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381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包括蓄水管,所述蓄水管的进口端设置有与下水器连接的连接接头一,所述蓄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一体成型呈S形,所述蓄水管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接头二连接,所述排水管为可随意折弯的波纹管。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蓄水管的前半段具有一定的储水功能,能形成水封,可防止下水管内的臭气排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及生活环境;当废水流道蓄水管的后半段可直接从排水管流出,不会在蓄水管的后半段与排水管的连接处产生水压,保证了蓄水管与排水管的连接处的密封性,防臭、防漏效果好;排水管采用波纹管可以随意折弯,满足下水管的墙排和地排的连接方式,通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
本技术涉及水道配件
,特别涉及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
技术介绍
在卫生间的面盆或厨房的水槽的下水器上都连接有排水管。由于水管长期使用,管道内会聚集臭味,使臭味沿着管道排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影响生活环境。为了解决臭味的问题,人们研发了防臭的排水管。一般是通过水封的效果,防止臭味进入室内。目前,排水管的连接方式包括有墙排及地排。墙排是将水管接入墙壁内的下水管,地排是将水管接入地上的下水管,两个方向不同,普通的直的排水管无法实现通用,导致在接不同的地方需要配备不同的下水管,通用性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960961U公开了一种防臭排水管,包括U形管,U形管的进口端设置有与下水器连接的连接接头,在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U形管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与U形管内腔联通,开口上设置有堵头。U形管具有一定的储水功能,能形成水封,可防止下水管内的臭气排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及生活环境。但是由于排水管都是通过转接头和U形管的出口管连接,而转接头则是通过螺母与U形管连接的,由于U形管内形成有水封,会在螺母的连接处产生水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为零件变形、螺母松动等问题会造成连接处漏水的问题,连同臭气一起排入室内,造成室内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防臭、防漏效果好的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包括蓄水管,所述蓄水管的进口端设置有与下水器连接的连接接头一,所述蓄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一体成型呈S形,所述蓄水管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接头二连接,所述排水管为可随意折弯的波纹管。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蓄水管的前半段具有一定的储水功能,能形成水封,可防止下水管内的臭气排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及生活环境;当废水流道蓄水管的后半段可直接从排水管流出,不会在蓄水管的后半段与排水管的连接处产生水压,保证了蓄水管与排水管的连接处的密封性,防臭、防漏效果好;排水管采用波纹管可以随意折弯,满足下水管的墙排和地排的连接方式,通用性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蓄水管的进口端于连接接头一内侧设有密封圈一,所述蓄水管的出口端于连接接头二内侧设有密封圈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了蓄水管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密封性,防臭、防漏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蓄水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内圈开设有与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配合的内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安装时,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与蓄水管的安装配合更加方便,并且密封圈一与密封圈二与蓄水管之间的配合随着连接接头一和连接接头二的固定也越来越紧密,提高了蓄水管两端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提高防臭、防漏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蓄水管的底部设有与蓄水管内腔联通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底盖。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底盖的设置用来清理沉积在蓄水管底部的垃圾,防止堵塞,影响排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套装有与下水管连接的防臭塞。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臭赛可以将排水管与下水管之间的缝隙堵住,避免臭气、虫子从排水管与下水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环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排水管外套装有外罩,所述外罩罩设在防臭塞外。