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486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包括两端密封的外壳和装设于外壳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外壳两端的过滤网;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排污口,外壳的侧壁或任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排污口均位于过滤网内侧;过滤网内侧设有与排污口一端转动对接、另一端密封的导流管;导流管密封的一端装设有与外壳设置有进水口的一端转动连接的叶轮,叶轮位于过滤网内侧且与进水口位置相对;导流管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吸水组件,吸水组件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过滤网内壁具有间隙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朝向过滤网的吸水口。其结构简单巧妙,制造成本低,不需要用电节能环保,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

Hydrodynamic self-cleaning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ydrodynamic self-cleaning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 sealed outer shell at both ends and a filter mesh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and connected at both ends of the outer shell respectively; one end of the out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ewage outlet, the side wall or any end of the out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and both the water inlet and the sewage outlet are locat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lter mesh;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lter mesh is provided with a sewage outlet. One end of the guide pipe seal is equipped with an impeller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hell with a water inlet, and the impeller is located inside the filter screen and opposit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water inlet; the outer wall of the guid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water absorbing component, and the one end of the water absorbing component far from the guide pipe has a gap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lter screen, and there is an upward orientation opening on it. The suction outlet of the filter scree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ingenious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no need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w failure rate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过滤器
,尤其涉及一种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反冲洗过滤器包括电机1a、外壳2a、过滤装置3a和反冲洗导管5a,在灌装的外壳2a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过滤出水口4a和进水口7a,在外壳2a的底端设有反冲洗出水口6a。过滤装置3a安装在外壳2a内的上部,在该过滤装置3a的下面安装有转动的反冲洗导流管5a,该反冲洗导流管5a一般为ψ形结构(其两个分叉管的上端与中心管的下端贯通),其中心轴(管)转动支撑在过滤装置3a的下端,并通过传动轴(纵向穿过过滤装置3a的中央)与顶端的电机1a的输出轴连接;反冲洗导流管5a的两个分叉管的上端的反冲洗进水口与该过滤装置3a下端沿圆周分布的过水口相对应(该过水口沿圆周有多个),该反冲洗导流管5a的下端口与所述的外壳2a底端的反冲洗出水口6a转动对接。在正常工作时,电机1a不运转,水流从进水口7a进入,经过过滤装置3a过滤后从出水口4a流出,完成过滤;在工作一定时间后,过滤装置3a内累积了杂物,堵塞了过滤装置3a,需要对过滤装置3a反冲洗,以清除杂物。此时启动电机1a,带动反冲洗导流管5a转动,当反冲洗导流管5a的分叉管上端口与过滤装置3a下端的过水口相对时,部分水流从反冲洗出水口6a流出,将杂物带出,达到反冲洗目的。但上述反冲洗过滤器存在以下缺点:需要设置动力装置(电机1a和传动轴),不仅增加成本、结构复杂,还需要额外动力,特别是在无电源的场合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其结构简单巧妙,制造成本低,不需要用电节能环保,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包括:两端密封的外壳和装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过滤网;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排污口,所述外壳的侧壁或任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污口均位于所述过滤网内侧;所述过滤网内侧设有与所述排污口一端转动对接、另一端密封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密封的一端装设有与所述外壳设置有进水口的一端转动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滤网内侧且与所述进水口位置相对;所述导流管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网内壁具有间隙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朝向所述过滤网的吸水口。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是圆柱状的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组件包括一个与所述导流管连通并朝向所述过滤网方向延伸的第一吸水管和自所述第一吸水管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沿所述导流管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有与所述过滤网内壁具有间隙的第二吸水管,所述吸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吸水管。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口为沿所述第二吸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缝隙吸水口;所述第二吸水管的最大高度与所述过滤网的高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组件设置为上下交错排列的两个以上,各所述吸水组件沿所述导流管的圆周方向等弧度地设置;各所述吸水组件中的第二吸水管垂直投影到所述过滤网时,各所述第二吸水管总的高度与所述过滤网的高度相当。