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553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包括罐体和冲刷口,所述罐体的正上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主轴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搅拌杆,且第二搅拌杆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搅拌杆,所述罐体的下方外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出料架的左侧安装有出料口,所述主轴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和进水管,所述冲刷口开设在第二搅拌杆的表面,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垂直搅拌杆。该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设置有冲刷口,使得装置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将进水管打开,从而进水管内部的液体经过支水管和分流管从冲刷口喷出,从而对内壁进行冲洗,增加装置的清洗效率。

A Reactor for Cleaning the Inner Wall of Acrylic Res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for acrylic resi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leaning the inner wall, including a tank body and a scouring port. A motor is installed directly above the tank body,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spindle. The left side of the spindl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right side of the spindl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stirring rod,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stirr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stirring rod, and the tank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lower out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left side of the discharg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the inner part of the spindle is provided with an intake pipe and an intake pipe, the scouring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stirring rod, and the vertical stirring rod is install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reaction kettle for clean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acrylic resin is equipped with a scour port, so that the device can open the intake pipe during the cleaning process, so that the liquid in the intake pipe can be ejected from the scour port through the branch pipe and the diversion pipe, thereby washing the inner wall and increasing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丙烯酸树脂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内部的清洗工作,现有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在清洗时都是倒入足够的液体,通过搅拌来达到清洗效果,使得罐体的内壁不能有效的被清洗干净,且现有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在清洗时需要一定的清洗时间,清洗效率较低。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清洗效率较低和不能清洗罐体内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包括罐体和冲刷口,所述罐体的正上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搅拌杆,并且第一搅拌杆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搅拌杆,所述主轴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搅拌杆,且第二搅拌杆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搅拌杆,所述罐体的下方外侧安装有支撑架,且罐体的中部下方开设有排料口,并且排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架,所述出料架的左侧安装有出料口,所述主轴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和进水管,且进气管的右侧安装有支气管,并且进水管的右侧安装有支水管,所述冲刷口开设在第二搅拌杆的表面,且冲刷口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球,并且冲刷口的左侧安装有分流管,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垂直搅拌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下表面高于第二搅拌杆的上表面,且第二搅拌杆的下表面高于第三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的下表面高于第四搅拌杆的上表面,且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交错分布,并且四者的侧表面与罐体内壁的距离相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四者表面均安装有冲刷口。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内部包含有固定杆、活塞、弹簧、活动杆和密封块,固定杆的内部安装有活塞,且活塞的右侧设置有弹簧,并且固定杆的右侧安装有活动杆,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活动杆和固定杆两者均呈中空结构,且活动杆通过活塞和弹簧构成活动结构。