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781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具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支架,一张拉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张拉固定支架包括一固定板,一张拉导向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该张拉导向板上设有两导向长槽,该导向板的一端与一张拉支撑板相垂直地固定连接,该张拉支撑板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且该张拉支撑板的两侧相对设有加强肋;所述每一固定支架上均设有一张拉千斤顶,该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张拉支撑板的一侧,一张拉螺杆一端与千斤顶相连接,另一端贯穿该张拉支撑板与张拉连接板固定连接,张拉螺杆上固定一提升及水平调整杆,该提升及水平调整杆的上端贯穿设置于上述张拉导向板的一导向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公知的缺陷,可有效提高张拉力,作业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张拉装置,尤其是一种与碳纤维片连接牢固、张拉力均匀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房屋、隧道、堤坝等建筑物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通过合理地配置钢筋,可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混凝土破损、环境污染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使用中对建筑物的冲击以及设计时的缺陷等等,使得建筑结构承载能力下降,而对建筑整体或局部进行加固维修时,通常是采用加大截面法或粘钢加固的方法,这种方法施工复杂,截面变化大,影响外观。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将最早用于航空等高科技领域的碳纤维材料引入到建筑领域,通过手工或简单工具将碳纤维片粘贴于需加固的建筑结构表面,与其他方法一样由于被加固结构在加固前已受力,因此碳纤维片粘贴在已受力的构件上存在一定的应力滞后,其强度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建筑结构的加固效果。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藉由多年从事本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针对目前碳纤维片在建筑领域加固施工中的缺陷,进而提出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碳纤维片的加固效果,并研制出本技术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稳定,与碳纤维片连接牢固、张拉力均匀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其中,该张拉装置具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支架,一张拉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张拉固定支架包括一固定板,一张拉导向板沿纵向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该张拉导向板上设有两导向长槽,该导向板的一端与一张拉支撑板相垂直地固定连接,该张拉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且该张拉支撑板的两侧相对设有加强肋;所述每一固定支架上均设有一张拉千斤顶,该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张拉支撑板的一侧,一张拉螺杆一端与所述千斤顶相连接,另一端贯穿该张拉支撑板与所述张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张拉螺杆上垂直固定一提升及水平调整杆,该提升及水平调整杆的上端贯穿设置于上述张拉导向板的一导向长槽;所述张拉连接板的两端设有相互平行的长槽,该长槽与张拉导向板上设置的其中一导向长槽相对应,一提升及调整杆贯穿该两长槽连接所述张拉导向板与张拉连接板,且该提升及调整杆与上述提升及水平调整杆相平行。如上所述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张拉连接板上设有一与碳纤维片固定端的刚性连接板相配合的贯通孔。如上所述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碳纤维片固定端的刚性连接板可为铝板或钢板。如上所述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千斤顶与张拉支撑板之间设有滚排及行程调节器。如上所述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行程调节器由一口型支撑框及一调节螺母组成,该行程调节器口型支撑框的一端与千斤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排相接触;所述调节螺母位于口型支撑框内并螺设于张拉螺杆。如上所述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滚排包括数个圆柱体滚轴及一滚轴支架,该滚轴可转动地与滚轴支架相连接,所述滚轴顶抵于张拉支撑板。如上所述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其与液压管路相连接,可同步运动地设置。如上所述的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千斤顶为一穿心千斤顶,所述张拉螺杆贯穿所述千斤顶,其两端由垫板、螺母与该千斤顶的内缸相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张拉效果好。