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41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包括第一T型钢、第二T型钢、第三T型钢、第一T板、第一斜拉板、第二斜拉板、三角孔、第三T板卡槽、第二T板卡槽、大螺栓孔、小螺栓孔、第二T板、连接板、第三T板、小螺栓、第一T板卡槽和大螺栓,第一T型钢的中部设有第一T板,第一T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斜拉板,第一T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斜拉板,第一斜拉板和第二斜拉板上均设有若干个三角孔,第一T型钢的一侧设有第三T板卡槽,第一T型钢的另一侧设有第二T板卡槽。该异形柱采用三个T型钢相互组装连接,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异形柱,稳定性能好,结构牢固,支撑力强,组装简单方便,给人们带来便捷,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异形柱,具体涉及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技术介绍
异形柱是异形截面柱的简称。这里所谓“异形截面”,是指柱截面的几何形状与常用普通的矩形截面相异而言。异形柱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形,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异形柱由于多肢的存在,其剪力中心与截面形心往往不重合,在受力状态下,各肢产生翘曲正应力和剪应力。由于剪应力,使柱肢混凝土先于普通矩形柱出现裂缝,即产生腹剪裂缝,导致异形柱脆性明显,使异形柱的变形能力比普通矩形柱降低。现有的异形柱结构的稳定性能差,组装速度慢,而且不具有高强的支撑力度,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包括第一T型钢、第二T型钢、第三T型钢、第一T板、第一斜拉板、第二斜拉板、三角孔、第三T板卡槽、第二T板卡槽、大螺栓孔、小螺栓孔、第二T板、连接板、第三T板、小螺栓、第一T板卡槽和大螺栓,所述第一T型钢的中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包括第一T型钢(1)、第二T型钢(2)、第三T型钢(3)、第一T板(4)、第一斜拉板(5)、第二斜拉板(6)、三角孔(7)、第三T板卡槽(8)、第二T板卡槽(9)、大螺栓孔(10)、小螺栓孔(11)、第二T板(12)、连接板(13)、第三T板(14)、小螺栓(15)、第一T板卡槽(16)和大螺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钢(1)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T板(4),所述第一T板(4)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斜拉板(5),所述第一T板(4)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斜拉板(6),所述第一斜拉板(5)和所述第二斜拉板(6)上均设有若干个所述三角孔(7),所述第一T型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形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包括第一T型钢(1)、第二T型钢(2)、第三T型钢(3)、第一T板(4)、第一斜拉板(5)、第二斜拉板(6)、三角孔(7)、第三T板卡槽(8)、第二T板卡槽(9)、大螺栓孔(10)、小螺栓孔(11)、第二T板(12)、连接板(13)、第三T板(14)、小螺栓(15)、第一T板卡槽(16)和大螺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钢(1)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T板(4),所述第一T板(4)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斜拉板(5),所述第一T板(4)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斜拉板(6),所述第一斜拉板(5)和所述第二斜拉板(6)上均设有若干个所述三角孔(7),所述第一T型钢(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T板卡槽(8),所述第一T型钢(1)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二T板卡槽(9),所述第一T板(4)的顶端设有所述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一T板卡槽(16),所述连接板(13)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T型钢(2),所述连接板(13)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三T型钢(3),所述第二T型钢(2)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三T板(14),所述第三T型钢(3)的底端设有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葛鸿鹏贺震薛建阳刘义曾凡生侯文龙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