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逄金龙专利>正文

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686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墓园,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公墓园的四周用灌木树种围绕起来,每4平方米种植一棵树,安放3个墓位,划分纵向若干个分区,每10棵树横向为一个小区,并建有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设立公墓园管理处,实行全墓园电脑自动化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墓室、墓棺、卧碑都采用玉石制成,玉墓室土层上方置有与地面成平行的玉卧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建造简单、节约材料,成本低廉,没有坟头、以卧式墓碑代替石碑,节省大量土地,解决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防止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绿化了荒山野岭,保护了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墓殡葬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绿化荒山、节省土地、实现树木公墓、草坪公墓、环保公墓的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
技术介绍
亡者入土为安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世间万物一样,出于自然,也复归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殡葬形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土葬到火葬,是殡葬形式的重大进步,目前仍在延用,即把亡者尸体进行火化,火化后的骨灰装放在骨灰盒内,然后将骨灰盒存放在殡仪馆,每年缴纳一定的保存费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亡者家属为光宗耀祖、存在着厚葬薄养的旧传统思想,大多数都有采用购买公墓安葬方法,把骨灰盒放在已建造好的公墓的墓穴内,树起石碑,以表永久哀思现有的公墓墓地一般选建在本地域中的丘陵、山地或平原,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在公墓里建造不同规格和不同档次的墓穴,墓穴的周围采用水泥、砖、砂石等建筑材料建造成豪华的院庭,墓穴前立起石碑,这些建筑物都成一劳永逸的永久性建筑。这种公墓存在着很多弊端,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每年死亡人数不断的增加,公墓用地面积也在扩大,对人多地少的我国,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墓地价位也越来越高,由一、二万到几十万,使一般人难以承受;三是-->破坏环境,平均一个墓穴要占地3-8平方米,失去了3-8平方米绿色植被;四是给荒山包上一层坚硬的外壳,风化时间漫长,比土葬影响还大,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四是据我国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4亿,已进入老龄化高峰阶段.按自然法则规律,为来近二十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可达三亿之多,如还延续原墓葬方法,一个墓穴占地3-8平方米,全国将会失去最多可达约400万亩土地,这样如此发展下去,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将会越演越烈,再加上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前不堪设想。如果按绿色生态公墓园的设计,平均每个墓位只占地0.123平方米,只占传统老方法用地的万分之一还不到,但绿化面积将增加90%以上,目前,在我国尚未发现建造简单、成本低廉、绿化荒山、节省土地、实现树木公墓、草坪公墓、环保公墓的形式,而在设计上以绿化为主,既要生态环保,又要具有艺术品位的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上述墓地建造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建造简单、成本低廉、绿化荒山、节省土地、实现树木公墓、草坪公墓、环保公墓的目标,而在设计上以绿化为主的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是从长远规划而专利技术设计的,改善生态还一片青山绿地,自然、环保,绿化荒山,节省土地,持续发展,是本专利技术绿色生态公墓园的核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包括公墓建设和殡葬-->方法,所述的公墓建设,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是选择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选择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园的四周用灌木树种围绕起来,风景秀丽山地为最好,自下而上,规划成2米×2米的4平方米正方形方格,每4平方来地块里,种植一棵树;二是划分纵向若干个分区,每10棵树横向为一个小区,每20米间隔修一条自下而上的阶梯山路,中心山路宽1.2米,其余山路宽为0.8米,并建有出入的山门;三是按树上,墓下的原则,植一棵树,安放3个墓位,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面安放卧式玉墓碑,空余地用草坪覆盖;四是配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等;五是设立公墓园管理处,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实行全墓园电脑自动化管理。所述的殡葬方法,玉墓室、玉棺、玉卧碑都采用玉石制成,玉石采用我国最大产玉基地,辽宁岫岩玉板材材料。其特征在于玉墓室内放入玉棺,玉墓室入土后,玉墓室上方扶上土层其厚度为10-20公分,在玉墓室的土层上方置有二块100mm×100mm,厚15mm与玉卧碑一样的玉石材料,把玉卧碑粘贴在上面埋入土中并与地面平行。