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桩身轴力的装配式模型桩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桩身轴力的装配式模型桩。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岩土工程室内模型试验模型桩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模型桩或有机玻璃棒模型桩。由于混凝土材料受配比、养护等条件限制,因此钢筋混凝土预制模型桩对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求较为苛刻,使得成桩率较低,试验周期较长,大规模制作较为困难;且桩体为一次性预制,难以反复利用,也使得试验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有机玻璃棒模型桩相比钢筋混凝土预制模型桩来说具有操作简单、试验周期短等优点,但二者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即两者都是采用传统的应变测试方法,即先在混凝土(或钢筋)表面或者有机玻璃表面粘贴应变片,通过连接应变测试仪得到桩身各截面的应变值,然后通过换算得到桩身应力,继而推算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由于应变片粘贴的工艺要求较高、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不能重复利用等特点,这种方法得到的应变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较大误差,得到的轴力及摩阻力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不能很好地反应实验实际情况。因此,设计一套直接测试桩身轴力的室内模型桩用以解决传统模型桩模拟效果不佳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桩身轴力的装配式模型桩,包括承台,其特征在于:在承台下部安装连接有模型桩结构,所述模型桩结构包括顶部桩身、底部桩身和安装连接在顶部桩身与底部桩身之间的装配式桩身;其中,承台底部与顶部桩身固定连接;顶部桩身底端、装配式桩身两端和底部桩身上端设置有螺纹凹槽结构,顶部桩身、装配式桩身和底部桩身之间通过两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的拉压力传感器相连;在底部桩身底部安装有膜盒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桩身轴力的装配式模型桩,包括承台,其特征在于:在承台下部安装连接有模型桩结构,所述模型桩结构包括顶部桩身、底部桩身和安装连接在顶部桩身与底部桩身之间的装配式桩身;其中,承台底部与顶部桩身固定连接;顶部桩身底端、装配式桩身两端和底部桩身上端设置有螺纹凹槽结构,顶部桩身、装配式桩身和底部桩身之间通过两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的拉压力传感器相连;在底部桩身底部安装有膜盒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桩身轴力的装配式模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桩身、装配式桩身和底部桩身均为有机玻璃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桩身轴力的装配式模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为柱式无线拉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林,晋霞,万冰清,王学磊,刘双,潘刚,李晗,李晓辰,李媛,王钰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