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爱明专利>正文

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75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包括连接外壳、延伸块和支撑板,所述连接外壳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上方安置有中空层,所述延伸块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块,所述延伸块的右侧连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与卡块之间为混炼成型,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第一绝缘层,且支撑板位于卡块的上方,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线,且填充棉线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内部贴合有第二绝缘层,所述卡块的内部设置有滑道,且滑道的内部安置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连接有弹片。该防缠绕的电线电缆与人体手部摩擦力高,不易从手中脱落,散热性能好,安全性高,内部导线不会缠绕在一起,且不易于其他电线电缆缠绕在一起。

An anti-winding wire and cab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winding wire and cabl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hell, an extension block and a support plat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a hollow lay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through hol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extension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n anti-sliding block. The right side of the extension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rubber sleeve. The rubber sleeve and the clamp block are formed by mixing. The upper first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located above the card block.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filling cotton thread,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filling cotton thread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coil. The inner part of the spring coil is fitted with a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The inner part of the car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way,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slideway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groov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bullet. The anti-winding wire and cable has high friction with the human hand,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from the hand, has good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safety, and the internal wire will not be entangled, and is not easy to be entangled with other wires and ca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具体为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电缆一般由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组成,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然而,现有的电线电缆表面过于光滑,对其进行安装连接时容易从手中脱落,比较麻烦,散热性能较差,容易过热,对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影响,整体结构不够牢固,内部导线之间容易发生缠绕,且电线电缆之间也容易缠绕在一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与人体手部摩擦力高,不易从手中脱落,散热性能好,安全性高,内部导线不会缠绕在一起,且不易于其他电线电缆缠绕在一起的电线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电线电缆表面过于光滑,对其进行安装连接时容易从手中脱落,比较麻烦,散热性能较差,容易过热,对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影响,整体结构不够牢固,内部导线之间容易发生缠绕,且电线电缆之间也容易缠绕在一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包括连接外壳、延伸块和支撑板,所述连接外壳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通孔,且连接外壳与通孔之间为注塑成型,所述通孔的上方安置有中空层,且中空层的上方安装有隔板,所述延伸块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块,且延伸块位于连接外壳的右侧,所述延伸块的右侧连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内部安置有卡块,所述橡胶套与卡块之间为混炼成型,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第一绝缘层,且支撑板位于卡块的上方,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线,且填充棉线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内部贴合有第二绝缘层,所述卡块的内部设置有滑道,且滑道的内部安置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连接有弹片。优选的,所述延伸块通过防滑块构成粗糙结构,且延伸块的直径大于连接外壳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外壳通过通孔构成通透结构,且连接外壳通过延伸块与橡胶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之间关于第一绝缘层的圆心环形分布,且支撑板将橡胶套的内部分隔为六个等大的区域。