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purpose full-function membrane treatment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a pump, which comprises a sample feeding tank (1), a temperature sensor (2), a security filter (3), 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driving pump, a first pressure gauge (4), a safety valve (5), a water outlet tank (6), a second pressure gauge (7), a flowmeter (8), a back pressure valve (9) and at least one set of filter membrane devices. A new structure design is adopted in the membrane treatment and filtration device, which has the functions of power self-sufficiency and free switch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filter membranes, thus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泵多用的全功能膜处理实验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泵多用的全功能膜处理实验设备,属于化工、环保、造纸、制药等行业组分截留、流体分离、水质净化等物理分离单元操作
技术介绍
膜分离是在压力作用下,液体中的物质通过半透膜的筛分作用下分离的过程,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其他任何化工分离技术无法替代的,被公认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高新技术之一。膜分离技术一般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膜孔径的大小:微滤膜(MF)——孔径100~1000nm,操作压力0.01~0.4MPa,可除去相对分子质量10000以上的悬浮固形物。[1]允许所有的溶质分子通过,只截留悬浮物。近年来发展起来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就是利用微滤膜对悬浮物的截留作用取代了传统的二沉池,另外微滤还可作为超滤、纳滤、反渗透及其组合处理的预处理手段;去除悬浮物、胶体和细菌等杂质超滤膜(UF)——孔径10~100nm,操作压力0.02~1MPa,可除去相对分子质量1000~10000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允许小的分子通过,可截留大分子的溶质 ...
【技术保护点】
1.一泵多用的全功能膜处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进料罐(1)、温度传感器(2)、保安过滤器(3)、电控驱动泵、第一压力计(4)、安全阀(5)、出水罐(6)、第二压力计(7)、流量计(8)、背压阀(9)和至少一组滤膜装置;其中,温度传感器(2)设置于样品进料罐(1)中;样品进料罐(1)底部设置出料口,该出料口通过管路对接保安过滤器(3)的输入端,保安过滤器(3)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对接电控驱动泵的输入端;各组滤膜装置分别均包括指定类型滤膜本体(10)、入口阀门(11)、滤液阀门(12)和回流阀门(13);各组滤膜装置中,入口阀门(11)的其中一端对接指定类型滤膜本体(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泵多用的全功能膜处理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进料罐(1)、温度传感器(2)、保安过滤器(3)、电控驱动泵、第一压力计(4)、安全阀(5)、出水罐(6)、第二压力计(7)、流量计(8)、背压阀(9)和至少一组滤膜装置;其中,温度传感器(2)设置于样品进料罐(1)中;样品进料罐(1)底部设置出料口,该出料口通过管路对接保安过滤器(3)的输入端,保安过滤器(3)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对接电控驱动泵的输入端;各组滤膜装置分别均包括指定类型滤膜本体(10)、入口阀门(11)、滤液阀门(12)和回流阀门(13);各组滤膜装置中,入口阀门(11)的其中一端对接指定类型滤膜本体(10)的输入端,指定类型滤膜本体(10)的滤液输出端对接滤液阀门(12)的其中一端,指定类型滤膜本体(10)的回流端口对接回流阀门(13)的其中一端;各组滤膜装置中入口阀门(1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汇聚连通,该汇聚位置经管路对接电控驱动泵的输出端,并且该汇聚位置与电控驱动泵输出端之间管路上的任意位置、通过管路对接安全阀(5)的其中一端,安全阀(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通向样品进料罐(1)的入口,以及该汇聚位置与电控驱动泵输出端之间管路上、该汇聚位置与对接安全阀(5)的位置之间设置第一压力计(4);各组滤膜装置中滤液阀门(12)的另一端通过管路汇聚连通,并且该汇聚位置经管路通向出水罐(6)的入口;各组滤膜装置中回流阀门(1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汇聚连通,并且该汇聚位置通过管路依次串联第二压力计(7)和流量计(8),然后通过管路分别对接对接第三阀门(14)的其中一端、背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桂干,张华兰,盘爱享,丁来保,施英桥,田庆文,冉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