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52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包括流动分离罐、转动吸收座、流动底座和回收管道,所述的流动分离罐固定连接在转动吸收座上,转动吸收座转动连接在流动底座内,回收管道固定连接在流动底座的右端,回收管道连通流动底座的内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对河道淤泥进行多层次的重金属分离,同时实现对重金属的吸附,彻底清除淤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对石灰石和天然沸石等辅助材质的添加和更换更为方便,同时结合淤泥流动慢的特性,使天然沸石可以对分离出的重金属元素实现快速彻底的吸附。

Heavy Metal Separation Device for River Silt Treat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the heavy metal separation device for river sludge treatment, including a flow separation tank, a rotating absorption seat, a flowing base and a recovery pipeline. The flowing separation tank is fixed on a rotating absorption seat, and the rotating absorption seat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in a flowing base. The recovery pipeline is fix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flowing base, and the recovery pipeline is connected. The inner end of the flowing bas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river silt can be separated by multiple layers of heavy metals, at the same time the heavy metals can be adsorbed, and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ilt can be thoroughly rem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ddition and replacement of auxiliary materials such as limestone and natural zeolite are more convenient, and the natural zeolite can separate heavy metals by combining the slow f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t. The metal elements can be adsorbed quickly and thoroug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CN201010575213.9的公开了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淤泥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为一电解槽11,在该电解槽11内依次设置3个挡板5,所述的挡板5将电解槽按顺序依次分隔成:阳极电解液池3、污泥处理室9、重金属沉淀池4、阴极电解液池10,两个与电源1相连的石墨电极2分别插入阳极电解液池3和阴极电解液池10中,所述的重金属沉淀池4其与污泥处理室9相邻的一边的内侧设有阳离子选择透过性膜6,重金属沉淀池4内与所述的阳离子选择透过性膜6相对的另一侧设有阴离子选择通过性膜7。该装置及方法修复污泥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去除淤泥中的大部分重金属。但是该装置对淤泥中重金属的吸附并不彻底,存在很多残余,并且对装置和药液的更换也极为复杂,造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其有益效果为可以对河道淤泥进行多层次的重金属分离,同时实现对重金属的吸附,彻底清除淤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对石灰石和天然沸石等辅助材质的添加和更换更为方便,同时结合淤泥流动慢的特性,使天然沸石可以对分离出的重金属元素实现快速彻底的吸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包括流动分离罐、转动吸收座、流动底座和回收管道,所述的流动分离罐包括进泥管、罐体、两个电离子板、四个石灰石放置口、四个石灰石存放筒、中心隔板、流动圆孔和上端盖,进泥管固定连接在上端盖的上端,上端盖固定连接在罐体的上端,进泥管连通罐体的内部,罐体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离板放置槽,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均连通罐体的内部,两个电离子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内,四个石灰石放置口均匀设置在上端盖上,四个石灰石存放筒均固定连接在中心隔板上,中心隔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内壁,四个石灰石放置口分别连通四个石灰石存放筒,流动圆孔上下贯穿中心隔板;所述的转动吸收座包括低转速电机、底板、转动圆筒、流动开口、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多个插槽、多个连接板和多个固定插板,底板下端的中心固定连接在低转速电机的传动轴上,转动圆筒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流动开口设置在转动圆筒的右端,转动圆筒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多个固定插板分别间隙配合在多个插槽内,多个固定插板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所述的流动底座包括上环板、上流板、转动圆孔和下箱座,上环板固定连接在上流板的上端,下箱座固定连接在上流板的下端,低转速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箱座内,转动圆孔上下贯穿在上流板的中端,转动圆筒转动连接在转动圆孔内;所述的罐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中端,转动圆筒转动连接在转动圆孔内,回收管道固定连接在上环板的右端,回收管道连通上环板的内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所述的四个石灰石存放筒均设置有多个圆通孔,多个圆通孔的直径均小于石灰石的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所述的两个电离子板均设置有多个通口,多个通口均连通罐体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所述的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均设置有多个吸附通孔,多个吸附通孔的直径均小于天然沸石的直径,一部分天然沸石存放筐设置在转动圆筒的内部,另一部分天然沸石存放筐设置在上环板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所述的回收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流动分离罐、转动吸收座和流动底座可以对河道淤泥进行多层次的重金属分离,同时实现对重金属的吸附,彻底清除淤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对石灰石和天然沸石等辅助材质的添加和更换更为方便,同时结合淤泥流动慢的特性,使天然沸石可以对分离出的重金属元素实现快速彻底的吸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流动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流动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吸收座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吸收座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吸收座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流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流动分离罐1;进泥管1-1;罐体1-2;电离子板1-3;石灰石放置口1-4;石灰石存放筒1-5;中心隔板1-6;流动圆孔1-7;上端盖1-8;转动吸收座2;低转速电机2-1;底板2-2;转动圆筒2-3;流动开口2-4;