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气止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8681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气止回装置,属于油气开采设备领域。该放气止回装置包括压力弹簧、密封球、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具有一段沿轴向内径逐渐缩小的喇叭段,且喇叭段的大端朝向第二排气管,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排气管内,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球连接,密封球位于压力弹簧和喇叭段之间,密封球的直径小于喇叭段的大端直径且大于喇叭段的小端直径,密封球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将喇叭段封死,当套压大于压力弹簧的弹力和回油管线中的压力和时,密封球被推开,从而进行套气的排放,当套压降低到不足以推开密封球时,密封球重新将喇叭段封死,使集油管线中的油无法回流进高压皮管,避免高压皮管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气止回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开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气止回装置。
技术介绍
油井在工作的时候,油管和套管位于油井内,套管套接在油管外。在开采过程中,油井底部从原油中会析出气体,有一部分气体会进入到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该部分气体被称为套气,套气在套管内形成的压力称为套压。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套压过大会影响生产,因此需要适时放出套气以降低套压。目前套气的排放通常是将一高压皮管的首端连接在采气树上的套压闸处,再将高压皮管的尾端连接至集油管线放压闸门排放套气。但是随着套气的排放,套压会逐渐降低,当套压低于集油管线中的压力时,集油管线中的油会回流到高压皮管而将高压皮管堵塞,从而导致套气无法继续排放,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集油管线会被堵塞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气止回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气止回装置,所述放气止回装置包括压力弹簧、密封球、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具有一段沿轴向内径逐渐缩小的喇叭段,且所述喇叭段的大端朝向所述第二排气管,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排气管内,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球连接,所述密封球位于所述压力弹簧和所述喇叭段之间,所述密封球的直径小于所述喇叭段的大端直径且大于所述喇叭段的小端直径。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气管的远离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排气管的远离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气管的远离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接的一端的内径,所述压力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相连的一端内。可选地,所述压力弹簧的外径与所述喇叭段的大端直径相同。可选地,所述压力弹簧的与所述密封球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压力弹簧的径向向内延伸的径向支撑杆,所述径向支撑杆上设置有轴向支撑杆,所述轴向支撑杆沿所述压力弹簧的轴线向所述压力弹簧的外部延伸,所述密封球同轴设置在所述轴向支撑杆上。可选地,所述密封球与所述轴向支撑杆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密封球(40)与所述轴向支撑杆(302)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密封球插设在所述轴向支撑杆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壁、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壁、所述压力弹簧的表面和所述密封球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防腐镀层。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第二排气管之间夹设有密封垫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在使用时将第一排气管的远离第二排气管的一端与高压皮管的尾端连接,由于第二排气管内设置有压力弹簧,第一排气管内具有一喇叭段,在压力弹簧和喇叭段之间设置有密封球,密封球的直径小于喇叭段的大端直径且大于喇叭段的小端直径,密封球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将喇叭段封死,当套压大于压力弹簧的弹力和回油管线中的压力和时,密封球被推开,从而进行套气的排放,当套压降低到不足以推开密封球时,密封球重新将喇叭段封死,从而使集油管线中的油无法回流进高压皮管,避免了高压皮管的堵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气止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气止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放气止回装置包括压力弹簧30、密封球40、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20。第一排气管10具有一段沿轴向内径逐渐缩小的喇叭段101,且喇叭段101的大端(即喇叭段101的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第二排气管20。压力弹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排气管20内,压力弹簧30的另一端与密封球40连接。密封球40位于压力弹簧30和喇叭段101之间,密封球40的直径小于喇叭段101的大端直径且大于喇叭段101的小端直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通过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在使用时将第一排气管的远离第二排气管的一端与高压皮管的尾端连接,由于第二排气管内设置有压力弹簧,第一排气管内具有一喇叭段,在压力弹簧和喇叭段之间设置有密封球,密封球的直径小于喇叭段的大端直径且大于喇叭段的小端直径,密封球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将喇叭段封死,当套压大于压力弹簧的弹力和回油管线中的压力和时,密封球被推开,从而进行套气的排放,当套压降低到不足以推开密封球时,密封球重新将喇叭段封死,从而使集油管线中的油无法回流进高压皮管,避免了高压皮管的堵塞。可选地,第一排气管10、第二排气管20、压力弹簧30和密封球40均可以为不锈钢结构件。由于套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锈钢结构件比较抗腐蚀,可以延长放气止回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现时,第一排气管10的内壁、第二排气管20的内壁、压力弹簧30的表面和密封球40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有防腐镀层。通过设置防腐镀层可以进一步提高放气止回装置的抗腐蚀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第一排气管10的远离第二排气管20的一端和第二排气管20的远离第一排气管10的一端可以分别设置有螺纹,这样可以方便将放气止回装置与高压皮管和集油管线连接。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20之间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如图1所示,第二排气管2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该外螺纹可以插入到第一排气管10的一端中,与设置在第一排气管10内的内螺纹连接。可选地,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20之间可以夹设有密封垫环50。通过设置密封垫换50以提高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20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套气泄漏的可能。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排气管10的用于与第二排气管20连接的部分的内径可以大于喇叭段101的大端直径,这样使得第一排气管10内形成一个环形的台阶103,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20在连接时,第二排气管20的端面可以与该台阶103形成密封。可选地,台阶103处可以设置密封垫环60,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密封垫环50和密封垫环60均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垫环。如图1所示,第二排气管20的远离第一排气管10的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排气管20的与第一排气管10连接的一端的内径,压力弹簧30设置在第二排气管20的与第一排气管10相连的一端内。由于第二排气管20两端的内径不同,使得第二排气管20内形成有一台阶202,这样压力弹簧30的一端可以抵靠在该台阶202上,方便压力弹簧30的安装。可选地,压力弹簧30的外径可以与喇叭段101的大端直径相同。这样在压力弹簧30的伸缩过程中,压力弹簧30可以与第一排气管10的内壁接触而避免发生歪曲,防止密封球40在开启后与第一排气管10的内壁摩擦。此外,压力弹簧30的外径可以与第二排气管20的内径较大的一端的内径相同,这样压力弹簧30在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气止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止回装置包括压力弹簧(30)、密封球(40)、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20),所述第一排气管(10)具有一段沿轴向内径逐渐缩小的喇叭段(101),且所述喇叭段(101)的大端朝向所述第二排气管(20),所述压力弹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排气管(20)内,所述压力弹簧(30)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球(40)连接,所述密封球(40)位于所述压力弹簧(30)和所述喇叭段(101)之间,所述密封球(40)的直径小于所述喇叭段(101)的大端直径且大于所述喇叭段(101)的小端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气止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止回装置包括压力弹簧(30)、密封球(40)、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排气管(10)和第二排气管(20),所述第一排气管(10)具有一段沿轴向内径逐渐缩小的喇叭段(101),且所述喇叭段(101)的大端朝向所述第二排气管(20),所述压力弹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排气管(20)内,所述压力弹簧(30)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球(40)连接,所述密封球(40)位于所述压力弹簧(30)和所述喇叭段(101)之间,所述密封球(40)的直径小于所述喇叭段(101)的大端直径且大于所述喇叭段(101)的小端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止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远离所述第二排气管(2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排气管(20)的远离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止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20)的远离所述第一排气管(10)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气管(20)的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0)连接的一端的内径,所述压力弹簧(30)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20)的与所述第一排气管(10)相连的一端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止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胜军董艳俊郭丽娜王云鹏董彦青解晓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