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流控合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0665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合成

A Microfluidic Synthe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fluidic synth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合成18F-FMISO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乏氧组织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诊断所用显像剂18F-氟咪索硝唑(18F-FMISO)的快速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PET(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是一种全新的无创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它利用放射性示踪的原理,使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显像剂(PET显像剂),高度敏感的显示组织器官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显像剂是PET与核医学的关键,PET所采用的显像剂是用放射性核素11C、13N、15O、18F等标记的药物,因所用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短,不可能作为商品购置储存,所以在进行PET显像时,必须在生产放射性核素现场尽快标记合成制备PET显像剂,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就地就近使用。由于每次使用的显像剂的用量极微(通常相当于近纳摩尔量级),且要求合成、纯化耗时尽量短,因此这种快速超微量合成制备对工艺、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极高。利用微流控技术原理在微反应器中进行PET显像剂的合成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微反应器合成系统可以操控非常小的反应体积,因此反应物的相对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合成18F‑FMIS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反应在内壁修饰的玻璃微管内进行,所述的玻璃微管呈中空管状,且管体内壁通过修饰形成凹凸不平的非光滑表面;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18F离子试剂注入玻璃微管内,然后向玻璃微管的一端通入气流,使18F离子试剂在气流推动下在管壁内表面铺展形成液膜;然后保持气流持续通入,直至18F离子试剂完全干燥吸附于管壁内表面;再次向玻璃微管中注入超干乙腈,然后向玻璃微管的一端持续通入气流直至乙腈蒸发干燥,得到干燥的18F离子试剂;2)将前体1‑(2′‑硝基‑1′‑咪唑基)‑2‑O‑四氢吡喃基‑3‑O‑甲苯磺酰基丙二醇的超干乙腈溶液注入内壁附着有干燥的18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合成18F-FMIS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反应在内壁修饰的玻璃微管内进行,所述的玻璃微管呈中空管状,且管体内壁通过修饰形成凹凸不平的非光滑表面;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18F离子试剂注入玻璃微管内,然后向玻璃微管的一端通入气流,使18F离子试剂在气流推动下在管壁内表面铺展形成液膜;然后保持气流持续通入,直至18F离子试剂完全干燥吸附于管壁内表面;再次向玻璃微管中注入超干乙腈,然后向玻璃微管的一端持续通入气流直至乙腈蒸发干燥,得到干燥的18F离子试剂;2)将前体1-(2′-硝基-1′-咪唑基)-2-O-四氢吡喃基-3-O-甲苯磺酰基丙二醇的超干乙腈溶液注入内壁附着有干燥的18F离子试剂的玻璃微管中,密闭玻璃微管的两端并加热,完成18F取代标记反应;然后向玻璃微管的一端持续通入气流直至乙腈蒸发干燥;3)再向玻璃微管内注入盐酸溶液,密闭玻璃微管的两端并加热,完成水解反应;4)对玻璃微管内的水解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18F-FMISO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合成18F-FMIS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8F离子试剂为由K222/K2CO3的乙腈/水溶液洗脱预先经过富集的18F离子后得到的溶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合成18F-FMIS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微管内径为1~3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管合成18F-FMIS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管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NaOH的混合溶液加热后,加入正硅酸乙酯搅拌反应;然后将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