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饮药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36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量饮药杯,包括杯体,可与杯体形成紧密扣合的盖体以及设置在杯体内的套桶,所述盖体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口,所述端盖的下方连接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外侧套设有套桶,所述套桶的上端与端盖紧密配合连接,所述套桶的桶壁上设置有上端口与出药口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套桶的底部与中空柱底部之间,构成一个与导流槽下端相通的定量储药空腔,所述套桶下端一侧开设有供药流入的进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患者可直接服用定量药物。

Quantitative drinking cu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quantitative medicine cup, which comprises a cup body, a cover body which can be tightly fastened with the cup body and a sleeve barrel arranged in the cup body.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nd cover, the surface of th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ine outl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end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a hollow column,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hollow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barrel,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leeve barrel is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cover. The barrel wall of the sleeve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ort and the outlet of the medicine. Between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barrel and the bottom of the hollow column, a quantitative medicine storage cavit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guide groove is formed. The lower side of the sleeve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medicine inlet for medicine inflow.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patients can take quantitative drugs direc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量饮药杯
:本技术涉及医用产品
,特别是指一种定量饮药杯。
技术介绍
:目前口服药物按照物理状态不同分为固体药(例如,西药中的药丸、药片等等)和液体药(例如口服液、药浆等等)。对于固体药而言,由于其具有固定的体积、形态,患者可直接通过药片数量服送指定量的药物。但是,对于液态药而言,患者必须通过一定的容器、计量工具才能判别所服送药剂是否得当。为了便于患者服药,药品生产企业通常会在容置药液的容器瓶上设置刻度线,患者根据该刻度线服用一定计量的药物。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缺陷:药物由容器瓶中倒出时,倒出的剂量难以把握。针对于此,有人设计出可定量服用液态药剂的容器。见专利号为03271021.6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定量口服药液瓶”,该定量口服药液瓶,由瓶体、瓶盖构成,在瓶盖的上部装有定量喂药嘴,在瓶盖的下部设定量药液杯,定量喂药嘴通过出液单向球阀和空心管状滑杆与定量药液杯连通,定量药液杯通过进液单向球阀与瓶体的腔内连通,空心管状滑杆为倒漏斗状,上端与定量喂药嘴垂直连接,空心管状滑杆上绕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瓶盖的内侧,下端固定在空心管状滑杆下端,空心管状滑杆的下端为倒漏斗状集流口,在倒漏斗状集流口周边固定上密封圈。该定量口服药液瓶可每次倾倒一定剂量的药物,确保患者定量服用药物。另外,见专利号为200520034934.3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自动定量药瓶”。该自动定量药瓶由瓶体、瓶盖、量杯组成,瓶体颈部上设有量杯,量杯内设有容药间,量杯上设有瓶盖;瓶体颈部和量杯上分别设有相应位置的瓶体颈部孔、量杯孔;瓶体颈部外圆周上,量杯外圆周上分别设有限位凸缘;量杯通过扣接分别瓶体颈部、瓶盖相连接。上述两件技术专利均提出一种可定量的药瓶,但是其仍存在一定不足:首先,结构复杂,难以批量生产;其次,患者服用不方便,无法直接服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产品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患者可直接服用药物的定量饮药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定量饮药杯,包括杯体,可与杯体形成紧密扣合的盖体以及设置在杯体内的套桶,所述盖体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口,所述端盖的下方连接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外侧套设有套桶,所述套桶的上端与端盖紧密配合连接,所述套桶的桶壁上设置有上端口与出药口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套桶的底部与中空柱底部之间,构成一个与导流槽下端相通的定量储药空腔,所述套桶下端一侧开设有供药流入的进药口。所述的中空柱与桶体为相互嵌套配合的锥形柱体构成。所述的中空柱与桶体呈偏心分布成型于盖体和套桶上。所述中空柱的高度小于套桶的高度。所述的杯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手把。本技术与现有就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患者以手把为支点翻转本技术,这样位于套桶与中空柱之间的定量空间内的药,就会通过导流槽由出药口流出,而患者正好通过出药口将药剂服下。当本药杯处于翻转状态时,杯体内的药剂由于重力原因形成翻转,药剂的液面无法通过缺口流入到定量空间内,这样就可以确保患者引用的药剂量是一定的。本技术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杯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带有中空柱的盖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套筒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中空柱装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杯体2盖体3套桶4端盖5出药口6中空柱7桶壁8导流槽9定量储药空腔10进药口11手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定量饮药杯,包括杯体1,可与杯体1形成紧密扣合的盖体2以及设置在杯体1内的套桶3,所述盖体2设置有端盖4,所述端盖4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口5,所述端盖4的下方连接有中空柱6,所述中空柱6的外侧套设有套桶3,所述套桶3的上端与端盖4紧密配合连接,所述套桶3的桶壁7上设置有上端口与出药口5连通的导流槽8,所述套桶3的底部与中空柱6底部之间,构成一个与导流槽8下端相通的定量储药空腔9,所述储药空腔9的大小,是通过调整中空柱6的高度与套桶3的高度来形成的,本技术中空柱6的高度小于套桶3的高度为5mm,即储药空腔9内的储药量为5毫升,如果设置储药量为10毫升,则调高中空柱6便可实现;在所述套桶3下端一侧开设有供药流入的进药口10。本技术所述的中空柱6与桶体7为相互嵌套配合的锥形柱体构成,且中空柱6与桶体7呈偏心分布成型于盖体2和套桶3上,采用这种结构是确保盖体与套桶相互配合时,仅仅在一个方向进行装配,以确保套桶体下方设置的进药口方向不会发生偏转。为了便于使用,所述的杯体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手把11。使用本技术时,首相打开盖体2,将药剂注入到杯体1内,然后将盖体2盖合在杯体1上。当需要喝药时,患者双手握持手把11,此时盖体2上的出药口靠近患者一侧,而套桶上进药口背对患者朝向外侧。患者以手把11为支点翻转本技术,这样位于套桶与盖体之间定量储药空腔内的药就通过导流槽由出药口流出,而患者正好通过出药口将药剂服下。当本药杯处于翻转状态时,杯体内的药剂由于重力原因形成翻转,药剂的液面无法通过进药口流入到定量储药空腔内,这样就可以确保患者引用的药剂量是一定的。如此,患者就可以根据医嘱不断翻转药杯,服用指定计量的药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设定套桶3与盖体2之间定量空间容积为10毫升,如果患者每次需要服用50毫升的药剂,则需要翻动5次药杯即可。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一个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定量饮药杯,包括杯体,可与杯体形成紧密扣合的盖体以及设置在杯体内的套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口,所述端盖的下方连接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外侧套设有套桶,所述套桶的上端与端盖紧密配合连接,所述套桶的桶壁上设置有上端口与出药口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套桶的底部与中空柱底部之间,构成一个与导流槽下端相通的定量储药空腔,所述套桶下端一侧开设有供药流入的进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定量饮药杯,包括杯体,可与杯体形成紧密扣合的盖体以及设置在杯体内的套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口,所述端盖的下方连接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外侧套设有套桶,所述套桶的上端与端盖紧密配合连接,所述套桶的桶壁上设置有上端口与出药口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套桶的底部与中空柱底部之间,构成一个与导流槽下端相通的定量储药空腔,所述套桶下端一侧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竣逄瑷博王婧怡郑智丹贺靖博孙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