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76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所述大底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天然胶、顺丁胶、白碳黑、促进剂、防老剂、固体软化剂、硫化剂、着色剂、活化剂、氧化锌;大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炼、并炼、停放、混炼、返炼、测样、硫化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配料以及生产工艺,改善大底的综合性能,舒适度高,防滑耐磨、弹性好。

A Method for Preparing Special High Performance Substr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special high-performance large-base rubb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natural rubber, cis-butadiene rubber, white carbon black, accelerator, antioxidant, solid softener, vulcanizing agent, colorant, activator, zinc oxide;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large-base rubb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opening, mixing, parking, mixing, refining, sampling, vulcanizing, etc. Suddenly.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special high-performance large bottom adhesive. By optimizing the ingredient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large bottom can be improved, with high comfort, anti-skid, wear resistance and good elast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胶鞋由鞋帮和鞋底两个大部分组成,另有防护、加固、装饰等附属部件。随品种不同,材料和形状各不相同,其特点是价格便宜,制作简单,穿着舒适、耐用,实为鞋中良品。在中国生产的橡胶制品中,胶鞋的耗胶量占1/10左右,然而鞋底对于鞋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对外底的要求特别高,因为它常与地面接触,遇到的摩擦最大,损耗大。并且,胶鞋的舒适与否,大底胶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衡量大底系列指标包括,比重(密度),DIN(相对体积磨耗),硬度(邵氏A),撕裂(N/mm),强力(MPa),伸长率(%)等;这些指标在混炼生产中,实现单个,或者2-3个指标达到高性能的要求,通过配方内辅料的调节即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同时满足多个甚至所有指标的高性能要求,缺难以实现。比如在特种胶鞋大底,综合性能指标:名称比重(密度)DIN硬度(邵氏A)撕裂(N/mm)强力(MPa)伸长率(%)指标1.08-1.14<10068±3>40>14>500以上指标表现为物理性能,DIN越底,耐磨性能越好,要求大底在白纸上剧烈摩擦无黑色磨痕;硬度范围适中,脚感舒适度较高,过硬膈脚,过软走路无力;撕裂,表现为裂口扩大的容易程度;强力(MPa),伸长率(%)表现为鞋底的柔韧性,是高性能鞋底的表现。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以上指标的影响因素不仅是因为配方,而且工艺上的控制也有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配料以及生产工艺,改善大底的综合性能。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所述大底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天然胶20-30份、顺丁胶70-80份、白碳黑30-50份、促进剂1.5-2.5份、防老剂1.5-3份、固体软化剂3-6份、硫化剂2-2.5份、着色剂1-3份、活化剂6-10份、氧化锌4-4.5份;上述大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炼,在开炼机上将天然胶塑炼同时加入固体软化剂;(B)并炼,经步骤A开后,加入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活化剂、与顺丁胶进行并炼,并加入白炭黑混合均匀;(C)停放,经步骤B并炼以后的胶片停放20-28小时后可用;(D)混炼、采用薄通法,将防老剂、着色剂、软化剂、硫化剂与停放后的胶片混合,薄通2-3次;(E)返炼,停放4-6小时后,返炼并薄通3次,出片;(F)测样,取样步骤(E)混炼出片胶,用门尼试验仪测定,120℃焦烧时间T。;(G)硫化,将返炼后胶片置于平板硫化机上,在12-15MPa的压力下,保压硫化,时间1.2T-1.5T;取出后冷却停放24小时,裁片待用。优选的,所述所述大底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天然胶30份、顺丁胶70份、白碳黑30份、促进剂1.5份、防老剂1.5份、固体软化剂3份、硫化剂2份、着色剂1份、活化剂6份、氧化锌4份。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并炼,是先将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活化剂、与顺丁胶、开炼后的胶片密炼,然后在加入白炭黑混合均匀后密炼。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胶片停放24小时后可用。优选的,所述(G)硫化中,硫化前预排气2次。优选的,所述(G)硫化中,保压硫化时间1.2T-1.25T。