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78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9:02
一种降噪单元,包括:导体,该导体具有缠绕部;环状芯,该环状芯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插通缠绕部;和壳体,该壳体容纳导体和环状芯。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被构造为收纳缠绕部的位于环状芯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导体容纳在壳体中,使得缠绕部的所述一部分收纳在凹部中。

Noise reduction unit

A noise reduction unit includes: a conductor having a winding part; a ring core, which is made of magnetic material and is inserted into the winding part; and a shell, which contains a conductor and a ring core.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s formed with a concave part which is constructed to accommodate the winding part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annular core. The conductor is accommodated in the housing so that the part of the winding part is accommodated in the concav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单元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7年6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125076),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单元。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降噪单元,该降噪单元装备有:环状芯,该环状芯是具有插入孔的圆形磁体,电线插入到该插入孔内;和外壳,该外壳容纳环状芯。该类型的降噪单元能够通过利用环状芯吸收诸如流经插通环状芯的插入孔的电线的浪涌电流这样的高频噪音而降低在电线中产生的噪音(例如,参见JP-B-4369167)。实际上,以具有环状芯的外壳(从外侧)装接于电线的方式使用以上类型的传统的降噪单元,其中在所述具有环状芯的外壳中,外壳被预先装接于环状芯。另一方面,已知另一种类型的降噪单元,以将导体预先缠绕在环状芯上并且将环状芯和导体一起容纳在外壳(壳体)中的方式制造该降噪单元。在该类型的降噪单元中,电线连接于容纳(内置)在降噪单元中的导体。顺便提及,在后一种类型的降噪单元中,在将环状芯和导体内置在壳体内时,期望能够将环状芯和导体容易地定位在壳体内,从而例如提高组装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鉴于以上情况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组装工作的效率方面良好的降噪单元。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面的(1)至(3)的降噪单元:(1)一种降噪单元,包括:导体,该导体具有缠绕部;环状芯,该环状芯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插通所述缠绕部;和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导体和所述环状芯,其中,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被构造为收纳所述缠绕部的位于所述环状芯的外周面上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导体被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缠绕部的所述一部分收纳在所述凹部中。(2)根据项(1)的降噪单元,其中,所述导体和所述环状芯通过树脂密封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树脂填充存在于所述缠绕部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凹部之间的间隙。(3)根据项(1)或(2)的降噪单元,其中,所述环状芯由互相组装的第一分割芯与第二分割芯构成;并且其中,所述导体的所述缠绕部仅缠绕在所述第一分割芯上。根据具有项(1)或(3)的构造的降噪单元,当将环状芯与导体的组合(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中称为“噪声滤波器”)容纳在壳体中时,能够通过将缠绕部的位于环状芯的外周面上的外侧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凹部中而将噪声滤波器相对于壳体定位。这样,具有该构造的降噪单元在组装工作的效率方面比不具有凹部的壳体的情况下高。具有该构造的降噪单元提供了与以上优点不同的优点。更具体地,由于将缠绕部的外侧部分设置在凹部中,所以能够使得降噪单元比壳体不形成有凹部的情况下更小(高度更低)。换句话说,该降噪单元能够小型化,同时其降噪功能能够保持不变。根据具有项(2)的构造的降噪单元,由于缠绕部的一部分收纳在壳体的凹部中,所以当将密封树脂填充到壳体内时,能够抑制噪声滤波器的位置由于被密封树脂推动而偏离的现象。此外,由于树脂进入设置在凹部中的缠绕部的外侧部分与凹部的壁表面之间的间隙内,所以树脂以比壳体不形成有凹部的情况下更宽的接触面积与壳体进行接触。这使得树脂与壳体之间的热传递更容易。并且使得导体与壳体之间(并且因此,噪声滤波器与壳体之间)的经由树脂的热传递更容易。结果,能够提高具有该构造的噪声滤波器的散热性能。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降噪单元,该降噪单元在组装工作的效率方面是良好的。