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273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4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其上绳孔的锁杆上连接有一个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能实现打开上绳孔、使敞开保持机构复位至工作状态两种动作,但由于锁杆的移动有一个延迟,因此这两个动作不再是同时进行,而是有先后次序,即敞开保持机构先开始复位,然后再打开上绳孔,这样就避免出现蟹笼弹钩脱钩后上绳孔重新回到合拢状态的情况,便于蟹笼弹钩下一次的进钩操作。

Modified self-separating crab cage hoo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self-separating crab cage spring hook,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member on the lock rod of the rope hole on the crab cage. The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moves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and can realize two actions: opening the upper rope hole and resetting the open retaining mechanism to the working state. However, due to the delay in the movement of the lock rod, the two actions are no longer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but in sequence, that is, opening the upper rope hole first, and then opening the upper rope hole, so as to avoid the crab cage spring hook. After decoupling, the upper rope hole returns to the closed state, which facilitates the next hooking operation of the crab cage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
本技术涉及渔业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
技术介绍
蟹笼渔具是利用笼状器具,引诱捕捞对象进入而捕获的一种捕捞作业方式,是一种低能耗、渔获价位高,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被动性渔具渔法,而且不受船舶吨位、马力限制,各类渔船均可用蟹笼作为主业或副业从事捕捞生产;其捕捞对象主要是蟹类,同时也兼捕软体动物和鱼类等。蟹笼渔具作业特别是收笼时,劳动强度大,其中又以将蟹笼从上甩绳卸下为甚,通常一个作业流程需要卸3000-4000个蟹笼,速度为每分钟22个左右。因劳动强度大,所以此工种生产成本很高,每条渔船需此工种人员3~4个,每人年工资约12-15万元,而且工人容易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市场上出现的一些蟹笼自动脱离设备,如授权公告号CN204846290U、CN205623976U的专利文献所公开,是基于现有蟹笼弹钩(如图9所示,其中B为锁钩状态,C为脱钩状态)开发的装置,能够实现蟹笼自动脱离;但其结构精细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而且一旦出现故障,将影响所有蟹笼的脱钩。据此,申请人改变思路,采取改进蟹笼弹钩结构的方式,研发了一种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如图8所示),并申请了专利(申请号201810310062.0、申请日2018年4月9日),其设置有专门的脱钩元件105,用拉扯脱钩元件105来取代现有的手握发力脱钩,能极大的降低人工强度。但在上述产品的试用过程中发现,锁杆103在脱钩元件105的作用下下拉,达到两个效果,一是打开上绳孔101,使得蟹笼脱钩,二是让敞开保持机构复位至工作状态,使上绳孔101保持在敞开状态,以方便下一次的进钩。上述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因此常出现上绳孔101打开、蟹笼脱钩完成,而敞开保持机构还只复位一半的情况,由于蟹笼脱钩后脱钩元件105的作用力会立刻消失,因此敞开保持机构的复位动作就会因中断而失败,即脱钩完成的蟹笼弹钩的上绳孔101重新回到合拢状态,这给下一次的蟹笼进钩带来很大的麻烦,也没有实现申请人最初的设计意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蟹笼渔具作业的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及其脱钩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包括钩本体,所述钩本体上端设缺口,所述缺口配有活动组件,所述缺口与活动组件构成可合拢或敞开的上绳孔,所述钩本体下端设下绳孔,所述钩本体内设有合拢保持机构与敞开保持机构,分别用于使所述上绳孔稳定保持在合拢状态与敞开状态;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锁杆与连接件,所述锁杆与缺口构成所述上绳孔,所述连接件一端与锁杆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钩本体外;所述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并带动所述锁杆延迟移动,使所述上绳孔由合拢变为敞开;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包括一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连接件固定并随之移动,用于使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复位至工作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能实现打开上绳孔、使敞开保持机构复位至工作状态两种动作,但由于锁杆的移动有一个延迟,因此这两个动作不再是同时进行,而是有先后次序,即敞开保持机构先开始复位,然后再打开上绳孔,这样就避免出现蟹笼弹钩脱钩后上绳孔重新回到合拢状态的情况,便于蟹笼弹钩下一次的进钩操作。所述锁杆与连接件插接配合,并具有一段可相互滑移的空程。所述锁杆为空心杆、且杆内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锁杆中,所述连接件上端设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尺寸大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孔、小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孔。所述连接件为柔性绳,防脱块与所述锁杆之间设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为设置在锁杆与连接件的间隙中的弹簧,所述锁杆内为弹簧设有衬套。所述连接件为钢索,所述卡块与防脱块均设有穿线孔,通过螺丝固定在钢索上。所述敞开保持机构还包括卡位片与卡位弹性件,所述卡位片铰接在钩本体内,所述卡位弹性件作用在所述卡位片上;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卡位片在所述卡位弹性件的作用下靠向所述连接件一侧、并接触所述卡块,以阻止连接件与卡块上移。