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胡蜂巢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77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胡蜂巢挂箱,其包括:箱体;挂杆,箱体的左右侧壁各设有一个挂杆;挂板,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于箱体内;挂板设有挂钩和拉环;挂板的左右两端设有第一螺孔,箱体左侧壁的上端设有与挂板左端的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右侧壁上端也设有与挂板右端的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螺栓,第一通孔与对应的第一螺孔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托板,箱体的左侧壁下端与一个托板的左端连接,右侧壁的下端与一个托板的右端连接;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下端各与对应的托板之间设置有插孔;插板,其插入于两个插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用于转移蜂巢,又能辅助蜂巢挂放到树木上,在转移、挂放或回收胡蜂巢的过程中有效降低对胡蜂的惊扰。

A Honeycomb Hang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ehive hang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hanging rod, each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s of the box body has a hanging rod; a hanging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in a manner capable of lifting; a hang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and a pulling ring; a first screw hole is arranged at both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hanging plate, and a first through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crew hole at the left end of the hang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and also at the upper end There are first through h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screw hole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hanging plate; the first bolt,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screw hole are connected by the first bolt; the bracket, the lower end of the left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a bracke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right side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a bracket; and the jacket plat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lower end of the left side wall and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corresponding bracket plate; Insert into two jacks.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transfer beehives, but also to assist the beehives to hang on trees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sturbance to wasp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hanging or recovering the beeh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胡蜂巢挂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胡蜂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胡蜂巢挂箱。
技术介绍
胡蜂分布于全世界,是一种令人见而生畏的蜂种。胡蜂幼虫、蛹、成虫的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胡蜂体内就含有7种,而且含量特别高。故越来越多的人对胡蜂进行人工养殖。胡蜂养殖过程主要包括蜂王选育、蜂王越冬、蜂王筑巢、蜂巢野外放置和收巢等步骤。在把蜂巢野外放置,以使胡蜂自然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把蜂巢挂放到山林的树木上。现有的挂巢方式一般是在树木上放置木棒,然后把蜂巢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再挂设在木棒上。这种挂巢方式在挂放或回收蜂巢的过程中,容易惊扰到胡蜂,从而导致蜂农被胡蜂攻击,还可能导致胡蜂离巢,造成经济损失。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胡蜂巢挂箱,从而克服现有的在蜂巢野外放置养殖过程对蜂巢进行挂放或回收时容易惊扰到胡蜂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胡蜂巢挂箱,其中,包括:箱体,其为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长方形箱体;挂杆,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各设置有一个该挂杆;挂板,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箱体内;该挂板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且该挂板的上端设置有拉环;该挂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与该挂板的左端的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上端也设置有与该挂板的右端的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通过一个该第一螺栓进行连接;托板,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下端与一个该托板的左端连接,且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下端与一个该托板的右端连接;所述挂板能够降下至托设于两个该托板上;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下端和右侧壁的下端各与对应的所述托板之间设置有插孔;以及插板,其活动插入于两个所述插孔内,以封盖住所述箱体的下端开口。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挂杆为伸缩杆。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螺孔,两个所述托板上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二螺孔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螺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通过一个第二螺栓进行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上端和右侧壁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三螺孔,位于所述插板的左端的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上端的所述第三螺孔对应,且位于所述插板的右端的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上端的所述第三螺孔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把挂板升起并通过第一螺栓使挂板的第一螺孔与箱体上的第一通孔连接后,挂板便封盖住箱体的上端开口,且把蜂巢挂放到挂钩上后,蜂巢便位于箱体内,这时缓慢地把胡蜂赶入到箱体内,再把插板插入到两个插孔中封盖住箱体的下端开口,便可对蜂巢进行转移;而把箱体通过挂杆托放到树木上后,再拔出插板,并降下挂板由两个托板进行托设,蜂巢便位于箱体之外,以方便把蜂巢挂放在野外的山林树木中进行养殖。