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火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86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火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由两条折边和两条直边对称交互组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折边的中部相对于直边隆起,所述折边和相邻直边构成一个连接腔;聚火圈,为圆环状,位于所述底架内,且所述聚火圈和所述折边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火圈和底架的底部之间存在高度差,用于和多种类型的集成灶相配合使用;支撑脚,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聚火圈圆周等角度设置,连接在所述聚火圈的外边缘,且支撑脚的上端高于聚火圈的上端;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导槽,用于引到水滴流向聚火圈外侧。达到了结构简单、隔绝横风且防止漏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火盆
本技术涉及集成灶配件
,具体为一种聚火盆。
技术介绍
现有集成灶上多采用灶架用于架空炒锅和炖锅。但是这类灶架仅仅具备支撑的能力,不能有效的隔绝横风,使得燃气所散发的热量损失。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传统灶架优化设计,增设聚火圈,用来隔绝横风;同时由于增设聚火圈容易导致锅底水滴流向集成灶的燃气出口处,本申请实施例在对支撑脚进一步优化,设置导槽,用于引导水滴流向聚火圈外侧,以解决聚火圈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简单、隔绝横风且防止漏水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聚火盆,包括底架,由两条折边和两条直边对称交互组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折边的中部相对于直边隆起,所述折边和相邻直边构成一个连接腔;聚火圈,为圆环状,位于所述底架内,且所述聚火圈和所述折边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火圈和底架的底部之间存在高度差,用于和多种类型的集成灶相配合使用;支撑脚,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聚火圈圆周等角度设置,连接在所述聚火圈的外边缘,且支撑脚的上端高于聚火圈的上端;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导槽,用于引到水滴流向聚火圈外侧。作为优选:所述底架的直边上设置有支撑导件,所述支撑导件连接直边和聚火圈,用于进一步固定聚火圈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导件相对应所述支撑脚设置,位于所述支撑脚外侧,且所述支撑导件倾斜设置,用于进一步引导水滴外流。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导件为弯折型,所述支撑导件的中部内凹。作为优选:所述直边相对于支撑导件的下端设置有缺口,用于存水。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为倾斜状,由导槽的前端向导槽的后端向下倾斜,用于引导水滴向聚火圈外侧流动。作为优选:所述折边的中部底面连接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凹槽,用于借助外物便捷的拨动调整底架的位置。作为优选:所述聚火圈的内侧面连接设置有挡水边,所述挡水边为圆环形,用于防止水滴由聚火圈的内侧面向下运动。作为优选:所述聚火圈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且弧心向内。作为优选:所述底架、聚火圈以及支撑脚为一体浇筑成型。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传统灶架优化设计,增设聚火圈,用来隔绝横风;同时由于增设聚火圈容易导致锅底水滴流向集成灶的出气口,本申请实施例在对支撑脚进一步优化,设置导槽,用于引导水滴流向聚火圈外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专利一种聚火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专利一种聚火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专利一种聚火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1、底架;11、折边;111、连接板;112、凹槽;12、直边;121、支撑导件;2、聚火圈;3、支撑脚;31、导槽。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到图3所示:一种聚火盆,包括底架1,由两条折边11和两条直边12对称交互组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折边11的中部相对于直边12隆起,所述折边11和相邻直边12构成一个连接腔;聚火圈2,为圆环状,位于所述底架1内,且所述聚火圈2和所述折边1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火圈2和底架1的底部之间存在高度差,用于和多种类型的集成灶相配合使用;支撑脚3,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聚火圈2圆周等角度设置,连接在所述聚火圈2的外边缘,且支撑脚3的上端高于聚火圈2的上端;所述支撑脚3上设置有导槽31,用于引到水滴流向聚火圈2外侧。所述底架1的直边12上设置有支撑导件121,所述支撑导件121连接直边和聚火圈2,用于进一步固定聚火圈2的位置。所述支撑导件121相对应所述支撑脚3设置,位于所述支撑脚3外侧,且所述支撑导件121倾斜设置,用于进一步引导水滴外流。所述支撑导件121为弯折型,所述支撑导件121的中部内凹。所述直边12相对于支撑导件121的下端设置有缺口,用于存水。所述导槽112为倾斜状,由导槽112的前端向导槽112的后端向下倾斜,用于引导水滴向聚火圈2外侧流动。所述折边11的中部底面连接设置有连接板111,所述连接板111上设置有凹槽112,用于借助外物便捷的拨动调整底架1的位置。所述聚火圈2的内侧面连接设置有挡水边,所述挡水边为圆环形,用于防止水滴由聚火圈2的内侧面向下运动。所述聚火圈2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且弧心向内。所述底架1、聚火圈2以及支撑脚3为一体浇筑成型。使用时,放置在集成灶的燃气台上,底座1的折边11位于在燃气台的左右侧,底座1的直边12位于燃气台的前后侧,用于便捷的从侧边的折边11调节底架1的位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文中所有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描述仅仅便于理解,并非是对产品实际使用的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火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由两条折边和两条直边对称交互组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折边的中部相对于直边隆起,所述折边和相邻直边构成一个连接腔;聚火圈,为圆环状,位于所述底架内,且所述聚火圈和所述折边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火圈和底架的底部之间存在高度差,用于和多种类型的集成灶相配合使用;支撑脚,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聚火圈圆周等角度设置,连接在所述聚火圈的外边缘,且支撑脚的上端高于聚火圈的上端;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导槽,用于引到水滴流向聚火圈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火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由两条折边和两条直边对称交互组成方形框架,且所述折边的中部相对于直边隆起,所述折边和相邻直边构成一个连接腔;聚火圈,为圆环状,位于所述底架内,且所述聚火圈和所述折边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聚火圈和底架的底部之间存在高度差,用于和多种类型的集成灶相配合使用;支撑脚,设置有多个,相对于所述聚火圈圆周等角度设置,连接在所述聚火圈的外边缘,且支撑脚的上端高于聚火圈的上端;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导槽,用于引到水滴流向聚火圈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火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直边上设置有支撑导件,所述支撑导件连接直边和聚火圈,用于进一步固定聚火圈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火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件相对应所述支撑脚设置,位于所述支撑脚外侧,且所述支撑导件倾斜设置,用于进一步引导水滴外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志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西曼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