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林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798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包括工作台、螺纹穿杆、第一气缸和气压表,所述工作台的左端安装有输送带,所述滚轮轴支架的上端安装有皮带盖,所述滚轮轴支架的右方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轴连接有扩开刀,所述气压表的内侧安装有触摸屏,所述输送带的后侧安装有活动机械臂,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输出端轴连接有夹持臂。该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中,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夹持头和夹持块均可通过滑块在滑槽中前后滑动,利于调整夹持头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以便于使用者对不同规格电容的固定,以利于后续对电容外壳的切割。

An Automatic Capacitor Shell Cut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apacitance shell cutter,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threaded rod, first cylinder and barometer. A conveyor belt is install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worktable, a belt cover is install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roller axle bracket, a second cylinder is install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ller axle bracket, and an expanding knife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axle of the second cylinder, and a conveyor belt cover is installed at the inner end of the barometer. The rear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equipped with a movable manipula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gea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gear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gea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econd gear is connected with a clamping arm.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thrust, the clamping head and the clamping block can slide back and forth through the slider in the chute, which is conducive to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lamping head and the clamping block, so that users can fix the capacitance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ubsequent cutting of the capacitanc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加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
技术介绍
电容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因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所以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电容分为,电解电容和固体电容等,电容的外壳均包装有外壳,在包装外壳的生产工艺中经常遇到壳体与电容器之间焊接不牢固的情况,因此需要重新对电容器进行包装,在重新包装的过程中,需对电容器的外壳进行切割,以利于该电容器的正常使用。但是目前使用的电容外壳切开装置均采用人工凿开的方式,不仅大大增加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且易对电容器内部的电丝造成损伤,易造成该电容器出现报废的情况,易增加对电容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不具备对货物及时补给的功能,使得该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内部的货物在出售的过程中易出现货物缺失的现象,并且不具备对户外的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起到遮阳挡雨的功效,是的户外的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易受到雨水的侵蚀而出现腐烂的情况,使得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的使用年限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包括工作台、螺纹穿杆、第一气缸和气压表,所述工作台的左端安装有输送带,且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夹持块和夹持头,且夹持块的前方安装有夹持头,所述螺纹穿杆固定焊接在夹持块的外壁,且螺纹穿杆的输出端轴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夹持块的输入端轴连接,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右方安装有滚轮轴,且滚轮轴的上端安装有滚轮轴支架,所述滚轮轴支架的上端安装有皮带盖,所述滚轮轴支架的右方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轴连接有扩开刀,所述气压表安装在滑槽的下方左侧,且滑槽的下方右侧开设有出口处,所述气压表的内侧安装有触摸屏,所述输送带的后侧安装有活动机械臂,且活动机械臂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输出端轴连接有夹持臂。