当具有弹性。2、本专利技术所设的容器及水循环致动机构可直接安装于已建好的泳池内,在使用上相当简便。3、本专利技术所设的容器及水循环致动机构可在无破坏原有泳池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拆装作业,可大量节省拆装费用。4、本专利技术是于容器内的水流通道及泳池水面形成循环水流,所需的动力远小于现有的大型连续性泳池设备,在进行游泳运动时,可有效节省能源。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详述于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后建式泳池水循环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泳池水循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部份组件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安装于已建好的泳池内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在建造泳池时嵌入于泳池内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产生循环水流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产生循环水流时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循环致动机构设为空气动力喷射式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数个导引管区分为前、后导引管组时的局部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数个导引管区分为前、后导引管组时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产生循环水流时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现有美国专利技术No.1,731,554专利案的剖面图;图13为现有美国专利技术No.2,035,835专利案的使用状态图;图14为现有德国专利No.2,222,594核准案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泳池装置A;水循环系统A1;游泳池B;水循环系统B1;泳池水循环装置1;容器2;前箱21;通孔211;导引管212;导引板213;前导引管组214;后导引管组215;底箱22;顶面221;斜面222;底面223;后箱23;出水口24;进水口25;水流通道26;水循环致动机构3;电动机31;传动件32;涡轮叶片组33;侦测器4;水循环致动机构5;鼓风机51;喷嘴52;容器6;出水口61;进水口62;泳池9。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泳池水循环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可供使用于已建好的泳池,或在建造泳池时嵌入于泳池内,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前、后二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容器于泳池内,并使进、出水口形成于泳池的上端;以及b.提供设置于容器前端的水循环致动机构,用以推动容器前端的水以可控制的流速由出水口向泳池另一端的方向流出,并使被推动的泳池水由容器的进水口进入上述容器中,而向出水口方向流动,形成循环水流。请参阅图2、图3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泳池水循环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供设置于已建好的泳池9内使用,或在建造泳池时嵌入于泳池内(如图4所示),包括设置于泳池9内的容器2以及水循环致动机构3。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2为大致呈U字形的板体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底箱22及由底箱22两端分别向上延伸的前、后箱21、23;所述前箱21的顶端设有具有数个上下贯穿通孔211的面板,所述前箱21的内部设有数个圆形的导引管212,所述导引管212的上方设有圆弧形导引板213,所述的导引板213亦可为倾斜的平板。所述前箱21的内侧上方设有为长方形且面向后箱23的开口,所述开口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泳池水循环装置,供设置于小型泳池内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设置于泳池内,所述容器的前、后二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及进水口,所述进、出水口是位于泳池水面位置的上端;水循环致动机构,设置于容器的前端,用以推动容器前端的水以可 控制的流速由出水口向泳池另一端的方向流出,并使被推动的泳池水由容器的进水口进入上述容器中,而向出水口方向流动,形成循环水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泳池水循环装置,供设置于小型泳池内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设置于泳池内,所述容器的前、后二端分别设有出水口及进水口,所述进、出水口是位于泳池水面位置的上端;水循环致动机构,设置于容器的前端,用以推动容器前端的水以可控制的流速由出水口向泳池另一端的方向流出,并使被推动的泳池水由容器的进水口进入上述容器中,而向出水口方向流动,形成循环水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池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连通的底箱及由底箱两端分别向上延伸的前、后箱;所述前箱的内侧上方形成所述出水口,所述后箱的内侧上方形成所述进水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泳池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的出水口的高度比后箱的进水口的高度高。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泳池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的出水口的宽度比后箱的进水口的宽度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泳池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致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动机、多个传动件及多个涡轮叶片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泳池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数个导引管,所述导引管分别套住各涡轮叶片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泳池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导引管区分为前导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铭,郭子扬,
申请(专利权)人:郭俊铭,郭子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