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外罩能将排水管与下水管之间的连接处罩起来,起到美观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均为直管,所述排水管的大外径大于直管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排水管结构简单,两头可以通用,当外罩套装在直管上时,排水管的外径还能对外罩进行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蓄水管一体成型呈S形,蓄水管的前半段具有一定的储水功能,能形成水封,可防止下水管内的臭气排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及生活环境;当废水流道蓄水管的后半段可直接从排水管流出,不会在蓄水管的后半段与排水管的连接处产生水压,保证了蓄水管与排水管的连接处的密封性,防臭、防漏效果好;排水管采用波纹管可以随意折弯,满足下水管的墙排和地排的连接方式,通用性好;蓄水管的进口端于连接接头一内侧设有密封圈一,蓄水管的出口端于连接接头二内侧设有密封圈二,提高了蓄水管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密封性,防臭、防漏效果好;蓄水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内圈开设有与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配合的内倒角,在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安装时,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与蓄水管的安装配合更加方便,并且密封圈一与密封圈二与蓄水管之间的配合随着连接接头一和连接接头二的固定也越来越紧密,提高了蓄水管两端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提高防臭、防漏效果;排水管的两端均为直管,排水管的大外径大于直管外径,排水管结构简单,两头可以通用,当外罩套装在直管上时,排水的外径还能对外罩进行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的分解图;图2为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的地排安装示意图;图3为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的墙排安装示意图。图中,1、蓄水管;2、连接接头一;3、排水管;4、连接接头二;5、密封圈一;6、密封圈二;、7、圆柱体;8、底盖;9、防臭塞;10、外罩;11、直管;12、内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包括一体成型呈S形的蓄水管1,蓄水管1的进口端设置有与下水器连接的连接接头一2,连接接头一2为螺母,蓄水管1的出口端通过连接接头二4连接有排水管3,连接接头二4也是螺母,排水管3为可随意折弯的波纹管,排水管3的两端均为直管11,排水管3的大外径大于直管11的外径。在蓄水管1的进口端位于连接接头一2的内侧设有密封圈一5,连接接头一2上设有一圈用来压紧密封圈一5的凸缘,蓄水管1的出口端位于连接接头二4的内侧设有密封圈二6,连接接头二4上设有一圈用来压紧密封圈二6的凸缘。蓄水管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内圈上分别开设有与密封圈一5和密封圈二6配合的内倒角12,密封圈一5和密封圈二6上相对内倒角12的端面也为倒角斜面。在蓄水管1的底部设有与蓄水管1内腔联通的中空圆柱体7,在圆柱体7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底盖将其封堵,在底盖7的内底嵌入卡接有与圆柱体7的底平面抵接的内置密封圈,防止漏水。底盖7的设置用来清理沉积在蓄水管1底部的垃圾,防止堵塞,影响排水。在排水管3出口端的直管11上从内到外套装外罩10和有用来与下水管连接的防臭塞9,外罩10罩设在防臭塞9外,外罩12中孔的内壁上周向均布有三条凸条,凸条能用来增加外罩10与直管11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在实际使用时,蓄水管1的进口端通过连接接头一2和密封圈一5与面盆或水槽等的下水器连接;排水管3进口端的直管11插入蓄水管1的出口端,并通过连接接头二4和密封圈二6固定连接;最后在排水管3出口端的直管11上依次套装上外罩10及防臭塞9,将排水管3出口端的直管11插入下水管,将防臭塞9塞入直管11与下水管之间的缝隙,外罩10罩在直管11与下水管的连接处即可。参见图2和图3,如果下水管是地排下水管,则将排水管3直接连接,如果下水管是墙排下水管,则将排水管3折弯后再进行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包括蓄水管(1),所述蓄水管(1)的进口端设置有与下水器连接的连接接头一(2),所述蓄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1)一体成型呈S形,所述蓄水管(1)与排水管(3)之间通过连接接头二(4)连接,所述排水管(3)为可随意折弯的波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包括蓄水管(1),所述蓄水管(1)的进口端设置有与下水器连接的连接接头一(2),所述蓄水管(1)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1)一体成型呈S形,所述蓄水管(1)与排水管(3)之间通过连接接头二(4)连接,所述排水管(3)为可随意折弯的波纹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1)的进口端于连接接头一(2)内侧设有密封圈一(5),所述蓄水管(1)的出口端于连接接头二(4)内侧设有密封圈二(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型水隔离易拆洗下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内圈开设有与密封圈一(5)和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金东
申请(专利权)人:磐安县锐泉塑料制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