优选的,所述夹持块和滑槽之间以及夹持头和滑槽之间均构成滑动机构,且夹持块的顶端表面下方为圆弧形结构设置,并且夹持块和夹持头的中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和夹持块构成伸缩结构,且夹持块的长度小于夹持头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滚轮轴支架呈对称布置,且滚轮轴支架之间的间距小于滑槽的宽度,并且滚轮轴支架的末端低于滑槽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扩开刀为锥形结构设置,且扩开刀和第二气缸均关于滑槽的中心轴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且第二齿轮输出端的夹持臂呈对称布置,且夹持臂为“V”型结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中,夹持头和夹持块以及滑槽构成滑动机构的设置,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夹持头和夹持块均可通过滑块在滑槽中前后滑动,利于调整夹持头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以便于使用者对不同规格电容的固定,以利于后续对电容外壳的切割,并且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作用下,可带动夹持头和夹持块滑动,避免传统劳动模式,利于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2、第二气缸和扩开刀构成伸缩机构的设置,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扩开刀来回伸缩,对电容器的外壳进行切割,并且该切割过程在驱动的作用下可实现人为控制,能够较好的控制扩开刀的伸缩长度,避免在对电容器外壳切割的过程中对其内部的电丝造成损伤,以便于使用者对电容器的再次包装;3、滚轮轴支架对夹持头具有抵挡的作用,使得螺纹穿杆从夹持头中脱落,使得切割外壳后的电容从夹持块和夹持头之间脱落,以便于使用者对切割外壳后电容的收集,并且在驱动电机正转或者反转的作用下,控制夹持臂之间的张开或闭合,以便于该活动机械臂对电容器的夹持,全程机械操作,不仅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亦使得该电容器的外壳切割速率极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扩开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夹持臂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块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输送带;3、滑槽;4、夹持块;5、螺纹穿杆;6、夹持头;7、第一气缸;8、伺服电机;9、滚轮轴支架;10、皮带盖;11、滚轮轴;12、第二气缸;13、扩开刀;14、气压表;15、出口处;16、触摸屏;17、活动机械臂;18、驱动电机;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夹持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包括工作台1、输送带2、滑槽3、夹持块4、螺纹穿杆5、夹持头6、第一气缸7、伺服电机8、滚轮轴支架9、皮带盖10、滚轮轴11、第二气缸12、扩开刀13、气压表14、出口处15、触摸屏16、活动机械臂17、驱动电机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和夹持臂21,工作台1的左端安装有输送带2,且工作台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夹持块4和夹持头6,且夹持块4的前方安装有夹持头6,夹持块4和滑槽3之间以及夹持头6和滑槽3之间均构成滑动机构,且夹持块4的顶端表面下方为圆弧形结构设置,并且夹持块4和夹持头6的中轴线重合,在外界推力的作用下夹持块4和夹持头6均在滑轨7前后滑动,利于调整夹持块4和夹持头6之间的间距,以便于使用者对不同规格电容的固定,以利于后续对电容外壳的切割,螺纹穿杆5固定焊接在夹持块4的外壁,且螺纹穿杆5的输出端轴连接有伺服电机8,第一气缸7的输出端与夹持块4的输入端轴连接,第一气缸7和夹持块4构成伸缩结构,且夹持块4的长度小于夹持头6的长度,在第一气缸7的驱动作用下可带动夹持块4和夹持头6滑动,避免传统劳动模式,利于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工作台1的表面右方安装有滚轮轴11,且滚轮轴11的上端安装有滚轮轴支架9,滚轮轴支架9呈对称布置,且滚轮轴支架9之间的间距小于滑槽3的宽度,并且滚轮轴支架9的末端低于滑槽3的顶端,对夹持头6具有抵挡的作用,使得螺纹穿杆5从夹持头6中脱落,使得切割外壳后的电容从夹持块4和夹持头6之间脱落,以便于使用者对切割外壳后电容的收集,滚轮轴支架9的上端安装有皮带盖10,滚轮轴支架9的右方安装有第二气缸12,且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轴连接有扩开刀13,扩开刀13为锥形结构设置,且扩开刀13和第二气缸12均关于滑槽3的中心轴均对称布置有两组,在第二气缸12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扩开刀13来回伸缩,对电容器的外壳进行切割,并且该切割过程在驱动的作用下可实现人为控制,能够较好的控制扩开刀13的伸缩长度,避免在对电容器外壳切割的过程中对其内部的电丝造成损伤,以便于使用者对电容器的再次包装,气压表14安装在滑槽3的下方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包括工作台(1)、螺纹穿杆(5)、第一气缸(7)和气压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左端安装有输送带(2),且工作台(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夹持块(4)和夹持头(6),且夹持块(4)的前方安装有夹持头(6),所述螺纹穿杆(5)固定焊接在夹持块(4)的外壁,且螺纹穿杆(5)的输出端轴连接有伺服电机(8),所述第一气缸(7)的输出端与夹持块(4)的输入端轴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右方安装有滚轮轴(11),且滚轮轴(11)的上端安装有滚轮轴支架(9),所述滚轮轴支架(9)的上端安装有皮带盖(10),所述滚轮轴支架(9)的右方安装有第二气缸(12),且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轴连接有扩开刀(13),所述气压表(14)安装在滑槽(3)的下方左侧,且滑槽(3)的下方右侧开设有出口处(15),所述气压表(14)的内侧安装有触摸屏(16),所述输送带(2)的后侧安装有活动机械臂(17),且活动机械臂(17)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9),且第一齿轮(19)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的输出端轴连接有夹持臂(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电容外壳切开机,包括工作台(1)、螺纹穿杆(5)、第一气缸(7)和气压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左端安装有输送带(2),且工作台(1)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夹持块(4)和夹持头(6),且夹持块(4)的前方安装有夹持头(6),所述螺纹穿杆(5)固定焊接在夹持块(4)的外壁,且螺纹穿杆(5)的输出端轴连接有伺服电机(8),所述第一气缸(7)的输出端与夹持块(4)的输入端轴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右方安装有滚轮轴(11),且滚轮轴(11)的上端安装有滚轮轴支架(9),所述滚轮轴支架(9)的上端安装有皮带盖(10),所述滚轮轴支架(9)的右方安装有第二气缸(12),且第二气缸(12)的输出端轴连接有扩开刀(13),所述气压表(14)安装在滑槽(3)的下方左侧,且滑槽(3)的下方右侧开设有出口处(15),所述气压表(14)的内侧安装有触摸屏(16),所述输送带(2)的后侧安装有活动机械臂(17),且活动机械臂(17)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轴连接有第一齿轮(19),且第一齿轮(19)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