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念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板的支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40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中用的模板的支柱结构,由若干个角材支柱、第一、二柱体、定位器、定位承座和脚垫组构成,其特征在于角材支柱上有定位孔,定位器的钩钉插于定位孔中,定位承座盖于角材支柱的顶端,第一柱体置于上承座,第二柱体垒置于第一柱体上,模板置于第二柱体上,脚垫组由相配的上楔块和下楔块组成,其优点是调整模板真水平简便省力,搭建和折卸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的支柱结构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施工中灌浆模板的支柱结构。一般如造桥、造屋建筑工地,其模板的搭建皆由数根支撑桩支撑其模板,由于施工现场并非一定的平坦,有凹陷或凸起,故一般建筑业者均用普通的脚垫垫于支撑桩底端调整,使模板达到理想的真平面。但是普通脚垫是在现场单个配制的,搭建与拆卸均费时费料,所用的脚垫也难以重复利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模板支柱结构,可以方便地搭建与拆卸模板,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模板的支柱结构,包括若干个角材支柱、若干个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若干个定位器、若干个定位承座和若干个脚垫组,其特征在于:各角材支柱缘边设有等距离的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器的钩钉插于定位孔中连接各个角材支柱;各个定位承座下缘呈盒盖状并盖于各角材支柱的顶端;各定位承座的上缘边设有护边而形成上承座,各第一柱体的两端置于上承座内;各第二柱体的两端分别交叉垒置于第一柱体的两端;模板垒置于各第二柱体上;各角材支柱的底端均抵置于一脚垫组上,每一脚垫组由相配的上楔块和下楔块组成。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双头钩钉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剪刀型四头钩钉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脚垫实施状态图。图5是图1中定位承座的立体图。参阅图1至图5,一种建筑模板的支柱结构,主要包括若干个角材支柱10,若干支第一柱体107及第二柱体107a,若干个定位器20,若干个定位承座25和若干个脚垫组30。各角材支柱11呈方形柱状体,且长度均为等长,一般可用木材、塑胶等材质制成,各角材支柱10的缘边,由上向下等距离设定若干个定位孔105,定位器20的钩钉20c插于定位孔105中连接各个角材支柱10成一个整体;若干个定位承座25的下缘呈盒盖状并盖于各角材支柱10的顶端,各定位承座25上缘边的两侧各设一护边251而形成上承座252,各第一柱体107的两端置于上承座252内;各第二柱体107a两端分别交叉垒置于各第一柱体107两端,如此形成一个模板40的支柱结构,模板40被支撑在第二柱体107a上。各角材支柱10的底端均抵置于一脚垫组30上,每一脚垫组30由相配的上楔块或称第一脚垫301和下楔块或称第二脚垫302所构成;第一脚垫301下缘及第二脚垫302上缘彼此对应削为第一斜面301a及第二斜面302a,第一脚垫301上缘顶抵于角材支柱10,第一斜面301a与第二脚垫302的第二斜面302a之间可以相对移动而推上或下滑,调整角材支柱10的高度。各定位器20可以是双头钩钉20a,也可以是由两个双头钩钉交叉连成一体的剪刀型四头钩钉20b,以适应相邻两角材支柱10间的不等距离及等距离连接,各钩钉20c是插设于定位孔105内的。上述建筑模板的支柱结构是按下列操作流程使用的:1、先行将各脚垫置放于施工地面上;2、将各角材支柱的底端置于脚垫组的第一脚垫的上缘;3、将各定位器的钩头插设于各角材支柱的定位孔,调整各脚垫组使各角材支柱的高度相同;-->4、将各定位承座的下缘套盖于各角材支柱的顶端;5、各第一柱体的两端置入各上承座内;6、各第二柱体的两端以水平方向垒置于各第一柱体的两端并使之呈十字交叉状;7、将模板均匀垒置于第二柱体上缘;8、检视模板表面是否达到真平面,并视需要调整各第二脚垫即下楔块,使角材支柱所支撑的模板达到真平面;9、在模板上灌注水泥浆;10、水泥固化后,将各脚垫组、角材支柱、定位承座、第一及第二柱体拆除,可先行以铁锤敲打第二脚垫而使其退出第一脚垫,而后将第一脚垫、角材支柱、最后将第一、第二柱体、定位承座及模板拆除。使用本实和新型相对于使用传统模具相比,有诸多优点:首先,因搭建本技术的组合式支柱结构所需的模具比搭建传统的模板支撑结构所需的工具在体积上、面积上均要轻便,可大幅度减少搬运的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只需把第二脚垫即下楔块推入或抽离,便可调整模板使之达到真平面,作业简便、省时、省力;最后,水泥固化后,拆除模板的操作仅需先将第二脚垫缓缓抽离,断可轻易地将角材支柱、第一、二柱体及模板拆卸,既省力又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板的支柱结构,包括若干个角材支柱、若干个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若干个定位器、若干个定位承座和若干个脚垫组,其特征在于:各角材支柱缘边设有等距离的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器的钩钉插于定位孔中连接各个角材支柱;各个定位承座下缘呈盒盖状并盖于各角材支柱的顶端;各定位承座的上缘边设有护边而形成上承座,各第一柱体的两端置于上承座内;各第二柱体的两端分别交叉垒置于第一柱体的两端;模板垒置于各第二柱体上;各角材支柱的底端均抵置于一脚垫组上,每一脚垫组由相配的上楔块和下楔块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的支柱结构,包括若干个角材支柱、若干个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若干个定位器、若干个定位承座和若干个脚垫组,其特征在于:各角材支柱缘边设有等距离的若干个定位孔,定位器的钩钉插于定位孔中连接各个角材支柱;各个定位承座下缘呈盒盖状并盖于各角材支柱的顶端;各定位承座的上缘边设有护边而形成上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念宏
申请(专利权)人:赖念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