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长青专利>正文

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87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6:04
本专利属于饮料瓶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与饮料瓶瓶颈连接,下盖外壁设有与上盖外壁内侧相匹配的螺纹,上盖通过该螺纹置于下盖上,上盖内壁与上盖顶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一,下盖内壁与下盖底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二,上盖内壁与下盖内壁设有可相对移动、可相吻合的通孔,中空旋转储料桶一与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构成储料的密闭空间;下盖底部设有四个通孔。可人为的控制固体饮料与液体的接触,在饮用饮料时,使通孔相吻合,固体饮料和液体混合成饮料。

Instant Bottles for Black Wolfberry Drinks

The patent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everage bottles,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ready-to-drink bottles for black wolfberry drinks,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caps,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leneck of beverage bottles. The outer wall of the lower cap is provided with threads matching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cap. The upper cap is placed on the lower cap through the threads.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cap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cap constitute a hollow rotary storage bucke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cap and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cap constitute hollow The inner wall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cover are provided with relatively movable and anastomotic holes. The hollow rotary storage barrel 1 and the hollow rotary storage barrel 2 constitute the sealed space of the storage material, and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four holes. The contact between solid beverage and liquid can be controlled artificially. When drinking beverage, the through holes are matched. Solid beverage and liquid are mixed into beve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
本技术涉及饮料瓶领域,具体提供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料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多为混合型饮料,其往往仅通过普通瓶盖的防盗条密封,密封不完全,瓶中含有一些营养物质很容易滋生细菌而变质。所以很多厂家在饮料中添加了防腐剂,虽然能在短期内保障产品不变质,但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饮料品种繁多,但每瓶仅仅是一种口味,要变化口味只能携带多瓶饮料。如果能够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延长保质期,又能使饮料增加口味,将更加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饮料瓶瓶盖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为201310311618.5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如下方案:上盖内壁连接中空的旋转储料腔,旋转储料腔底部设有顶针,下盖内具有与上盖内贯通并供旋转储料腔滑动和转动的储料通道,储料通道底部粘有密封膜,密封膜与储料桶道和旋转储料腔之间构成存储固体饮料的腔体,上盖下方的下盖表面环设限位条,当拉开限位条旋转上盖时,旋转储料腔下移,使顶针划破密封膜。该专利文件中的设计使下盖的密封膜破损,不可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即配型饮料瓶具有再回收利用的价值。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饮料瓶瓶颈连接,所述下盖外壁设有与所述上盖外壁内侧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盖通过该螺纹置于所述下盖上,所述上盖内壁与上盖顶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一,所述下盖内壁与下盖底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一与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构成储存固体料的密闭空间。所述上盖内壁内侧设有与所述下盖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盖内壁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一,所述下盖内壁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一下边缘与所述上盖内壁下边缘的距离等于所述通孔二的下下边缘与所述下盖底部下边缘的距离,所述下盖底部设有四个通孔三,在所述通孔一的外侧、所述上盖外壁外表面设有记号线一,在所述通孔二的外侧、所述下盖外壁外表面设有记号线二,在所述下盖外壁、所述记号线二所在圆旋转九十度的位置设有记号线三。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是:所述即配型饮料瓶可按如下步骤使用:步骤一:向旋开所述上盖的方向旋转九十度,所述记号线一在所述记号线二的正上方,所述两个通孔一和所述两个通孔二分别对应在一起,所述下盖底部设有四个通孔三可实现瓶盖与瓶身的流通性,同时也满足了瓶盖的结构强度,所述储存固体料的密闭空间和所述饮料瓶的上部空间由就由旋转所形成的两个孔连通,使所述储存固体料的密闭空间内外的压力差为零,有利于液体和固体料的混合;步骤二:手持放平所述饮料瓶,并左右摇晃所述饮料瓶,饮料瓶中的液体使固体饮料与液体混合均匀;步骤三:旋开上盖,饮用掺和了固体饮料的液体饮料,同时也可以饮尽所述储存固体料的密闭空间内的残存饮料。当再次灌装液体时,旋开下盖。所述即配型饮料瓶的设计和所述使用步骤不会损坏任何部件,使饮料瓶按以上步骤使用没有破坏任何部件的再次使用性,所述即配型饮料瓶具有再回收利用的价值。