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包括螺杆、定板、动板和螺母,所述定板和动板彼此平行,所述螺杆的轴线垂直于定板,螺杆的一端与定板连接,螺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动板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母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臂和螺栓,所述延长臂的一端与螺母的侧壁连接,所述螺栓与延长臂远离螺母的一端螺纹连接,且螺栓的轴线平行于螺杆的轴线,螺栓的杆部末端朝向动板。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装饰条夹持在家具上,无需人一直摁在装饰条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黏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具的外观也越来越重视,现有木质家具大多外形不美观,档次不高,特别是与人体发生磨擦的部位容易产生磨损,导致油漆被磨掉,更加影响了木质家具的美观。在家具特殊部位安装装饰条,能显著提升木质家具的档次,使外形更显美观。目前的装饰条在对家具进行装饰时,主要通过胶水粘贴在家具的表面,由于装饰条具有一定重量,其黏贴在家具表面时,需要用力将其摁住,直至胶水变干,否则装饰条会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解决装饰条黏贴在家具表面时,需要用力将其摁住,直至胶水变干的问题。因此本技术设计出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当装饰条黏贴在家具表面使用,用本技术设计出的夹持装置将装饰条夹持在家具上,直至胶水干透,再将夹持装置取下,从而无需人一直摁在装饰条上。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包括螺杆、定板、动板和螺母,所述定板和动板彼此平行,所述螺杆的轴线垂直于定板,螺杆的一端与定板连接,螺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动板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母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臂和螺栓,所述延长臂的一端与螺母的侧壁连接,所述螺栓与延长臂远离螺母的一端螺纹连接,且螺栓的轴线平行于螺杆的轴线,螺栓的杆部末端朝向动板。黏贴装饰条时,先将装饰条通过黏胶粘在家具表面,接着将家具以及装饰条置于定板和动板之间,且使顶板上靠近动板的一侧与家具侧壁接触,接着移动动板,以使动板与装饰条上远离家具的一侧接触,接着旋转螺母,使螺母向动板移动,直至螺母压紧在动板上,最后将螺栓与延长臂螺纹连接,直至螺栓的杆部末端压紧在动板上。通过本技术,将装饰条夹持在家具上,无需人一直摁在装饰条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黏胶质量。并且,由于动板上与螺母接触的部位受到的来自螺母的压力最大,其上远离螺母的部位受到的压力最小,从而会导致动板对装饰条的施压不均匀,因此设置施压组件,以使动板上不与螺母接触的部位能通过施压组件获得压力增加,继而增加动板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使装饰条能获得的来自动板的压力更加均匀,继而使装饰条与家具之间的间隙均匀,不会出现受压小而导致间隙过大的情况。进一步地,还包括螺钉,所述螺杆上靠近定板的一端活动贯穿定板后位于螺钉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的轴线垂直于螺杆的轴线。螺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与螺纹孔配合以实现螺杆与螺钉之间的螺纹连接。螺钉的设置,不仅对定板起到限位作用,并且在拆卸或者更换定板、动板时,松卸螺钉,再从螺杆上与螺钉配合的一端退下定板和动板即可。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杆上位于动板远离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U形,其末端均与螺杆的侧壁连接。把手的设置便于拿持螺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将装饰条夹持在家具上,无需人一直摁在装饰条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黏胶质量;2、本技术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设置施压组件,以使动板上不与螺母接触的部位能通过施压组件获得压力增加,继而增加动板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使装饰条能获得的来自动板的压力更加均匀,继而使装饰条与家具之间的间隙均匀,不会出现受压小而导致间隙过大的情况;3、本技术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螺钉的设置,不仅对定板起到限位作用,并且在拆卸或者更换定板、动板时,松卸螺钉,再从螺杆上与螺钉配合的一端退下定板和动板即可。