优选的,所述出料架呈箱体结构,且出料架的底部呈圆台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3个,且3个支撑架关于罐体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优选的,所述冲刷口的中心线与弹簧球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弹簧球的直径大于冲刷口的最小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设置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和第四搅拌杆,采用弧设计和平面设计,使得四者在旋转时能全方位的对罐体的内壁进行刮刷,从而对内壁进行清洗工作,设置有连接杆,在需要进行清洗时,可以将进气管打开,从而使得支气管喷出的气体对活塞进行冲击,从而使得活塞带动活动杆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活动杆上的搅拌杆更加贴近内壁,并且当不需要进行内壁的清洗时,将进气管断开,从而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进而保证了搅拌杆与内壁安全的间隙,确保装置的正常使用,设置有冲刷口,使得装置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将进水管打开,从而进水管内部的液体经过支水管和分流管从冲刷口喷出,从而对内壁进行冲洗,增加装置的清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电机;3、主轴;4、第一搅拌杆;5、第二搅拌杆;6、第三搅拌杆;7、第四搅拌杆;8、连接杆;801、固定杆;802、活塞;803、弹簧;804、活动杆;805、密封块;9、支撑架;10、出料架;11、出料口;12、进气管;13、进水管;14、支气管;15、支水管;16、冲刷口;17、弹簧球;18、分流管;19、垂直搅拌杆;20、排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电机2、主轴3、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第三搅拌杆6、第四搅拌杆7、连接杆8、支撑架9、出料架10、出料口11、进气管12、进水管13、支气管14、支水管15、冲刷口16、弹簧球17、分流管18、垂直搅拌杆19和排料口20,罐体1的正上方安装有电机2,且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3,主轴3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搅拌杆4,并且第一搅拌杆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搅拌杆6,连接杆8内部包含有固定杆801、活塞802、弹簧803、活动杆804和密封块805,固定杆801的内部安装有活塞802,且活塞802的右侧设置有弹簧803,并且固定杆801的右侧安装有活动杆804,固定杆80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805,活动杆804和固定杆801两者均呈中空结构,且活动杆804通过活塞802和弹簧803构成活动结构,采用活动结构,便于控制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第三搅拌杆6和第四搅拌杆7四者到罐体1内壁的距离,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主轴3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搅拌杆5,且第二搅拌杆5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搅拌杆7,第一搅拌杆4的下表面高于第二搅拌杆5的上表面,且第二搅拌杆5的下表面高于第三搅拌杆6,第三搅拌杆6的下表面高于第四搅拌杆7的上表面,且第三搅拌杆6、第四搅拌杆7、第一搅拌杆4和第二搅拌杆5交错分布,并且四者的侧表面与罐体1内壁的距离相等,第一搅拌杆4、第二搅拌杆5、第三搅拌杆6、第四搅拌杆7四者表面均安装有冲刷口16,使得装置在清洗时能全角度的对罐体1内壁进行清洗,增加装置的实用性,罐体1的下方外侧安装有支撑架9,且罐体1的中部下方开设有排料口20,并且排料口20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架10,出料架10呈箱体结构,且出料架10的底部呈圆台结构,采用呈圆台结构,便于出料口11的出料,支撑架9设置有3个,且3个支撑架9关于罐体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保证装置重心的稳定,出料架10的左侧安装有出料口11,主轴3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12和进水管13,且进气管12的右侧安装有支气管14,并且进水管13的右侧安装有支水管15,冲刷口16开设在第二搅拌杆5的表面,且冲刷口16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球17,并且冲刷口16的左侧安装有分流管18,冲刷口16的中心线与弹簧球17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且弹簧球17的直径大于冲刷口16的最小直径,便于装置在不清洗内壁时,内部的液体不会从冲刷口16进入分流管18内部,连接杆8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垂直搅拌杆1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时,首先,将装置的电源与电网进行连接,然后将进气管12和进水管13分别与装置外部的气泵和水泵进行连接,从而开始使用,在使用前,确保出料口11的密封,而后将材料从进料口导入装置的内部,而后打开电机2,使得电机2驱动主轴3进行转动,主轴3会带动连接杆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和冲刷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正上方安装有电机(2),且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3),所述主轴(3)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搅拌杆(4),并且第一搅拌杆(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搅拌杆(6),所述主轴(3)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搅拌杆(5),且第二搅拌杆(5)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搅拌杆(7),所述罐体(1)的下方外侧安装有支撑架(9),且罐体(1)的中部下方开设有排料口(20),并且排料口(20)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架(10),所述出料架(10)的左侧安装有出料口(11),所述主轴(3)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12)和进水管(13),且进气管(12)的右侧安装有支气管(14),并且进水管(13)的右侧安装有支水管(15),所述冲刷口(16)开设在第二搅拌杆(5)的表面,且冲刷口(16)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球(17),并且冲刷口(16)的左侧安装有分流管(18),所述连接杆(8)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垂直搅拌杆(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和冲刷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正上方安装有电机(2),且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3),所述主轴(3)的左侧连接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左侧安装有第一搅拌杆(4),并且第一搅拌杆(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搅拌杆(6),所述主轴(3)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搅拌杆(5),且第二搅拌杆(5)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搅拌杆(7),所述罐体(1)的下方外侧安装有支撑架(9),且罐体(1)的中部下方开设有排料口(20),并且排料口(20)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架(10),所述出料架(10)的左侧安装有出料口(11),所述主轴(3)的内部安装有进气管(12)和进水管(13),且进气管(12)的右侧安装有支气管(14),并且进水管(13)的右侧安装有支水管(15),所述冲刷口(16)开设在第二搅拌杆(5)的表面,且冲刷口(16)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球(17),并且冲刷口(16)的左侧安装有分流管(18),所述连接杆(8)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垂直搅拌杆(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内壁的丙烯酸树脂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4)的下表面高于第二搅拌杆(5)的上表面,且第二搅拌杆(5)的下表面高于第三搅拌杆(6),第三搅拌杆(6)的下表面高于第四搅拌杆(7)的上表面,且第三搅拌杆(6)、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乾隆葛丽珠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恒兴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