进一步地,同一所述第二吸水管上的多个吸水口沿所述第二吸水管的长度方向排成至少一列;排成一列的多个所述吸水口等间隔排列,或者,相邻两列的多个所述吸水口之间上下交错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组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水组件对称分布于所述导流管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压差传感器接口,一压差传感器分别连接于所述排污口处的压差传感器接口和所述出水口处的压差传感器接口;所述排污口处装设有根据所述压差传感器检测的结果控制所述排污口开闭的电磁阀或者手动阀。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口处装置有自动控制所述排污口开闭的机械压差阀。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为激光打孔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壁光滑,其网眼为过滤网内侧孔径小、外侧孔径大的锥孔结构的网眼。本技术的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过滤网的网眼被杂质堵塞至一定程度时,过滤网内侧与外侧之间的压差增大,打开排污口,吸水口吻吸过滤网并从过滤网上倒吸杂质经导流管从排污口排出;并且,当水流从进水口到达叶轮时,水流推动叶轮旋转进而带动导流管旋转,从而对过滤网的整个内壁完成清洗,进而其结构简单巧妙,制造成本低,不需要用电节能环保,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反冲洗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该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包括:外壳11、过滤网12、导流管13以及叶轮14。具体而言,该外壳11的两端密封。过滤网12装设于外壳11内且其两端分别抵接于外壳11的两端以防止水流未经过滤就流出。较佳的,过滤网12相对于外壳11不可移动,主要包括过滤网12不可相对于外壳11上下移动及左右移动。举例而言,外壳11可以是两端开口的外壳11,其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顶盖114和底盖115罩设密封,可以在顶盖114和底盖115上分别设置凸台116,过滤网12两端套设在该凸台116即可。该过滤网12优选为圆柱状过滤网,以使得后文中吸水组件中的吸水口与过滤网12内壁之间的间隙恒定进而使得清洗杂质的功效更加稳定可靠。相应地,可以将各凸台116设置为圆柱状凸台。外壳1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11、另一端设有排污口113,侧壁或者外壳11的任一端设有出水口112,进水口111和排污口113均位于过滤网12内侧。举例可以如图1所示,进水口111设置于外壳11的顶端,排污口113设置于外壳11的底端,出水口112设置于外壳11的侧壁。当然,也可以将该过滤器整体倒置,此时,外壳11的两端即顶端和底端发生了改变,此时不改变进水口、出水口及排污口的位置该过滤器也可以正常使用。过滤网12内侧设有导流管13。导流管13一端与排污口113转动对接,导流管13的另一端密封以防止水直接进入导流管13。叶轮14装设于导流管13密封的一端且同时与外壳11设置有进水口112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且,叶轮14还位于过滤网12内侧且与进水口111位置相对,优选为正对。优选地,水流从上到下到达叶轮14。导流管13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吸水组件,吸水组件远离导流管13的一端与过滤网12内壁具有间隙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朝向过滤网12的吸水口。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吸水组件包括一个朝过滤网12方向延伸的第一吸水管131,第一吸水管131可以自导流管13直线或者曲线延伸而成。第一吸水管131远离导流管13的一端沿导流管13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吸水管132,当然,该第一吸水管131两端分别与导流管13和第二吸水管132相互连通。该第二吸水管132与过滤网12内壁具有间隙,而且吸水口设置于第二吸水管132上。其中,第二吸水管132与过滤网12内壁的间隙不宜设置过大,具体以既不影响导流管13旋转,又不影响吸水口倒吸附着在过滤网12上的杂质等为准即可。吸水口可以正对过滤网12,也可以与过滤网12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吸水口优选为与过滤网12呈切线设置。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吸水口为沿第二吸水管1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缝隙吸水口,可以一次覆盖过滤网12的一个区域,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密封的外壳和装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过滤网;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排污口,所述外壳的侧壁或任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污口均位于所述过滤网内侧;所述过滤网内侧设有与所述排污口一端转动对接、另一端密封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密封的一端装设有与所述外壳设置有进水口的一端转动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滤网内侧且与所述进水口位置相对;所述导流管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网内壁具有间隙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朝向所述过滤网的吸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密封的外壳和装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外壳两端的过滤网;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排污口,所述外壳的侧壁或任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污口均位于所述过滤网内侧;所述过滤网内侧设有与所述排污口一端转动对接、另一端密封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密封的一端装设有与所述外壳设置有进水口的一端转动连接的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滤网内侧且与所述进水口位置相对;所述导流管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网内壁具有间隙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以上朝向所述过滤网的吸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是圆柱状的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组件包括一个与所述导流管连通并朝向所述过滤网方向延伸的第一吸水管和自所述第一吸水管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沿所述导流管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有与所述过滤网内壁具有间隙的第二吸水管,所述吸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吸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动力自清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口为沿所述第二吸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缝隙吸水口;所述第二吸水管的最大高度与所述过滤网的高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洲彩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