因此,本专利技术既能用于转移蜂巢,又能直接辅助蜂巢挂放到树木上,在转移、挂放或回收胡蜂巢的过程中便能够有效降低对胡蜂的惊扰,蜂农不易被胡蜂攻击,且胡蜂也不会轻易离巢。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胡蜂巢挂箱用于转移胡蜂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胡蜂巢挂箱用于挂放胡蜂巢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挂杆,3-挂板,4-挂钩,5-拉环,6-第一螺栓,7-托板,8-插板,9-第二螺栓,10-蜂巢,11-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胡蜂巢挂箱的结构示意图,该胡蜂巢挂箱包括箱体1、挂杆2、挂板3、第一螺栓6、托板7以及以插板8。参考图1和图2,箱体1为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长方形箱体,其具有前后左右四个侧壁。箱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各设置有一个挂杆2,箱体1通过两个挂杆2能够挂放于养蜂室内或者挂放到野外的树木上。优选地,挂杆2为伸缩杆,从而便于调整两个挂杆2的长度,以适用于挂放在树木的不同间距的树叉上。继续参考图1和图2,挂板3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箱体1内,挂板3的下端设置有挂钩4,且挂板3的上端设置有拉环5。挂钩4用于勾住蜂巢10,以对蜂巢10进行挂放。拉环5能够方便操作挂板3进行升降,也可以通过拉环5对箱体1进行挂放。挂板3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孔,箱体1的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与挂板3的左端的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且箱体1的右侧壁的上端也设置有与挂板3的右端的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螺孔与第一通孔的轴线水平分布。每个第一通孔与对应的第一螺孔通过一个第一螺栓6进行连接,每个第一螺栓6穿过第一通孔后拧入到对应的第一螺孔内,便可使挂板3与箱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拧紧第一螺栓6后,能够把挂板3锁紧在箱体1的上端,而松开第一螺栓6后,则可以把挂板3降下来。继续参考图1和图2,箱体1的左侧壁的下端与一个托板7的左端连接,且箱体1的右侧壁的下端与一个托板7的右端连接,两个托板7均伸入到箱体1内,以位于挂板3的左右两端的下方,挂板3能够降下至托设于两个托板7上。箱体1的左侧壁的下端和右侧壁的下端各与对应的托板7之间设置有插孔11,插板8活动插入于两个插孔11内,以封盖住箱体1的下端开口,而把插板8拔出来后,则可以打开箱体1的下端开口。优选地,插板8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螺孔,两个托板上对应于每个第二螺孔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第二螺孔与第二通孔的轴线纵向分布,每个第二螺孔与对应的第二通孔通过一个第二螺栓9进行连接。从而在插板8插入到两个插孔11内以封盖住箱体1的下端开口后,通过第二螺栓9对插板8进行锁紧,以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优选地,箱体1的左侧壁的上端和右侧壁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纵向分布,位于插板8的左端的第二螺孔与箱体1的左侧壁的上端的第三螺孔对应,且位于插板8的右端的第二螺孔与箱体1的右侧壁的上端的第三螺孔对应,从而在拔出插板8后,把插板8盖设于箱体1的上端,并通过第二螺栓9拧入到第二螺孔和对应的第三螺孔内,以把插板8锁紧于箱体1的上端,从而可靠地封盖住箱体1的上端开口。继续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把挂板3升起并通过第一螺栓6使挂板3的第一螺孔与箱体1上的第一通孔连接后,挂板3便封盖住箱体1的上端开口,且把蜂巢10挂放到挂钩4上后,蜂巢10便位于箱体1内,这时缓慢地把胡蜂赶入到箱体1内,再把插板8插入到两个插孔11中封盖住箱体1的下端开口,便可对蜂巢10进行转移。而把箱体1通过挂杆2托放到树木上后,继续参考图2,再拔出插板8,并降下挂板3由两个托板7进行托设,蜂巢10便位于箱体1之外,以方便把蜂巢10挂放在野外的山林树木中进行养殖。此时,可以把插板8通过第二螺栓9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从而封盖住箱体1的上端开口,杂物和雨水能从上端开口掉入到箱体1内而损伤蜂巢,以对蜂巢10进行防护。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胡蜂巢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为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长方形箱体;挂杆,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各设置有一个该挂杆;挂板,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箱体内;该挂板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且该挂板的上端设置有拉环;该挂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与该挂板的左端的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上端也设置有与该挂板的右端的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通过一个该第一螺栓进行连接;托板,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下端与一个该托板的左端连接,且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下端与一个该托板的右端连接;所述挂板能够降下至托设于两个该托板上;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下端和右侧壁的下端各与对应的所述托板之间设置有插孔;以及插板,其活动插入于两个所述插孔内,以封盖住所述箱体的下端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胡蜂巢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为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长方形箱体;挂杆,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各设置有一个该挂杆;挂板,其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箱体内;该挂板的下端设置有挂钩,且该挂板的上端设置有拉环;该挂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与该挂板的左端的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上端也设置有与该挂板的右端的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通过一个该第一螺栓进行连接;托板,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下端与一个该托板的左端连接,且所述箱体的右侧壁的下端与一个该托板的右端连接;所述挂板能够降下至托设于两个该托板上;所述箱体的左侧壁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景
申请(专利权)人:天峨县全盛蜂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