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85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地设置;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当其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冲击力首先作用于位于上方的第二磁体,第二磁体受力向下挤压。由于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同极相对,两者相互排斥,第二磁体受到第一磁体向上的排斥力,可部分抵消冲击力。由于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相对设置,形成磁场反作用力,故当缓冲结构受到外界冲击力,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共同多次释放冲击力,缓冲效果好。当缓冲结构应用于显示面板中,可释放显示面板受到的冲击力,防止产生显示失效。

Buffer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uff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first magnet; a second magnet, which is set opposite to the first magnet in the same polarity; and a support, which is set between the first magnet and the second magnet for isolating the first magnet from the second magnet. When the buffer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above embodiment is subjected to external impact force, the impact force first acts on the second magnet located above, and the second magnet forces downward extrusion. Because the second magnet and the first magnet are opposite at the same pole, they repel each other. The second magnet receives the upward repulsion force of the first magnet, which can partly offset the impact force. Because the first magnetic field and the second magnetic field are set relatively, the magnetic field reaction force is formed, so when the buffer structure is subjected to external impact force, the first magnet and the second magnet can release the impact force several times together, and the buffer effect is good. When the buffer structure is applied to the display panel, the impact force on the display panel can be released to prevent display fail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缓冲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也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装置,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发光亮度高、体积轻薄、响应速度快,而且易于实现彩色显示和大屏幕显示、易于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常,当显示面板受到瞬间冲击时,其上所受应力急剧增大,易引发显示区域出现黑斑、亮斑、彩斑等显示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显示面板受外力冲击导致显示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缓冲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一种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地设置;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当其受到垂直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外界冲击力时,冲击力首先作用于第二磁体,第二磁体受力向下挤压。由于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同极相对,两者相互排斥,第二磁体受到第一磁体向上的排斥力,可部分抵消冲击力。由于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相对设置,形成磁场反作用力,故当缓冲结构受到外界冲击力,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共同多次释放冲击力,缓冲效果好。当缓冲结构应用于显示面板中,可释放显示面板受到的冲击力,防止产生显示失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封闭式屏蔽罩,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支撑体均设置于所述封闭式屏蔽罩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面状屏蔽层,所述面状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背离所述第二磁体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为柱状结构或层状结构;当所述支撑体为柱状结构,所述多个柱状结构的支撑体之间相互间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的材料包括柔性绝缘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包括磁性材料层、电磁感应线圈和永磁体中的任一种。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前述缓冲结构。上述显示面板采用了缓冲结构,当显示面板受到垂直于基板方向的外界冲击力时,冲击力在显示面板上传递,并作用于缓冲结构。由于缓冲结构的屏蔽罩和支撑体均为柔性材料制成,具备一定的弹性,可缓冲部分应力。冲击力向下挤压缓冲结构,第一磁体向下压缩,同时第一磁体受到第二磁体的磁力冲击,第一磁体的磁力方向与冲击力方向相反,两者相互作用,进而冲击力被抵消。且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之间存在空气,冲击力作用于缓冲结构时,冲击力产生的机械振动能量可部分转换为气体内能然后被释放,也可抵消部分冲击力。因此,当显示面板内设置有缓冲结构时,缓冲结构可抵消显示面板受到的冲击力,减小冲击力对显示不良的影响,降低产生显示失效的风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显示元件,所述缓冲结构通过粘性材料贴附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显示元件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包括多个柱状结构的支撑体,所述多个柱状结构的支撑体相互间隔,所述显示面板内所述多个柱状结构的支撑体的分布密度为10个/平方厘米-20个/平方厘米。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显示面板。上述显示装置内采用缓冲结构,利用缓冲结构的磁力抵消外界冲击力,形成缓冲效果,防止显示装置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显示不良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通常会对显示面板进行可靠性测试。通常,会采用落球实验检测屏体可靠性。具体的实验条件为,使用重量为32.65g直径为20mm的钢球,将落球固定于夹具上,并从2~62.5CM的高度上落下,击中屏体表面。实验结果为屏体表面被击中的区域出现黑斑、亮斑、彩斑等不良。申请人分析得知,落球击中屏体的瞬间,屏体上的应力集中于落球的落点,应力集中无法分散,进而导致显示失效。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可提高显示面板的缓冲能力,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本申请的显示模组可应用于硬屏(如LCD显示屏),也可以应用于柔性显示屏(如AMOLED柔性显示屏)。请参见图1,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结构100,包括第一磁体110和第二磁体120,第一磁体110与第二磁体120同极相对。缓冲结构100还包括多个支撑体130,所述支撑体130设置于第一磁体110与第二磁体120之间,用于隔离第一磁体110与第二磁体120。本实施例中的缓冲结构100可应用于显示面板内,用于缓冲显示面板受到的应力。具体的,请参见图1,缓冲结构100包括第一磁体110和第二磁体120。第一磁体110和第二磁体120均为层状结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层状结构的磁体有助于应力分散。第一磁体120与第二磁体130同极相对的设置,两者在磁力作用下相互排斥。支撑体130设置于第一磁体110与第二磁体120之间,用于支撑第一磁体110和第二磁体120,并使两者间隔。支撑体130的材质可以为柔性绝缘材料,当受到外界冲击力时,支撑体140可产生形变释放部分应力。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当其受到垂直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外界冲击力时,冲击力首先作用于第一磁体,第一磁体受力向下挤压。由于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同极相对,两者相互排斥,第一磁体受到来自于第二磁体向上的排斥力,排斥力可部分抵消冲击力。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相对设置,形成磁场反作用力,故当缓冲结构受到外界冲击力,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互相在磁力作用下可共同多次释放冲击力,缓冲效果好。当缓冲结构应用于显示面板中,可释放显示面板受到的冲击力,防止产生显示失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结构包括封闭式屏蔽罩。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和支撑体均设置于封闭式屏蔽罩内。具体的,请继续参见图1,封闭式屏蔽罩140包括底面以及侧面,所述底面和侧面共同构成一个容纳空间。封闭式屏蔽罩140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和底面、侧面构成封闭空间,用于容纳磁体。其中第一磁体110可设置于封闭式屏蔽罩140上部,贴合于封闭式屏蔽罩140的盖板,第二磁体120可设置于封闭式屏蔽罩140下部,贴合于封闭式屏蔽罩140的底面。当然,第一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设置;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设置;支撑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罩,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支撑体均设置于所述屏蔽罩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磁体背离所述第二磁体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磁体背离所述第一磁体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柱状结构或层状结构;当所述支撑体为柱状结构,所述多个柱状结构的支撑体之间相互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锋崔永鑫刘成王天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