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98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型支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偏压单元、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电机以及感应模块,通过感应模块感应电子设备相对感应型支架的距离,以控制电机运行,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从而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再通过偏压单元提供的夹持力夹持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感应型支架方便智能,易于安装,能有效减少将电子设备安装至支架上的繁琐动作。

Inductive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ductive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lamping part, a second clamping part, a bias unit, a first sliding part, a second sliding part, a motor and an induction modul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the inductive bracket is induced by the induction module to control the motor operation,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liding parts are driven by the motor to drive the first clamp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art. The holders are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and then the electronic devices are clamped by the clamping force provided by the bias unit. The inductive bracke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intelligent and easy to install,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edious action of install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on th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型支架
本技术涉及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应型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震动,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无法安装固定。现有的车载手机支架安装不稳,有部分车载手机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的部分需要手动夹紧,这对于需要使用车载手机支架的用户来讲非常地不方便,而且在驾驶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注意力在手机的安装固定上会产生安全隐患,带来危险。而且,现有的车载支架一般结构较复杂,零件数目多,不利于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易于操作的感应型支架。一种感应型支架,所述感应型支架用于夹持一待夹持电子设备,所述感应型支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电机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对所述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小,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相互远离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感应式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以及偏压单元,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并可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并可在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滑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推动所述第一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推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偏压单元对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施加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偏压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面设有防滑垫以增加所述待夹持电子设备与所述感应型支架之间的摩擦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齿轮;所述第一滑动件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一齿部,所述第二滑动件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啮合使得所述齿轮的转动能够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的滑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运动方向平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板及由所述第一夹持板垂直延伸的第一连接件,第一滑动件通过推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板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夹持板及由所述第二夹持板垂直延伸的第二连接件,第二滑动件通过推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板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顶板及由所述顶板朝向所述下壳体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下壳体螺栓连接的第一螺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设有用于与所述下壳体螺栓连接的第二螺孔及用于避让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螺栓连接的避让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型支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输入端口,所述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以获取供所述电机转动做功的电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型支架包括用于给夹持于所述感应型支架上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磁性线圈,所述磁性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通过感应所述待夹持电子设备相对所述感应型支架的位置控制所述电机运行。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型支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偏压单元、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电机以及感应模块,通过感应模块感应电子设备相对感应型支架的距离,以控制电机运行,从而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远离,并通过偏压单元提供的夹持力夹持电子设备。本技术的感应型支架方便智能,易于安装,能有效减少将电子设备安装至支架上的繁琐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感应型支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感应型支架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感应型支架的截面图。图4为图1所示的感应型支架内部的部分元件组合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部分元件组合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感应型支架包括外壳、第一夹持部11以及第二夹持部12,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部分容置于外壳内并可相对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小,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更具体地,外壳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围合成外壳内的容置空间25。感应型支架包括容置于容置空间25内的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一滑动件33、第二滑动件34、电机35、电路板36以及磁性线圈38。第一支撑件31包括顶板311及由顶板311朝向下壳体22延伸的连接部313。顶板311背离连接部313的一面设有朝向上壳体21伸出的挡板315,挡板315分别设置于顶板311靠近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的两端。连接部313靠近下壳体22的一端设有用于第一连接件31与下壳体22螺栓连接的第一螺孔317。第二支撑件32设置于第一支撑件31和下壳体22之间,第二支撑件32设有用于与下壳体22螺栓连接的第二螺孔323及用于避让第一支撑件31与下壳体22之间螺栓连接的避让孔325。第一支撑件31与第二支撑件32之间形成供第一滑动件33滑动的第一滑轨部,并对第一滑动件33进行限位,防止第一滑动件33脱离第一滑轨部,使得第一滑动件33可在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之间并在与上壳体21的面板211平行的方向上滑动,面板211为上壳体21远离下壳体22的一面。下壳体22设有与第二支撑件32相配的滑轨211,第二支撑件32对应滑轨221连接于下壳体22上以形成供第二滑动件34滑动的第二滑轨部,并对第二滑动件34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滑动件34脱离第二滑轨部,使得第二滑动件34可在第二支撑件32和下壳体22之间并在与上壳体21的面板211平行的方向上滑动。应当理解是,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与下壳体22之间为螺栓连接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对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与下壳体2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电机35具有输出轴351,输出轴351的末端设有齿轮353。第二支撑件32套设有供电机35的输出轴351伸入的转动空间321,齿轮353可在转动空间321内转动。第一滑动件33设有与齿轮353啮合的第一齿部333,第二滑动件34设有与齿轮353啮合的第二齿部343,齿轮353设置于第一滑动件33和第二滑动件34之间,并同时与第一滑动件33和第二滑动件34啮合,通过电机35转动带动第一滑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型支架,所述感应型支架用于夹持一待夹持电子设备,所述感应型支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电机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对所述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小,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相互远离至所述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式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以及偏压单元,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并可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并可在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滑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推动所述第一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推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偏压单元对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施加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偏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型支架,所述感应型支架用于夹持一待夹持电子设备,所述感应型支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电机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对所述外壳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小,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相互远离至所述第二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式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以及偏压单元,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并可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并可在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下壳体之间滑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推动所述第一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推动所述第二夹持部由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偏压单元对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施加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的偏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面设有防滑垫以增加所述待夹持电子设备与所述感应型支架之间的摩擦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齿轮;所述第一滑动件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一齿部,所述第二滑动件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啮合使得所述齿轮的转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石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旭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