天然沸石存放筐2-5;插槽2-6;连接板2-7;固定插板2-8;流动底座3;上环板3-1;上流板3-2;转动圆孔3-3;下箱座3-4;回收管道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装置中所述的固定连接可以是指通过焊接、螺纹固定等方式进行固定,所述的转动连接可以是指通过将轴承烘装在轴上,轴或轴孔上设置有弹簧挡圈槽或轴间挡板,通过将弹性挡圈卡在弹簧挡圈槽内或轴间挡板实现轴承的轴向固定,通过轴承的相对滑动,实现转动;结合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7所示,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包括流动分离罐1、转动吸收座2、流动底座3和回收管道4,所述的流动分离罐1包括进泥管1-1、罐体1-2、两个电离子板1-3、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中心隔板1-6、流动圆孔1-7和上端盖1-8,进泥管1-1固定连接在上端盖1-8的上端,上端盖1-8固定连接在罐体1-2的上端,进泥管1-1连通罐体1-2的内部,罐体1-2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离板放置槽,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均连通罐体1-2的内部,两个电离子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内,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均匀设置在上端盖1-8上,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均固定连接在中心隔板1-6上,中心隔板1-6固定连接在罐体1-2的内壁,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分别连通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流动圆孔1-7上下贯穿中心隔板1-6;所述的转动吸收座2包括低转速电机2-1、底板2-2、转动圆筒2-3、流动开口2-4、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2-5、多个插槽2-6、多个连接板2-7和多个固定插板2-8,底板2-2下端的中心固定连接在低转速电机2-1的传动轴上,转动圆筒2-3固定连接在底板2-2上,流动开口2-4设置在转动圆筒2-3的右端,转动圆筒2-3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2-6,多个固定插板2-8分别间隙配合在多个插槽2-6内,多个固定插板2-8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多个连接板2-7,多个连接板2-7分别固定连接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2-5;所述的流动底座3包括上环板3-1、上流板3-2、转动圆孔3-3和下箱座3-4,上环板3-1固定连接在上流板3-2的上端,下箱座3-4固定连接在上流板3-2的下端,低转速电机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箱座3-4内,转动圆孔3-3上下贯穿在上流板3-2的中端,转动圆筒2-3转动连接在转动圆孔3-3内;通过转动密封件或机械密封实现转动圆筒2-3在转动圆孔3-3内的转动。所述的罐体1-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2-2的中端,转动圆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包括流动分离罐(1)、转动吸收座(2)、流动底座(3)和回收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分离罐(1)包括进泥管(1‑1)、罐体(1‑2)、两个电离子板(1‑3)、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中心隔板(1‑6)、流动圆孔(1‑7)和上端盖(1‑8),进泥管(1‑1)固定连接在上端盖(1‑8)的上端,上端盖(1‑8)固定连接在罐体(1‑2)的上端,进泥管(1‑1)连通罐体(1‑2)的内部,罐体(1‑2)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离板放置槽,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均连通罐体(1‑2)的内部,两个电离子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内,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均匀设置在上端盖(1‑8)上,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均固定连接在中心隔板(1‑6)上,中心隔板(1‑6)固定连接在罐体(1‑2)的内壁,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分别连通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流动圆孔(1‑7)上下贯穿中心隔板(1‑6);所述的转动吸收座(2)包括低转速电机(2‑1)、底板(2‑2)、转动圆筒(2‑3)、流动开口(2‑4)、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2‑5)、多个插槽(2‑6)、多个连接板(2‑7)和多个固定插板(2‑8),底板(2‑2)下端的中心固定连接在低转速电机(2‑1)的传动轴上,转动圆筒(2‑3)固定连接在底板(2‑2)上,流动开口(2‑4)设置在转动圆筒(2‑3)的右端,转动圆筒(2‑3)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2‑6),多个固定插板(2‑8)分别间隙配合在多个插槽(2‑6)内,多个固定插板(2‑8)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多个连接板(2‑7),多个连接板(2‑7)分别固定连接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2‑5);所述的流动底座(3)包括上环板(3‑1)、上流板(3‑2)、转动圆孔(3‑3)和下箱座(3‑4),上环板(3‑1)固定连接在上流板(3‑2)的上端,下箱座(3‑4)固定连接在上流板(3‑2)的下端,低转速电机(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箱座(3‑4)内,转动圆孔(3‑3)上下贯穿在上流板(3‑2)的中端,转动圆筒(2‑3)转动连接在转动圆孔(3‑3)内;所述的罐体(1‑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2‑2)的中端,转动圆筒(2‑3)转动连接在转动圆孔(3‑3)内,回收管道(4)固定连接在上环板(3‑1)的右端,回收管道(4)连通上环板(3‑1)的内端。...

【技术特征摘要】
1.河道淤泥处理用重金属分离装置,包括流动分离罐(1)、转动吸收座(2)、流动底座(3)和回收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分离罐(1)包括进泥管(1-1)、罐体(1-2)、两个电离子板(1-3)、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中心隔板(1-6)、流动圆孔(1-7)和上端盖(1-8),进泥管(1-1)固定连接在上端盖(1-8)的上端,上端盖(1-8)固定连接在罐体(1-2)的上端,进泥管(1-1)连通罐体(1-2)的内部,罐体(1-2)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离板放置槽,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均连通罐体(1-2)的内部,两个电离子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电离板放置槽内,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均匀设置在上端盖(1-8)上,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均固定连接在中心隔板(1-6)上,中心隔板(1-6)固定连接在罐体(1-2)的内壁,四个石灰石放置口(1-4)分别连通四个石灰石存放筒(1-5),流动圆孔(1-7)上下贯穿中心隔板(1-6);所述的转动吸收座(2)包括低转速电机(2-1)、底板(2-2)、转动圆筒(2-3)、流动开口(2-4)、多个天然沸石存放筐(2-5)、多个插槽(2-6)、多个连接板(2-7)和多个固定插板(2-8),底板(2-2)下端的中心固定连接在低转速电机(2-1)的传动轴上,转动圆筒(2-3)固定连接在底板(2-2)上,流动开口(2-4)设置在转动圆筒(2-3)的右端,转动圆筒(2-3)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2-6),多个固定插板(2-8)分别间隙配合在多个插槽(2-6)内,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鑫李环宇于峰老延威迟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