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8705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特定的种群,并结合基于组织培养的DH育种技术、不同光长条件下的表型鉴定等策略,提出了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通过2年4个世代打破苏湾种质的连锁累赘,获得新的重组事件,利用基于组培的DH技术获得完全纯合的自交系,通过在不同光长地区进行鉴定筛选,从而实现苏湾玉米种质在长光照条件下正常开会结实,提高育种效率,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assivati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of Suwan Maize Germpla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effectively passivati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of Suwan maize germplasm. By selecting a specific popul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DH breed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issue culture and phenotypic ident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light lengths, the invention propos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assivati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of Suwan maize germplasm, breaks the chain cumbersome of Suwan germplasm through two years and four generations, obtains new recombination events, and obtains completely homozygous inbred lines by using DH technology based on tissue culture. Through identifying and screening in different Light-length regions, Suwan maize germplasm can normally meet and fruitful under long light conditions, improve breed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seed production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苏湾玉米种质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籽粒品质好等优点,是现代玉米育种尤其是南方玉米育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可以作为拓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和提高温带玉米种质抗病性的优良材料,进一步改进温带玉米种质农艺性状,增强抗病性和适应性。但苏湾玉米种质具有较强的光周期敏感性,导致在温带地区无法正常开花结实,难以直接利用。需要采用引种驯化和遗传改良等方法钝化其光周期敏感性。目前常用的苏湾带玉米种质驯化方法主要是通过在不同地区混合选择,逐步驯化,或者直接在温带地区选择驯化,或者通过单交、三交、回交和复合杂交等多种方法将苏湾种质导入到温带种质。这些方法驯化过程缓慢,一般需要5-6年或者更长时间,且无法完全排除供体系的连锁累赘、选择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它够最大限度利用苏湾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的方法,旨在通过2年4个世代将苏湾玉米种质群体的大部分重组事件纯化并鉴定其在温带地区的光周期敏感性,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季,在年日照时数3000‑3600小时的地区种植苏湾种质群体10000株以上,选取雌雄协调的单株进行自交授粉,成熟后,将单穗结实超过50粒性较好的果穗进行混合收获,获得苏湾Z1群体;2)第二季,将苏湾Z1群体种植在年日照时数在1780‑2600小时的地区,同时种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WKL;在开花期以苏湾群体Z1为母本,诱导系WKL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后15‑20天,收获杂交果穗,剥胚并置于MS培养基内进行光照培养;18‑30小时后,鉴定出无色胚,并将所挑选的无色幼胚转移至包含0.06%秋水仙素溶液的MS培养基上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钝化苏湾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季,在年日照时数3000-3600小时的地区种植苏湾种质群体10000株以上,选取雌雄协调的单株进行自交授粉,成熟后,将单穗结实超过50粒性较好的果穗进行混合收获,获得苏湾Z1群体;2)第二季,将苏湾Z1群体种植在年日照时数在1780-2600小时的地区,同时种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WKL;在开花期以苏湾群体Z1为母本,诱导系WKL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后15-20天,收获杂交果穗,剥胚并置于MS培养基内进行光照培养;18-30小时后,鉴定出无色胚,并将所挑选的无色幼胚转移至包含0.06%秋水仙素溶液的MS培养基上进行加倍处理;48-62小时后,将幼胚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上进行成苗培养;待幼苗长到2叶时,将其转移到花钵进行练苗;待苗长到5叶期,将苗移栽到大棚进行正常的田间种植和单株自交繁种,获得5000粒以上加倍后的DH系Z2,即为DH0代;3)第三季,在贵州贵阳和年日照时数3000-3600小时的地区将DH系Z2进行种植并鉴定和自交,将严重倒伏、抗病虫能力弱、雌雄不协调、以及因光周期敏感性导致的开花期较晚、不能正常自交的DH系淘汰;成熟后,将有严重病害以及结实小于40粒的DH系淘汰,收获自交结实40粒以上的纯系Z3,即为DH1代;4)第四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迅郭向阳王安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