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68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合理、可靠的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主要洞室与附属洞室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布置边柱,边柱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及防潮墙外边线齐平,呈扁长型,在两边柱上位于附属洞室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该梁的上边缘或下边缘优化为同附属洞室顶拱衬砌内边缘一致的曲线型,异形梁的梁宽等于主要洞室岩壁混凝土喷层与防潮墙外边线间的距离,在异形梁的顶部设置排水沟,在边柱与异形梁的组合和附属洞室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之地下厂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之地下厂房。
技术介绍
地下厂房洞室群通常由几个主要洞室及附属洞室组成,各主要洞室之间通过附属洞室连接。主要洞室边墙大多不采用混凝土衬砌,而是采用喷锚等柔性支护方法,为了保证主要洞室长期运行的通风、采暖等要求,后期采用防潮墙与岩壁分开,防止岩壁产生潮湿的空气影响主要洞室的通风空调系统的使用效率。另外在防潮墙内利用框架梁设悬臂板作为排水沟来解决岩壁渗漏水问题。附属连接洞室因机电设备布置、交通和美观需要,一般均采用混凝土衬砌结构。附属连接洞室的衬砌施工一般先于主要洞室的楼板浇筑,其衬砌向主洞方向延伸从结构设计到施工均较困难,使得附属洞室的衬砌只能与岩壁喷层线齐平。附属连接洞室与主要洞室内楼板层的相互关系剖视图如图1、图2表示,两种情况均显示主要洞室的板梁结构与附属洞室的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间无法形成可供设置止水的交接面。附属洞室多为设备布置通道或者交通通道,故对各洞室间连接部位的防水、止水要求较高,由于地下洞室的岩壁因其特性无法做到滴水不漏(渗),岩壁水体会沿岩壁下渗影响连接部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及交通方便。同时由于附属洞室的衬砌为城门洞型且只与岩壁喷层线齐平,给附属洞室与防潮墙间的连接段后期的建筑装修的平顺衔接带来困难,影响美观。因此主、附洞室的连接从结构、防水、施工和装修等方面均显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合理、可靠的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使各洞室间的衔接结构能够做到平顺、防水、便于后期建筑装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具有主要洞室和附属洞室,主要洞室的岩壁上有混凝土喷层,主要洞室与混凝土喷层间设置防潮墙,附属洞室内有混凝土衬砌,其特征在于:在主要洞室与附属洞室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布置边柱,边柱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及防潮墙外边线齐平,呈扁长型,在两边柱上位于附属洞室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该梁的上边缘或下边缘优化为同附属洞室顶拱衬砌内边缘一致的曲线-->型,异形梁的梁宽等于主要洞室岩壁混凝土喷层与防潮墙外边线间的距离,在异形梁的顶部设置排水沟,在边柱与异形梁的组合和附属洞室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所述异形梁的边缘优化为同附属洞室顶拱衬砌内边缘一致的曲线型,利用边柱与异形梁的组合同附属洞室内的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间的充分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主要洞室与附属洞室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布置边柱,边柱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及防潮墙外边线齐平,边柱呈扁长型;2)在两边柱上位于附属洞室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该异形梁是将主要洞室之防潮墙下梁局部加大而成,局部加大区段的梁高应能实现异形梁与附属洞室衬砌顶拱有充分的交接面;3)在边柱与异形梁的组合和附属洞室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4)在异形梁的顶部设置排水沟。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主要洞室与附属洞室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布置边柱,边柱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及防潮墙外边线齐平,边柱呈扁长型;2)在两边柱上位于附属洞室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该异形梁独立布置,异形梁与边柱的断面除满足与附属洞室内混凝土衬砌有充分的交接面外,还应能承受异形梁上面防潮墙的荷载;3)在边柱与异形梁的组合和附属洞室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4)在异形梁的顶部设置排水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结合利用主、附洞室结构布置设计,工程措施简单,施工方便,连接结构合理、简单、可靠,使各洞室的连接实现了平顺衔接、防水止水、便于后期建筑装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一种连接结构的竖向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竖向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图。图4是对图1所示的
技术介绍
作出改进,为图3的A-A向剖面图。图5是图4的B-B向剖面图。图6是对图2所示的
技术介绍