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螺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螺杆,2-定板,3-动板,4-螺母,5-延长臂,6-螺栓,7-螺钉,8-橡胶套,9-橡胶垫,1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包括螺杆1、定板2、动板3和螺母4,所述定板2和动板3彼此平行,所述螺杆1的轴线垂直于定板2,螺杆1的一端与定板2连接,螺杆1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动板3后与螺母4螺纹连接,在螺母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臂5和螺栓6,所述延长臂5的一端与螺母4的侧壁连接,所述螺栓6与延长臂5远离螺母4的一端螺纹连接,且螺栓6的轴线平行于螺杆1的轴线,螺栓6的杆部末端朝向动板3。黏贴装饰条时,先将装饰条通过黏胶粘在家具表面,接着将家具以及装饰条置于定板2和动板3之间,且使顶板2上靠近动板3的一侧与家具侧壁接触,接着移动动板3,以使动板3与装饰条上远离家具的一侧接触,接着旋转螺母4,使螺母4向动板3移动,直至螺母4压紧在动板3上,最后将螺栓6与延长臂5螺纹连接,直至螺栓6的杆部末端压紧在动板3上。通过本技术,将装饰条夹持在家具上,无需人一直摁在装饰条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黏胶质量。并且,由于动板3上与螺母4接触的部位受到的来自螺母4的压力最大,其上远离螺母4的部位受到的压力最小,从而会导致动板3对装饰条的施压不均匀,因此设置施压组件,以使动板3上不与螺母4接触的部位能通过施压组件获得压力增加,继而增加动板3受力的均匀性,从而使装饰条能获得的来自动板3的压力更加均匀,继而使装饰条与家具之间的间隙均匀,不会出现受压小而导致间隙过大的情况。设置若干个施压组件,是便于在使用时,选择合适位置的延长臂5来进行对应的螺栓6的安装,同一时刻可以仅安装上部分螺栓6。实施例2本技术还包括定位螺钉7,所述螺杆1上靠近定板2的一端活动贯穿定板2后位于螺钉7螺纹连接,所述螺钉7的轴线垂直于螺杆1的轴线。螺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与螺纹孔配合以实现螺杆1与螺钉7之间的螺纹连接。螺钉7的设置,不仅对定板起到限位作用,并且在拆卸或者更换定板2、动板3时,松卸螺钉,再从螺杆上与螺钉配合的一端退下定板2和动板3即可。实施例3旋紧螺钉7,螺钉7的头部位于定板2顶端的上方,在螺钉7上位于自身头部和螺杆1之间的杆体上套设有弹性橡胶套8。橡胶套8的设置,以使本技术处于工作状态时,定板2与螺钉7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实施例4在所述螺栓6的杆部末端设置有弹性橡胶垫9。实施例5如图3所示,所述施压组件有三个,并沿螺母4的轴线中心对称。实施例6在所述螺杆1上位于动板3远离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为U形,其末端均与螺杆1的侧壁连接。把手10的设置便于拿持螺杆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定板(2)、动板(3)和螺母(4),所述定板(2)和动板(3)彼此平行,所述螺杆(1)的轴线垂直于定板(2),螺杆(1)的一端与定板(2)连接,螺杆(1)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动板(3)后与螺母(4)螺纹连接,在螺母(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臂(5)和螺栓(6),所述延长臂(5)的一端与螺母(4)的侧壁连接,所述螺栓(6)与延长臂(5)远离螺母(4)的一端螺纹连接,且螺栓(6)的轴线平行于螺杆(1)的轴线,螺栓(6)的杆部末端朝向动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定板(2)、动板(3)和螺母(4),所述定板(2)和动板(3)彼此平行,所述螺杆(1)的轴线垂直于定板(2),螺杆(1)的一端与定板(2)连接,螺杆(1)的另一端活动贯穿动板(3)后与螺母(4)螺纹连接,在螺母(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施压组件,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延长臂(5)和螺栓(6),所述延长臂(5)的一端与螺母(4)的侧壁连接,所述螺栓(6)与延长臂(5)远离螺母(4)的一端螺纹连接,且螺栓(6)的轴线平行于螺杆(1)的轴线,螺栓(6)的杆部末端朝向动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装饰条固定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7),所述螺杆(1)上靠近定板(2)的一端活动贯穿定板(2)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艾依家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