由于对设置在被加固构件两侧的两只千斤顶通过液压系统同步控制,使该两只千斤顶在张拉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的张拉力,从而使与张拉连接板相连接的碳纤维片所受的张拉力均匀;所述水平调整杆的设置,可克服在张拉过程中张拉连接板与张拉螺杆固定端向下的倾斜力,保证千斤顶对张拉连接板、碳纤维片的水平拉力最大,同时,在张拉完成后上述水平调整杆作为提升杆将张拉好的碳纤维片提升到被加固构件,完成预应力碳纤维片与被加固构件的粘合,有效地提高了张拉力,使张拉作业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张拉连接板与碳纤维片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张拉连接板与碳纤维片相连接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1中标号35所示滚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该张拉装置具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支架1,一张拉连接板2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一固定板11,一张拉导向板12沿纵向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该张拉导向板12同时作为提升支架,所述张拉导向板(提升支架)12沿长度方向设有两导向长槽121、122,该导向板12的一端与一张拉支撑板13相垂直地固定连接,该张拉支撑板13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1,且该张拉支撑板的两侧相对设有一组加强肋14、15、16;所述每一固定支架1上均设有一张拉千斤顶3,该千斤顶3由所述张拉支撑板13支撑,张拉支撑板与千斤顶之间设滚排35及行程调节器34。上述千斤顶3的顶杆为一张拉螺杆31,该张拉螺杆31的一端与上述张拉连接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千斤顶3,在千斤顶内缸顶部用垫板及螺帽33固定,配合参见图4,所述张拉螺杆31上垂直固定一提升及水平调整杆32,该提升及水平调整杆32的上端贯穿设置于上述张拉导向板12的一导向长槽121;配合参见图2,所述张拉连接板2的两端设有相互平行的长槽21,该长槽21与张拉导向板12上设置的其中一导向长槽122相对应,一提升及调整杆22贯穿该两长槽连接所述张拉导向板12与张拉连接板2,且该提升及调整杆22与上述提升及水平调整杆32相平行。所述张拉连接板2上设有一与碳纤维片4固定端的刚性连接板41相配合的贯通孔23,如图3所示,该刚性连接板可为铝板或钢板,当然也可为其它具有一定刚性的连接板。所述千斤顶3为液压千斤顶,被加固构件10的两侧各设置一只,其油路相通,可保持两只千斤顶在张拉过程中保持张拉力相同。如图1所示,所述千斤顶3为一穿心千斤顶,所述张拉螺杆31贯穿该千斤顶,张拉螺杆31一端贯穿滚排35及行程调节器34并穿过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内缸顶部,张拉螺杆31的另一端与张拉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行程调节器34由一口型支撑框341及一调节螺母342组成,该行程调节器34口型支撑框341的一端与千斤顶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排35相接触。所述调节螺母342位于口型支撑框内并螺设于张拉螺杆31。如图5所示,所述滚排包括数个圆柱体滚轴351及一滚轴支架352,该滚轴351可转动地与滚轴支架352水平相连接,所述滚轴351顶抵于张拉支撑板13,在张拉螺杆31的带动下可沿张拉支撑板13上、下滚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碳纤维片4根据被加固构件的大小进行裁剪,在被加固构件10底面及碳纤维片4粘贴面上涂胶,碳纤维片4的两端均固定在刚性连接板41上,其中一端的刚性连接板41通过贯通孔23与张拉连接板2固定连接,并位于被加固构件10底面的一端,另一端的刚性连接板41固定在被加固构件10底面的另一端,碳纤维片4与被加固构件10的底表面离开一定的距离,使碳纤维片不与其底表面粘合;同时将本技术的张拉装置的两张拉固定支架1通过固定板11上设置的通孔17分别固定在被加固构件10张拉端的左右两侧,与张拉连接板2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片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张拉装置具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支架,一张拉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张拉固定支架包括一固定板,一张拉导向板沿纵向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该张拉导向板上设有两导向长槽,该导向板的一端与一张拉支撑板相垂直地固定连接,该张拉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且该张拉支撑板的两侧相对设有加强肋;所述每一固定支架上均设有一张拉千斤顶,该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张拉支撑板的一侧,一张拉螺杆一端与所述千斤顶相连接,另一端贯穿该张拉支撑板与所述张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张拉螺杆上垂直固定一提升及水平调整杆,该提升及水平调整杆的上端贯穿设置于上述张拉导向板的一导向长槽;所述张拉连接板的两端设有相互平行的长槽,该长槽与张拉导向板上设置的其中一导向长槽相对应,一提升及调整杆贯穿该两长槽连接所述张拉导向板与张拉连接板,且该提升及调整杆与上述提升及水平调整杆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良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