优选的,所述(G)硫化中,保压硫化温度为140-1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优化配料以及生产工艺,改善大底的综合性能,舒适度高,防滑耐磨、弹性好:1、在胶料配方中加入了适量的活化剂,硫化胶的理化性能得到提高,能够满足硫化鞋底使用要求;2、同时,本配方中,为了优化大底胶比重、DIN(相对体积磨耗),硬度(邵氏A),加入了较高顺丁胶含量,在天然胶塑炼时,先加入固体软化剂,再并顺丁胶,能解决顺丁胶含量大导致抛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料与工艺相结合,从而在各方面优化大底胶性能;3、顺丁胶、天然胶加入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活化剂、白炭黑进行并炼后,需要进行20小时以上的停放,以促进内部反应的持续稳定进行,使白炭黑在内部分散更稳定,提高橡胶亲和性。4、在前期先后加入活性剂、白炭黑,能改善白炭黑的分散困难与橡胶亲和性差的问题,可以实现在白纸上剧烈摩擦无黑色磨痕,同时改善DIN指标;5、正确的硫化工艺是硫化胶的理化性能达到要求的关键要素,公知,硫化时间、压力、温度时硫化三要素,本专利技术通过测定120℃焦烧时间T,来确定硫化时间,确保其理化性能得到最大的满足,硬度(邵氏A),撕裂(N/mm),强力(MPa),伸长率(%)均由加大幅度的同时优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照下表(重量份数):材料名称规格对比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3实施4天然胶1#30302020300顺丁胶70708080700活化剂6610860白碳黑沉淀法30305030300促进剂1.51.52.5215固体软化剂336530硫化剂222.5220着色剂113210氧化锌444.54.540其中对比例采用常规方法炼胶,将各辅料与天然胶、顺丁胶混合并炼以后,返炼,硫化。实施例1中炼胶的方法为上述大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炼,在开炼机上将天然胶塑炼同时加入固体软化剂;(B)并炼,经步骤A开后,加入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活化剂、与顺丁胶进行并炼,并加入白炭黑混合均匀;(C)停放,经步骤B并炼以后的胶片停放24小时后可用;(D)混炼、采用薄通法,将防老剂、着色剂、软化剂、硫化剂与停放后的胶片混合,薄通3次;(E)返炼,停放4小时后,返炼并薄通3次,出片;(F)测样,取样步骤(E)混炼出片胶,用门尼试验仪测定,120℃焦烧时间T。;(G)硫化,将返炼后胶片置于平板硫化机上,在12MPa的压力下,保压硫化,时间1.25T;取出后冷却停放24小时,裁片待用。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并炼,是先将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活化剂、与顺丁胶、开炼后的胶片密炼,然后在加入白炭黑混合均匀后密炼。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胶片停放24小时后可用。优选的,所述(G)硫化中,硫化前预排气2次。优选的,所述(G)硫化中,保压硫化温度为140-145℃。实施例2-4中采用炼胶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实施例4为实施例1扩大炼胶倍数所得;实施例2中,不同于实施例1在于:步骤C中,停放时间为20h。步骤G中,硫化时间为1.5T,压力15MPa,温度143℃。实施例3中,不同于实施例1在于步骤C中,停放时间为28h。步骤G中,硫化时间为1.2T,压力13MPa,温度143℃。根据以上实施例与对比例,测试分析,将结果记录如下:邵尔硬度A型硬度,按照GB/T531.1-2008进行测试;拉伸性能,按照GB/T528-2009进行测试;撕裂强度:按照GB/T529-2008进行测试,拉伸速率我500mm/min,采用直角试样;耐磨性测定:按照GB/T1689-1998和GB/T9867-1988进行测试;门尼测定:按照GB/T11233-1992进行测定。所测结果见下表:检测项目参考标准对比例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天然胶20‑30份、顺丁胶70‑80份、白碳黑30‑50份、促进剂1.5‑2.5份、防老剂1.5‑3份、固体软化剂3‑6份、硫化剂2‑2.5份、着色剂1‑3份、活化剂6‑10份、氧化锌4‑4.5份;上述大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炼,在开炼机上将天然胶塑炼同时加入固体软化剂;(B)并炼,经步骤A开后,加入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活化剂、与顺丁胶进行并炼,并加入白炭黑混合均匀;(C)停放,经步骤B并炼以后的胶片停放20‑28小时后可用;(D)混炼、采用薄通法,将防老剂、着色剂、软化剂、硫化剂与停放后的胶片混合,薄通2‑3次;(E)返炼,停放4‑6小时后,返炼并薄通3次,出片;(F)测样,取样步骤(E)混炼出片胶,用门尼试验仪测定,120℃焦烧时间T;(G)硫化,将返炼后胶片置于平板硫化机上,在12‑15MPa的压力下,保压硫化,时间1.2T‑1.5T;取出后冷却停放24小时,裁片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高性能大底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天然胶20-30份、顺丁胶70-80份、白碳黑30-50份、促进剂1.5-2.5份、防老剂1.5-3份、固体软化剂3-6份、硫化剂2-2.5份、着色剂1-3份、活化剂6-10份、氧化锌4-4.5份;上述大底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炼,在开炼机上将天然胶塑炼同时加入固体软化剂;(B)并炼,经步骤A开后,加入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活化剂、与顺丁胶进行并炼,并加入白炭黑混合均匀;(C)停放,经步骤B并炼以后的胶片停放20-28小时后可用;(D)混炼、采用薄通法,将防老剂、着色剂、软化剂、硫化剂与停放后的胶片混合,薄通2-3次;(E)返炼,停放4-6小时后,返炼并薄通3次,出片;(F)测样,取样步骤(E)混炼出片胶,用门尼试验仪测定,120℃焦烧时间T;(G)硫化,将返炼后胶片置于平板硫化机上,在12-15MPa的压力下,保压硫化,时间1.2T-1.5T;取出后冷却停放24小时,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艳峰刘永红沈水林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