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通孔二的下缘在所述下盖底面的上方。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旋紧时,所述记号线一在所述记号线三的上方,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二完全螺旋连接在所述空旋转储料桶一的内部。在所述下盖内壁的外侧、下盖底部上设有垫圈。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在填装完固体饮料和液体后未饮用时,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一和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所组成的密闭空间气密性好,防止液体浸润固体饮料。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下盖的底部与所述下盖内壁内侧弧形接触17,所述上盖顶部与所述上盖内壁内侧弧形连接。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计使所述下盖的底面与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二为面接触,可以避免固体饮料沉积在死角不易掉落。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下盖与所述饮料瓶瓶颈连接的外侧设有垫圈。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垫圈的设置使的下盖与饮料瓶瓶颈之间有缓冲,且起到密封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上盖与下盖的前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上盖与下盖的等轴图;图4是本实施例上盖与下盖的下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上盖与下盖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盖10、下盖20、记号线一11、通孔一12、上盖外壁13、上盖内壁14、上盖顶部15、中空旋转储料桶一16、弧形接触1717、记号线二21、记号线三22、通孔二23、下盖底部24、通孔三25、下盖内壁26、下盖外壁27、垫圈28、中空旋转储料桶二29、饮料瓶30、饮料瓶瓶颈31、垫圈32。实施例如图1所示,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包括上盖10、下盖20和饮料瓶30,下盖20与饮料瓶瓶颈31螺纹连接,下盖外壁27设有与上盖外壁13内侧相匹配的螺纹,上盖10通过该螺纹置于下盖20上,上盖内壁14与上盖顶部15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一16,下盖内壁26与下盖底部24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二29,中空旋转储料桶一16与中空旋转储料桶二29构成储料的密闭空间;上盖内壁14内侧设有与下盖内壁26相匹配的螺纹,上盖内壁26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一12,下盖内壁26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二23,通孔一12下边缘与上盖内壁14下边缘的距离等于通孔二23的下边缘与下盖底部27的距离,下盖底部24设有四个通孔三25,在通孔一12的外侧、上盖外壁13外表面设有记号线一11,在通孔二23的外侧、下盖外壁27外表面设有记号线二21,在下盖外壁27、记号线二21所在圆旋转九十度的位置设有记号线三22。通孔二23的下缘在下盖底面27的上方。饮料未出售时,记号线一11在记号线三22的上方,空旋转储料桶二29完全螺旋连接在空旋转储料桶一16的内部,在下盖内壁26的外侧、下盖底部24上设有垫圈28。这样的设计可人为控制固体饮料和液体的接触,在填装完固体饮料和液体后未饮用时,中空旋转储料桶一16和中空旋转储料桶二29所组成的密闭空间具备气密性,防止液体浸润固体饮料。下盖底部24与下盖内壁26内侧弧形接触17,上盖顶部15与上盖内壁14内侧弧形接触17。这样的设计使下盖底面27与下盖内壁26内侧为面接触,可以避免固体饮料沉积在死角不易掉落。下盖20与饮料瓶瓶颈31连接的外侧设有垫圈32。垫圈32的设置使的下盖20与饮料瓶瓶颈31之间有缓冲,且起到密封作用。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旋转上盖10,记号线一11在记号线二21的正上方:步骤二:放平饮料瓶,记号线一11朝向下方,并摇晃饮料瓶,使固体饮料与液体混合均匀;步骤三:旋开上盖或者下盖,饮用掺和了固体饮料的液体饮料。该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操作不损毁任何部件,饮料瓶经消毒杀菌可整体回收利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包括上盖、下盖和饮料瓶,所述下盖与饮料瓶瓶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外壁设有与所述上盖外壁内侧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盖通过该螺纹置于所述下盖上,所述上盖内壁与所述上盖顶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一,所述下盖内壁与下盖底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一与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构成储料的密闭空间;所述上盖内壁内侧设有与所述下盖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盖内壁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一,所述下盖内壁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一下边缘与所述上盖内壁下边缘的距离等于所述通孔二的下边缘与所述下盖底部下边缘的距离,所述下盖底部设有四个通孔三,在所述通孔一的外侧、所述上盖外壁外表面设有记号线一,在所述通孔二的外侧、所述下盖外壁外表面设有记号线二,在所述下盖外壁、所述记号线二所在圆旋转九十度的位置设有记号线三。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黑枸杞饮品的即饮瓶,包括上盖、下盖和饮料瓶,所述下盖与饮料瓶瓶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外壁设有与所述上盖外壁内侧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盖通过该螺纹置于所述下盖上,所述上盖内壁与所述上盖顶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一,所述下盖内壁与下盖底部构成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一与所述中空旋转储料桶二构成储料的密闭空间;所述上盖内壁内侧设有与所述下盖内壁相匹配的螺纹,所述上盖内壁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一,所述下盖内壁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一下边缘与所述上盖内壁下边缘的距离等于所述通孔二的下边缘与所述下盖底部下边缘的距离,所述下盖底部设有四个通孔三,在所述通孔一的外侧、所述上盖外壁外表面设有记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长青唐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胡长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