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春跃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40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屋顶,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顶与外顶,外顶包括中部顶板、侧部顶板与外顶调节件;侧部顶板转动连接于中部顶板两侧,通过外顶调节件与中部顶板相安装;外顶调节件包括连接杆、限位杆、调节板;连接杆以及限位杆分别安装于中部顶板与侧部顶板转动连接处两端;调节板呈“U”型长条板状,开口两端分别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将限位杆限制于其中,限位孔一端至连接杆的距离小于限位孔另一端至连接杆的距离;内顶插接安装于外顶内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针对各式装配式建筑进行屋顶安装,适用性强,并且结构新颖、使用安装便捷、安装完成后具有优秀的稳定性;适合于广泛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屋顶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顶。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如装配式集装箱房屋等,虽然装配式建筑在搬运以及组装效率上与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其与传统建筑相比,其顶部最为脆弱,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相对于传动建筑墙体来说,支持稳固性稍差,因此一旦装配式建筑内的面积较大时,其无法使用一整块屋顶进行覆盖。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易于安装的装配式屋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屋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屋顶,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顶以及外顶,外顶包括中部顶板、侧部顶板以及外顶调节件;侧部顶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中部顶板的两侧,并通过外顶调节件与中部顶板相安装;外顶调节件包括连接杆、限位杆以及调节板;连接杆以及限位杆分别安装于中部顶板与侧部顶板转动连接处两端,并且分别沿中部顶板以及侧部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板呈“U”型长条板状,其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转动连接,两侧在与限位杆相对应处对称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呈弧形孔,将限位杆限制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屋顶,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顶(1)以及外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顶包括中部顶板(2)、侧部顶板(3)以及外顶调节件;所述侧部顶板(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中部顶板(2)的两侧,并通过外顶调节件与中部顶板(2)相安装;所述外顶调节件包括连接杆(4)、限位杆(5)以及调节板(6);所述连接杆(4)以及限位杆(5)分别安装于中部顶板(2)与侧部顶板(3)转动连接处两端,并且分别沿中部顶板(2)以及侧部顶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板(6)呈“U”型长条板状,其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4)转动连接,两侧在与限位杆(5)相对应处对称设有限位孔(7);所述限位孔(7)呈弧形孔,将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屋顶,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顶(1)以及外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顶包括中部顶板(2)、侧部顶板(3)以及外顶调节件;所述侧部顶板(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于中部顶板(2)的两侧,并通过外顶调节件与中部顶板(2)相安装;所述外顶调节件包括连接杆(4)、限位杆(5)以及调节板(6);所述连接杆(4)以及限位杆(5)分别安装于中部顶板(2)与侧部顶板(3)转动连接处两端,并且分别沿中部顶板(2)以及侧部顶板(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板(6)呈“U”型长条板状,其开口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4)转动连接,两侧在与限位杆(5)相对应处对称设有限位孔(7);所述限位孔(7)呈弧形孔,将限位杆(5)限制于其中,并且限位孔(7)一端至连接杆(4)的距离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跃侯晓成刘军殷许鹏姬中凯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马春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