所述钩本体内还设有进绳压板,所述进绳压板与所述卡位片的中部铰接在钩本体上、且由上至下布置;所述进绳压板上端伸入所述缺口内、下端与所述卡位片的上端接触,所述卡位弹性件作用在所述卡位片的下端;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进绳压板上端在所述卡位弹性件的间接作用下靠向所述锁杆一侧。所述合拢保持机构包括一合拢弹性件,所述合拢弹性件的弹性力使所述锁杆趋向与所述缺口合拢。所述合拢弹性件为设置在连接件外部的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上端抵住所述卡块,下端抵住钩本体内的卡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蟹笼弹钩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蟹笼弹钩的剖视图(上绳孔闭合、省略脱钩元件)。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蟹笼弹钩的剖视图(上绳孔即将敞开、省略脱钩元件)。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蟹笼弹钩的剖视图(上绳孔敞开、省略脱钩元件)。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蟹笼弹钩A-A处的剖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蟹笼弹钩的部分放大图。附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脱钩装置的工作状态图。附图8是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申请号201810310062.0)的示意图。附图9是现有的蟹笼弹钩的示意图。蟹笼弹钩1、上绳孔101、下绳孔102、锁杆103、合拢弹性件104、脱钩元件105、卡簧106、进绳压板107、卡位片108、卡位弹性件109、卡块110、限位部111、一号半壳112、二号半壳113、压板铰接轴114、卡位片铰接轴115、倾斜面116、内凹部117、球形上盖118、平底盖119、排水孔120、连接件121、防脱块122、缓冲弹性件123、衬套124,上甩绳2、下甩绳3、主绳4、蟹笼5、空程S,脱钩装置6、吊杆601、悬挂架602、滑轮603、档杆604、旋转架605、旋转柱606、机械手60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是申请人在先申请(申请号201810310062.0、申请日2018年4月9日)的改进,二者的原理和技术效果基本相似,有很多相同的零部件和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6所示,一种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包括钩本体,所述钩本体上端设缺口,所述缺口配有活动组件,所述缺口与活动组件构成可合拢或敞开的上绳孔101,所述钩本体下端设下绳孔102,所述钩本体内设有合拢保持机构与敞开保持机构,分别用于使所述上绳孔101稳定保持在合拢状态与敞开状态;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锁杆103与连接件121,所述锁杆103与缺口构成所述上绳孔101,所述连接件121一端与锁杆10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钩本体外;所述连接件121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并带动所述锁杆103延迟移动,使所述上绳孔101由合拢变为敞开;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包括一卡块110,所述卡块110与所述连接件121固定并随之移动,用于使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复位至工作状态。此处所述“延迟移动”包含下列三种含义中的一种或几种,一是指连接件121独自移动一段距离后再带动锁杆103一起移动,二是指连接件121独自移动一段时间后再带动锁杆103一起移动,三是指连接件121移动时锁杆103先用较低的速度移动、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包括钩本体,所述钩本体上端设缺口,所述缺口配有活动组件,所述缺口与活动组件构成可合拢或敞开的上绳孔(101),所述钩本体下端设下绳孔(102),所述钩本体内设有合拢保持机构与敞开保持机构,分别用于使所述上绳孔(101)稳定保持在合拢状态与敞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锁杆(103)与连接件(121),所述锁杆(103)与缺口构成所述上绳孔(101),所述连接件(121)一端与锁杆(10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钩本体外;所述连接件(121)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并带动所述锁杆(103)延迟移动,使所述上绳孔(101)由合拢变为敞开;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包括一卡块(110),所述卡块(110)与所述连接件(121)固定并随之移动,用于使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复位至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包括钩本体,所述钩本体上端设缺口,所述缺口配有活动组件,所述缺口与活动组件构成可合拢或敞开的上绳孔(101),所述钩本体下端设下绳孔(102),所述钩本体内设有合拢保持机构与敞开保持机构,分别用于使所述上绳孔(101)稳定保持在合拢状态与敞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锁杆(103)与连接件(121),所述锁杆(103)与缺口构成所述上绳孔(101),所述连接件(121)一端与锁杆(10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钩本体外;所述连接件(121)在外力作用下移动,并带动所述锁杆(103)延迟移动,使所述上绳孔(101)由合拢变为敞开;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包括一卡块(110),所述卡块(110)与所述连接件(121)固定并随之移动,用于使所述敞开保持机构复位至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103)与连接件(121)插接配合,并具有一段可相互滑移的空程(S)。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103)为空心杆、且杆内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连接件(121)插接在所述锁杆(103)中,所述连接件(121)上端设防脱块(122),所述防脱块(122)的尺寸大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孔、小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1)为柔性绳,防脱块(122)与所述锁杆(103)之间设缓冲弹性件(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可自分离的蟹笼弹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性件(123)为设置在锁杆(103)与连接件(121)的间隙中的弹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贤忠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海梦渔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