公墓是一座绿色生态公墓,因而设计上以绿化为主,绿化面积占总体规划面积的90%,绿化的整体思路是:按园林式设计规划,既要生态环保,又要具有艺术品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墓地相比其积极有益效果是:(1)建造简单、节约材料,成本低廉,每个墓位仅占地0.123平方米,并与山林草坪一色、与青山一体,纯自然生态;(2)没有坟头、以卧式玉墓碑代替立式石碑,节省大量土地资源,解决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3)防止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4)绿化了荒山野岭,保护了生态环境,祭奠亲人以敬鲜花为主彻底杜绝人们一-->到祭日就烧纸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习俗;(5)移风易俗,不但满足了亡者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而且公墓园内环境优雅,绿树四季常青,草坪、鲜花相伴,在艺术性、特色性上充分体现了公墓园的艺术品位;(6)彻底解决了人们安葬死去亲人的大事,一劳永逸,永久性安葬,不用年年缴纳费用,万古永存;(7)玉墓室、玉棺、玉卧碑都采用玉石制成,无毒、无辐射,绿色环保、安全可靠、不怕腐蚀、不怕潮湿水淹等;(8)绿色生态公墓园也是国家、政府极力倡导和支持的公益事业;(9)建设绿色生态公墓园是国民大计,是节约土地、绿化荒山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是子孙万代的大事,要有长远规划。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绿色生态公蓦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的分布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树墓位平面示意图。在图1中:树墓位纵向若干分区、横向小区1、中心山路2、侧山路3;在图2中:树木4、玉卧碑5、玉棺10、玉墓室6、平行山路7;在图3中:草坪8、树墓位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包括公墓建设和殡葬方式,所述的公墓建设,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是选择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选择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园的四周用灌木树种围绕起来,山地自下而上,-->规划成2米×2米的4平方米的树墓位9,每4平方米地块里,种植一棵树4;二是划分纵向若干个分区,每10棵树横向为一个小区,每20米间隔修一条自下而上的阶梯山路即中心山路2为宽1.2米,其余侧山路3宽为0.8米,并建有出入的山门;三是按树上,墓下的原则,植一棵树,安放3个墓位,墓位与墓位之间距为0.275米,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安放卧式玉墓碑5,空余地用草坪8覆盖;四是全墓园建有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五是设立公墓园管理处,实现全墓园电脑自动化科学管理,全墓园铺设电缆照明和音响线路,以方便吊唁人员的要求,例如放哀乐等,全墓园安装监控设备。所述的殡葬方法,玉墓室6、玉棺10、玉卧碑5都采用玉石制成,玉棺10的外部雕刻男龙、女凤图案,其特征在于玉棺10是放骨灰处,并置入在玉墓室6内,玉墓室6入土后上方扶上的土层其厚度为10-20公分,在玉墓室6的土层上方置有二块100mm×100mm,厚15mm与玉卧碑5一样的玉石材料,把玉卧碑5粘贴在上面埋入土中并与地面平行。玉墓室6、玉棺10(分单、双人)、玉卧碑5都采用玉石制成,因为玉作为法器、随葬品等都是有历史渊源与人类息息相关,中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说,而玉文化在中国却有上下八千多年历史,对玉的追求和使用,是人们对自然宇宙的精神寄托,生活之信仰。玉墓室6,尺寸为410mm×300mm×300mm;单人玉棺10,尺寸310mm ×200mm ×200mm;双人玉棺10,尺寸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它包括公墓建设、殡葬方法,及树墓位纵向若干分区、横向小区(1)、中心山路(2)、侧山路(3)、树木(4)、玉卧碑(5)、玉墓室(6)、平行山路(7)、草坪(8)、树墓位(9)、玉棺(10)所构成,一是所述的公墓建设其特征在于:    (1)选择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园的四周用灌木树种围绕起来,以山地为例,自下而上,规划成2米×2米的4平方米的树墓位(9);    (2)划分纵向若干个分区,每10棵树横向为一个小区,每20米间隔修一条自下而上的阶梯山路,中心山路(2),侧山路(3),平行山路(7),并建有出入的山门;    (3)按树上,墓下的原则,植一棵树(4),安放3个墓位,墓位与墓位之间距为0.275米,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方安放卧式玉墓碑(5),空余地用草坪(8)覆盖;    (4)全墓园建有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    (5)设立公墓园管理处,全墓园实行电脑自动化管理;    (6)全墓园铺设有电缆照明、音响线路及监控设备。    二是所述的殡葬方法其特征在于玉棺(10)是放骨灰处,并置入在玉墓室(6)内,玉墓室(6)入土,在玉墓室(6)的土层上方置有二块100mm×100mm,厚15mm与玉卧碑(5)一样的玉石材料,把玉卧碑(5)粘贴在上面埋入土中并与地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生态公墓园的墓地及殡葬方法,它包括公墓建设、殡葬方法,及树墓位纵向若干分区、横向小区(1)、中心山路(2)、侧山路(3)、树木(4)、玉卧碑(5)、玉墓室(6)、平行山路(7)、草坪(8)、树墓位(9)、玉棺(10)所构成,一是所述的公墓建设其特征在于:(1)选择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园的四周用灌木树种围绕起来,以山地为例,自下而上,规划成2米×2米的4平方米的树墓位(9);(2)划分纵向若干个分区,每10棵树横向为一个小区,每20米间隔修一条自下而上的阶梯山路,中心山路(2),侧山路(3),平行山路(7),并建有出入的山门;(3)按树上,墓下的原则,植一棵树(4),安放3个墓位,墓位与墓位之间距为0.275米,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方安放卧式玉墓碑(5),空余地用草坪(8)覆盖;(4)全墓园建有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5)设立公墓园管理处,全墓园实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逄金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