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为冲压成型,且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弹簧圈之间呈包覆状结构,并且第一绝缘层通过弹簧圈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卡块和滑道之间的配合与橡胶套滑动连接,且支撑板通过弹片和定位槽之间的配合与卡块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滑块、通孔、连接外壳和中空层的设置,防滑块提升了延伸块与人体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操作人员握持电缆时电缆不易从人体手部脱落,便于操作人员对电缆进行安装连接,通孔能够使连接外壳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流通,从而将电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出,中空层使电缆中的导线不会暴露在连接外壳外部,防止了周围的人误触电缆而发生触电的情况,提升了电缆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橡胶套、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弹簧圈的设置,支撑板对电缆内部的导线进行了分隔,使电缆内部的导线不会缠绕在一起,从而使导线在电缆内部的分布更加有条理,同时支撑板将橡胶套撑起,使橡胶套不会轻易的发生变形,使电缆之间不会轻易的缠绕在一起,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将弹簧圈包裹在内部,使导线不会直接与弹簧圈发生接触,防止了导线与弹簧圈直接接触,对电路的流通造成影响而发生电路短路的情况,同时弹簧圈使橡胶套发生变形后能够复原,进一步的防止了电缆之间相互缠绕的情况;3、本专利技术通过卡块、滑道、支撑板、定位槽和弹片的设置,通过卡块中的滑道将支撑板安装到橡胶套中,简化了电缆的组接步骤,从而减小了电缆生产时所耗费的手工费,定位槽和弹片提升了支撑板与橡胶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升了电缆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橡胶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外壳;2、通孔;3、中空层;4、隔板;5、延伸块;6、防滑块;7、橡胶套;8、卡块;9、支撑板;10、第一绝缘层;11、填充棉线;12、弹簧圈;13、第二绝缘层;14、滑道;15、弹片;16、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包括连接外壳1、延伸块5和支撑板9,连接外壳1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通孔2,且连接外壳1与通孔2之间为注塑成型,通孔2的上方安置有中空层3,且中空层3的上方安装有隔板4,延伸块5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块6,且延伸块5位于连接外壳1的右侧,延伸块5通过防滑块6构成粗糙结构,且延伸块5的直径大于连接外壳1的直径,防滑块6提升了延伸块5与人体手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操作人员握持电缆时电缆不易从人体手部脱落,便于操作人员对电缆进行安装连接,延伸块5的右侧连接有橡胶套7,且橡胶套7的内部安置有卡块8,连接外壳1通过通孔2构成通透结构,且连接外壳1通过延伸块5与橡胶套7固定连接,通孔2能够使连接外壳1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流通,从而将电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出,中空层3使电缆中的导线不会暴露在连接外壳1外部,防止了周围的人误触电缆而发生触电的情况,提升了电缆的安全性,橡胶套7与卡块8之间为混炼成型;支撑板9的上方第一绝缘层10,且支撑板9位于卡块8的上方,支撑板9之间关于第一绝缘层10的圆心环形分布,且支撑板9将橡胶套7的内部分隔为六个等大的区域,支撑板9对电缆内部的导线进行了分隔,使电缆内部的导线不会缠绕在一起,从而使导线在电缆内部的分布更加有条理,同时支撑板9将橡胶套7撑起,使橡胶套7不会轻易的发生变形,使电缆之间不会轻易的缠绕在一起,第一绝缘层10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线11,且填充棉线1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圈12,弹簧圈12的内部贴合有第二绝缘层13,第一绝缘层10与第二绝缘层13之间为冲压成型,且第一绝缘层10、第二绝缘层13和弹簧圈12之间呈包覆状结构,并且第一绝缘层10通过弹簧圈12构成弹性结构,第一绝缘层10和第二绝缘层13将弹簧圈12包裹在内部,使导线不会直接与弹簧圈12发生接触,防止了导线与弹簧圈12直接接触,对电路的流通造成影响而发生电路短路的情况,同时弹簧圈12使橡胶套7发生变形后能够复原,进一步的防止了电缆之间相互缠绕的情况,卡块8的内部设置有滑道14,且滑道14的内部安置有定位槽16,支撑板9的右侧连接有弹片15,支撑板9通过卡块8和滑道14之间的配合与橡胶套7滑动连接,且支撑板9通过弹片15和定位槽16之间的配合与卡块8固定连接,通过卡块8中的滑道14将支撑板9安装到橡胶套7中,简化了电缆的组接步骤,从而减小了电缆生产时所耗费的手工费,定位槽16和弹片15提升了支撑板9与橡胶套7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升了电缆的牢固性。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电线电缆首先将电缆组接好,通过卡块8中的滑道14将支撑板9安装到橡胶套7中,简化了电缆的组接步骤,从而减小了电缆生产时所耗费的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包括连接外壳(1)、延伸块(5)和支撑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壳(1)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通孔(2),且连接外壳(1)与通孔(2)之间为注塑成型,所述通孔(2)的上方安置有中空层(3),且中空层(3)的上方安装有隔板(4),所述延伸块(5)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块(6),且延伸块(5)位于连接外壳(1)的右侧,所述延伸块(5)的右侧连接有橡胶套(7),且橡胶套(7)的内部安置有卡块(8),所述橡胶套(7)与卡块(8)之间为混炼成型,所述支撑板(9)的上方第一绝缘层(10),且支撑板(9)位于卡块(8)的上方,所述第一绝缘层(10)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线(11),且填充棉线(1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圈(12),所述弹簧圈(12)的内部贴合有第二绝缘层(13),所述卡块(8)的内部设置有滑道(14),且滑道(14)的内部安置有定位槽(16),所述支撑板(9)的右侧连接有弹片(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包括连接外壳(1)、延伸块(5)和支撑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壳(1)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通孔(2),且连接外壳(1)与通孔(2)之间为注塑成型,所述通孔(2)的上方安置有中空层(3),且中空层(3)的上方安装有隔板(4),所述延伸块(5)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防滑块(6),且延伸块(5)位于连接外壳(1)的右侧,所述延伸块(5)的右侧连接有橡胶套(7),且橡胶套(7)的内部安置有卡块(8),所述橡胶套(7)与卡块(8)之间为混炼成型,所述支撑板(9)的上方第一绝缘层(10),且支撑板(9)位于卡块(8)的上方,所述第一绝缘层(10)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棉线(11),且填充棉线(1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圈(12),所述弹簧圈(12)的内部贴合有第二绝缘层(13),所述卡块(8)的内部设置有滑道(14),且滑道(14)的内部安置有定位槽(16),所述支撑板(9)的右侧连接有弹片(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冯爱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