作出改进,为图3的A-A向剖面图。图7是图6的B-B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3、图4、图5所示,本例是对应于图1所示结构所作出的改进,具有主要洞室1和附属洞室2,主要洞室的岩壁上混凝土喷层3,主要洞室1与岩壁混凝土喷层3间设置有防潮墙5,附属洞室内有混凝土衬砌4。在主要洞室1与附属洞室2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3布置边柱6,边柱6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4及防潮墙5外边线齐平,呈扁长型。本例在两边柱6上位于附属洞室2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7,该异形梁是将主要洞室1之防潮墙5下梁局部加大而成,局部加大区段的梁高应能实现异形梁7与附属洞室2衬砌顶拱有充分的交接面,曲线型的异形梁7与两边柱6共同构成平顺过渡的城门洞型。在边柱6与异形梁7的组合和附属洞室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4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8。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主要洞室1与附属洞室2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3布置边柱6,边柱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4及防潮墙5外边线齐平,边柱呈扁长型。边柱6若不作为主要洞室1的结构柱,其高度与相应的结构层高一致,若兼作结构柱,其断面尺寸应满足结构设计需要,柱高视结构需要而定。2)在两边柱6上位于附属洞室2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7,该异形梁是将主要洞室1之防潮墙5下梁局部加大而成,局部加大区段的梁高应能实现异形梁7与附属洞室2衬砌顶拱有充分的交接面。3)在边柱6与异形梁7的组合和附属洞室2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4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8。4)在异形梁7的顶部设置排水沟9。实施例二,如图3、图6、图7所示,本例是对应于图2所示结构所作出的改进,本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异形梁7是独立布置的,异形梁7与边柱6断面除满足与附属洞室2内混凝土衬砌4有充分的交接面外,还应能承受异形梁7上面防潮墙5的荷载。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主要洞室1与附属洞室2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3布置边柱6,边柱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4及防潮墙5外边线齐平,边柱呈扁长型。边柱6若不作为主要洞室1的结构柱,其高度与异形梁顶齐平,若兼作结构柱,其断面尺寸应满足结构设计需要,柱高视结构需要而定。2)在两边柱6上位于附属洞室2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7,该异形梁独立布置,异形梁7与边柱6断面除满足与附属洞室2内混凝土衬砌4有充分的交接面外,还应能承受异形梁7上面防潮墙5的荷载。3)在边柱6与异形梁7的组合和附属洞室2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4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8。4)在异形梁7的顶部设置排水沟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具有主要洞室(1)和附属洞室(2),主要洞室的岩壁上有混凝土喷层(3),主要洞室(1)与混凝土喷层(3)间设置防潮墙(5),附属洞室内有混凝土衬砌(4),其特征在于:在主要洞室(1)与附属洞室(2)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3)布置边柱(6),边柱(6)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4)及防潮墙(5)外边线齐平,呈扁长型,在两边柱(6)上位于附属洞室(2)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7),该梁的上边缘或下边缘优化为同附属洞室顶拱衬砌内边缘一致的曲线型,异形梁(7)的梁宽等于主要洞室(1)岩壁混凝土喷层(3)与防潮墙(5)外边线间的距离,在异形梁的顶部设置排水沟(9),在边柱(6)与异形梁(7)的组合和附属洞室(2)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4)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具有主要洞室(1)和附属洞室(2),主要洞室的岩壁上有混凝土喷层(3),主要洞室(1)与混凝土喷层(3)间设置防潮墙(5),附属洞室内有混凝土衬砌(4),其特征在于:在主要洞室(1)与附属洞室(2)连接岔口两侧紧贴岩壁混凝土喷层(3)布置边柱(6),边柱(6)的边缘与混凝土衬砌(4)及防潮墙(5)外边线齐平,呈扁长型,在两边柱(6)上位于附属洞室(2)顶拱高程布置一异形梁(7),该梁的上边缘或下边缘优化为同附属洞室顶拱衬砌内边缘一致的曲线型,异形梁(7)的梁宽等于主要洞室(1)岩壁混凝土喷层(3)与防潮墙(5)外边线间的距离,在异形梁的顶部设置排水沟(9),在边柱(6)与异形梁(7)的组合和附属洞室(2)内呈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4)间的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厂房各洞室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梁(7)的边缘优化为同附属洞室(2)顶拱衬砌内边缘一致的曲线型,利用边柱(6)与异形梁(7)的组合同附属洞室(2)内的城门洞型混凝土衬砌(4)间的充分交接面布设周圈止水带(8)。3.一种地下厂房各洞室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主要洞室(1)与附属洞室(2)连接岔口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利发戚海峰吴喜艳王慧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