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海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044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称取二水合乙酸锌,以及柠檬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直至完全溶解,得到乙酸锌溶液A;再称取六氰基铁酸钾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直至其完全溶解,得到铁氰化钾溶液B;再将乙酸锌溶液A快速加入到铁氰化钾溶液B中,并立即将混合液放入超声机器超声或搅拌,直至混合液变得浑浊,得到乙酸锌和铁氰化钾的混合分散液C;最后将乙酸锌和铁氰化钾的混合分散液C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将产物离心、洗涤和烘干处理,即可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价廉易得,可得到形貌规整的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结构稳定、形貌均一。

Synthesis of a Zn-Fe Prussian Blue Bar Compoun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ynthesis of Prussian blue compounds,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synthesis of Zn Fe Prussian blue rod-like compound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weighing zinc acetate dihydrate, and adding sodium citrate into deionized water, ultrasonic until completely dissolved, to obtain zinc acetate solution A; then weighing 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into deionized water, ultrasonic until It dissolves completely to obtain potassium ferricyanide solution B; then zinc acetate solution A is quickly added to potassium ferricyanide solution B, and the mixed liquid is immediately put into ultrasonic machine or stirred until the mixed liquid becomes turbid and the mixed dispersant C of zinc acetate and potassium ferricyanide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mixed dispersant C of zinc acetate and potassium ferricyanide is stationary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a period of time, and the product is centrifuged. The raw materials used in the invention are cheap and easy to obtain, and zinc Fe Prussian blue rod compounds with regular morphology can be obtained, with stable structure and uniform morph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普鲁士蓝化合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普鲁士蓝是有记载以来人工合成的第一种配位化合物,该物质呈蓝色粉末状。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是以普鲁士蓝结构为基础,利用其它过渡金属元素替代Fe3+、Fe2+的材料。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作为功能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高度的稳定性,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染料、显色剂拓展到电致变色材料、二次电池材料、储能材料、电化学催化材料,光电催化材料等。但目前市场上的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大部分是多面体型的颗粒,对于棒状普鲁士蓝化合物合成研究至今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得形貌规整的棒状Zn-Fe类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215.2~221.5毫克二水合乙酸锌,以及260.5~268.3毫克柠檬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215.2~221.5毫克二水合乙酸锌,以及260.5~268.3毫克柠檬酸钠加入到18~25毫升去离子水中,超声直至完全溶解,得到乙酸锌溶液A;(2)称取125.6~135.4毫克六氰基铁酸钾加入到18~23毫升去离子水中,超声直至其完全溶解,得到铁氰化钾溶液B;(3)将步骤(1)配制的乙酸锌溶液A快速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铁氰化钾溶液B中,并立即将混合液放入超声机器超声,或机械搅拌,或磁力搅拌,或静置,直至混合液变得浑浊,得到乙酸锌和铁氰化钾的混合分散液C;(4)将步骤(3)得到的乙酸锌和铁氰化钾的混合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215.2~221.5毫克二水合乙酸锌,以及260.5~268.3毫克柠檬酸钠加入到18~25毫升去离子水中,超声直至完全溶解,得到乙酸锌溶液A;(2)称取125.6~135.4毫克六氰基铁酸钾加入到18~23毫升去离子水中,超声直至其完全溶解,得到铁氰化钾溶液B;(3)将步骤(1)配制的乙酸锌溶液A快速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铁氰化钾溶液B中,并立即将混合液放入超声机器超声,或机械搅拌,或磁力搅拌,或静置,直至混合液变得浑浊,得到乙酸锌和铁氰化钾的混合分散液C;(4)将步骤(3)得到的乙酸锌和铁氰化钾的混合分散液C在室温下静置18~22h,将产物离心、洗涤和烘干处理,即制得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Zn-Fe类普鲁士蓝棒状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丁欣然殷丽斯王艺慧
申请(专利权)人:淮海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