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压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89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39
本申请公开一种聚光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压轮,所述聚光焊带的第一部分的第二表面为锯齿形,能够用于反射光线,将射到聚光焊带上的光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和空气表面,再被全反射至太阳能电池表面用于二次利用;同时,由于锯齿形最外侧表面均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两个侧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大于45°,能够将垂直第一表面入射的光直接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片表面,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

A Concentrating Welding Belt and Solar Cell Module and Press Wheel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oncentrating welding strip and solar cell components, pressure wheels. The second surface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concentrating welding strip is zigzag, which can be used to reflect light, reflecting light from the concentrating welding strip to the glass and air surface of the solar cell assembly, and then being totally refl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solar cell for secondary ut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outermost surface of the zigzag shape is uniform. Connecting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two sides and the first surface is more than 45 degrees, which can directly reflect the incident light from the vertical first surface to the surface of solar cells for secondary ut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光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压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聚光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压轮。
技术介绍
在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各国重要能源战略。光伏、风电、核能、生物质能等众多新能源中,太阳能是其中最易于获得的,这使得光伏在新能源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要使得太阳能电池片长期可靠地发电,需将其封装成光伏组件。常见的光伏组件有薄膜组件和晶体硅组件,其中晶体硅组件因其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成熟的生产制造工艺,在当今光伏市场上占统治地位。晶硅太阳能组件功率的提升是目前组件研发的主要方向。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采用焊带进行连接,将受光线照射的正面负极和背面正极连接起来形成串联的电路。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受光线照射的区域,由于焊带的存在导致受光面积减小,焊带区域的光无法被有效利用,聚光焊带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可以将焊带区域的光二次利用。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聚光焊带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反光结构的反射面积不足,造成反射光线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太阳能电池片对光的二次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光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压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聚光焊带反光结构的反射面积不足造成的反射光线二次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光焊带,用于连接相邻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所述聚光焊带包括:带状基体,所述带状基体沿所述带状基体延伸方向上交替排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带状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带状基体的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为具有锯齿槽的锯齿面,所述锯齿槽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带状基体的延伸方向;包围且覆盖所述带状基体的导电金属层;其中,沿垂直于所述带状基体延伸方向的截面内,位于所述带状基体第一部分第二表面的导电金属层为与所述带状基体第二表面形状相同的锯齿形,所述聚光焊带的其余部分的表面为直线;所述第一部分第一表面上的导电金属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所述第二部分第二表面上的导电金属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在所述截面内,所述锯齿形最外侧两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两个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夹角大于45°。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上锯齿面的锯齿顶角α的角度范围为:120°≤α≤139°。优选地,所述锯齿槽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个。优选地,所述带状基体的材质为铜或铝。优选地,所述导电金属层的材质为锡或锡与铂合金。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的锡层的厚度范围为15μm-25μm,包括端点值;所述第二表面的锯齿层锡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10μm,包括端点值。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两片太阳能电池片;聚光焊带,所述聚光焊带为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光焊带;每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电极连接所述聚光焊带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每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电极连接所述聚光焊带的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的第一胶层和位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第二胶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胶层背离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透光板,和位于所述第二胶层背离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背板。优选地,所述透光板和所述背板均为玻璃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轮,用于形成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光焊带中的带状基体。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光焊带包括带状基体和包裹带状基体的导电金属层,所述带状基体沿其延伸方向上包括交替排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带状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为锯齿面,所述锯齿面的锯齿槽的延伸方向与带状基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导电金属层在带状基体的第一部分的第二表面为锯齿形,在带状基体的第一表面为平面,且导电金属层填充带状基体的第二部分的第二表面,也即,聚光焊带中第一部分的第二表面为锯齿面用于反射光,其余表面均为平面。而所述锯齿形最外侧表面均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两个侧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大于45°。本专利技术中聚光焊带的第一部分的第二表面为锯齿形,能够用于反射光线,将射到聚光焊带上的光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和空气表面,再被全反射至太阳能电池表面用于二次利用;同时,由于锯齿形最外侧表面均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两个侧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大于45°,能够将垂直第一表面入射的光直接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片表面,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上面所述的聚光焊带,所述聚光焊带将太阳能电池片串联在一起,能够对光进行反射,并被太阳能电池片再次利用,从而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轮,所述压轮用于压制带状基底制作形成上面所述的带状基体,也即,压轮上的锯齿结构与带状基体上的锯齿结构呈互补形式,由于带状基体最外侧两个侧面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那么压轮上最外侧的锯齿结构高度比中间位置的锯齿结构高,从而能够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在带状基体制作过程中出现错位,造成反光结构的反光面积不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理想反光段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聚光焊带反射光原理图;图3为理想状态下压轮压制铜基形成理想反光段结构以及定位不准确出现错位形成的反光段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光焊带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沿垂直于聚光焊带的延伸方向第一部分的截面图;图7为沿垂直于聚光焊带的延伸方向第二部分的截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光焊带的反射光原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表面上锯齿面的锯齿顶角α的具体角度范围示意图;图10-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些带状基体锯齿槽个数举例说明;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沿图14中DD’线的截面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侧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轮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聚光焊带的反射面积不足,造成反射光线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太阳能电池片对光的二次利用率不高。专利技术人发现,出现上述技术问题的原因,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理想反光段结构截面示意图;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聚光焊带设计为倒三角凹槽结构,聚光焊带包括基体011和位于基体表面的导电层012,所述倒三角凹槽结构用于将入射到聚光焊带上的光反射至玻璃和空气截面,再进行全反射,反射至太阳能电池片表面,被太阳能电池片二次利用。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聚光焊带反射光原理图;聚光焊带01将光线以一定角度反射到组件的玻璃02与空气界面,光线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一定角度下会发生全反射,再次回到太阳能电池片03表面,增大了太阳能电池片03的受光量,从而增加组件的输出功率。但是,聚光焊带通常采用压轮形成倒三角结构,压轮压制铜基形成倒三角结构时,经常出现定位不准确,造成反光结构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从而造成有效反光面积不足的情况。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光焊带,用于连接相邻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焊带包括:带状基体,所述带状基体沿所述带状基体延伸方向上交替排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带状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带状基体的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为具有锯齿槽的锯齿面,所述锯齿槽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带状基体的延伸方向;包围且覆盖所述带状基体的导电金属层;其中,沿垂直于所述带状基体延伸方向的截面内,位于所述带状基体第一部分第二表面的导电金属层为与所述带状基体第二表面形状相同的锯齿形,所述聚光焊带的其余部分的表面为直线;所述第一部分第一表面上的导电金属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所述第二部分第二表面上的导电金属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在所述截面内,所述锯齿形最外侧两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两个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夹角大于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焊带,用于连接相邻设置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片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焊带包括:带状基体,所述带状基体沿所述带状基体延伸方向上交替排布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带状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带状基体的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为具有锯齿槽的锯齿面,所述锯齿槽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带状基体的延伸方向;包围且覆盖所述带状基体的导电金属层;其中,沿垂直于所述带状基体延伸方向的截面内,位于所述带状基体第一部分第二表面的导电金属层为与所述带状基体第二表面形状相同的锯齿形,所述聚光焊带的其余部分的表面为直线;所述第一部分第一表面上的导电金属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所述第二部分第二表面上的导电金属层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在所述截面内,所述锯齿形最外侧两个侧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两个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夹角大于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锯齿面的锯齿顶角α的角度范围为:120°≤α≤13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槽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个。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炎胡建冠陶武松郭志球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