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当参考附图通读在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形态(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时,本专利技术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降噪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2A和2B分别是当从图1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的前侧和后侧观看时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示出将线束的电线装接于根据实施例的降噪单元的过程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降噪单元。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装备有噪声滤波器10和容纳噪声滤波器10的壳体80。首先,将主要通过参考图2A和2B、3和5来描述噪声滤波器10。如图2A和2B以及图3所示,噪声滤波器10具有环状芯30和多个(在该实例中,三个)导体20。例如,噪声滤波器10为连接电动车辆、混合动力汽车等的逆变器与电机的线束而设置。逆变器将诸如电池这样的电源的DC电压转换为AC电压,从而驱动电机以使车轮旋转。由于逆变器通过高速切换将DC电压转变为AC电压,所以由切换而产生的高频浪涌电流可能流经线束的电线。设置在连接逆变器与电机的线束中的噪声滤波器10降低了由切换产生的噪音。最初,导体20是通过例如将导电金属板冲压成带状而制造的平板状的汇流条。各个导体20的中间部被制成为环状的缠绕部21,该环状的缠绕部21通过例如弯曲成在垂直方向上突出而形成。缠绕部21在俯视图中是倾斜的,从而缠绕部21的端部22(参见图2A和3)在俯视图中在宽度方向上互相偏离(即,隔开),从而不互相接触。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方便描述,将缠绕部21的在该缠绕部21的径向上与端部22相反的部分称为突起部23(参见图2B和3)。如图2B和3所示,可以说缠绕部21的突起部23是缠绕部21的位于环状芯30的外周面上的部分。端子24固定于各个导体20的两个端部。各个端子24具有螺栓插入孔25,并且通过例如压接而固定于相关的导体20并从而与之电连接。各个导体20的端子24(和螺栓插入孔25)用于连接于线束的电线(稍后参考图4描述)。例如,环状芯30由诸如铁氧体这样的磁性材料制成。环状芯30成形为如扁平环,其具有作为椭圆孔的插入通道31(参见图2A和2B以及图5)。环状芯30的插入通道31的高度比导体20的厚度稍大。环状芯30由一对分割芯41和42构成。通过将上下放置的分割芯41与42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具有插入通道31的扁平的环状芯30。各个分割芯41和42直线地延伸。多个导体20缠绕于在上下方向的一侧上放置的一个分割芯41上,从而布置成一排(参见图2B和3)。缠绕在分割芯41上的各个导体20的缠绕部21的端部22插入到插入通道31中(参见图2A和5)。如图3所示,一个分割芯41的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并且面对另一个分割芯42的表面部43是接合面(平面)43。并且另一个分割芯4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朝着一个分割芯41突出,并且突出部分的端面是接合面(平面)44。分割芯41和42通过使各对接合面43和44彼此产生接触而互相接合。分割芯41和42的各对接合面43和44通过膏状的或片状的并且设置在接合面43与44之间的磁性粘合部件(未示出)而互相结合。通过包含诸如铁氧体粉末这样的磁性材料而赋予磁性粘合部件以磁性。以这种方式,通过互相结合的分割芯41和42形成环状的磁路。下面将简要描述如何组装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噪声滤波器10。为了组装噪声滤波器10,首先,制备具有各自的缠绕部21的多个导体20。然后,如图3所示,将多个导体20装接于环状芯30的一个分割芯41。更具体地,将朝向为使得接合面43位于底侧的分割芯41插入到朝向为使得缠绕部21的突起部23位于顶侧的导体20的缠绕部21内。结果,将导体20缠绕在一个分割芯41上从而布置成一排。随后,将磁性粘合部件施加于分割芯41和42的各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单元,包括:导体,该导体具有缠绕部;环状芯,该环状芯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且插通所述缠绕部;和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导体和所述环状芯,其中,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被构造为收纳所述缠绕部的位于所述环状芯的外周面上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导体被容纳在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缠绕部的所述一部分被收纳在所述凹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7 JP 2017-1250761.一种降噪单元,包括:导体,该导体具有缠绕部;环状芯,该环状芯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且插通所述缠绕部;和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导体和所述环状芯,其中,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被构造为收纳所述缠绕部的位于所述环状芯的外周面上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导体被容纳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塚隼士加用一真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