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露专利>正文

一种畜牧用养殖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25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畜牧用养殖棚,左孔板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内的左收集槽,右孔板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内的右收集槽,左孔板的左端、右孔板的右端、左收集槽的左端和右收集槽的右端分别设置有拉环,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棚体的左侧侧壁和右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抽拉口,抽拉口的边缘分别位于左孔板和左收集槽、右孔板和右收集槽的外侧,滑槽分别在外侧开口,抽拉口的底面与棚体底面的高度相等,左收集槽的底面的右端面与右收集槽的底面的左端面相接触,其方便清洗打扫,清洗打扫时不影响被养殖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有利于被养殖动物的生长。

A kind of animal husbandry sh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vestock breeding shed, in which a left collecting trough is arranged below the left orifice plate, a right collecting trough is arranged below the right orifice plate, a pulling ring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left orifice plate, the right end of the right orifice plate, the left end of the left collecting trough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right collecting trough, and a spring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lower supporting plates of the inverted V-shaped structure. The left side wall and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pulling holes. The edges of the pulling holes are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left orifice plate and the left collecting trough, the right orifice plate and the right collecting trough. The sliding trough opens on the outside respectively. The bottom of the pulling hole is equal to the height of the bottom of the shed body. The right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left collecting trough contacts the left end of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collecting trough, which facilitates cleaning and cleaning. Cleaning does not affect the normal diet and living of the farmed animal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the farmed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畜牧用养殖棚
本技术涉及畜牧
,具体涉及一种畜牧用养殖棚。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畜牧用养殖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畜牧用养殖棚,多采用普通的棚体结构,其多存在难以清理打扫,清理打扫时会影响被养殖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3912915U,名称为“一种养殖棚”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养殖棚,其内设有内棚顶,内棚顶包括支架和覆盖在支架上的保温膜,支架的一端设有薄膜绕卷,保温膜一端连接在薄膜绕卷上,保温膜的另一端连接有拉动保温膜的驱动装置,薄膜绕卷上连接有驱动薄膜绕卷转动绕卷保温膜的旋转装置;其虽然能够进行保温,但是其同样存在难以清理打扫,清理打扫时会影响被养殖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4482687U,名称为“养殖大棚”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养殖大棚,包括棚体,棚体棚顶四周设有墙体,棚顶由沿横向墙体等距排列的至少两个拱形支架构成,拱形支架上下覆盖有薄膜,棚顶一侧墙体上设有进风口,外界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棚顶;棚顶内薄膜上设有抽拉口,棚体内设有主管道,棚顶内的空气由抽拉口处通过通风机送至主管道内,棚体内部设有排气管,养殖场采用全封闭设计,仅通过排气管和棚顶进风口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其虽然保温通气性能好,但是其同样存在难以清理打扫,清理打扫时会影响被养殖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畜牧用养殖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难以清理打扫,清理打扫时会影响被养殖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畜牧用养殖棚,所述养殖棚包括矩形箱结构的棚体,棚体内设置有横向的左孔板和横向的右孔板,左孔板和右孔板上分别设置有渗透孔,左孔板的左侧上设置有饮食槽,右孔板的右侧上设置有休息垫,右孔板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向左凸起的上凸扣,左孔板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上凹槽,上凸扣设置在上凹槽内,上凸扣的端面和上凹槽的槽面上分别设置有磁力垫;左孔板和右孔板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个均匀分布的上支板,上支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滑轮,左孔板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内的左收集槽,右孔板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内的右收集槽,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的上端面上位于上滑轮的下方处分别设置有滑槽,上滑轮分别设置在滑槽内;右收集槽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左端分别设置有下凸扣,左收集槽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下凹槽,下凹槽的槽面上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弧形弹片,下凸扣分别设置在下凹槽内,弧形弹片分别与下凸扣相接触;左收集槽和右收集槽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组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下支板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下滑轮,下滑轮分别与棚体的底面相接触,左孔板的左端、右孔板的右端、左收集槽的左端和右收集槽的右端分别设置有拉环,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棚体的左侧侧壁和右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抽拉口,抽拉口的边缘分别位于左孔板和左收集槽、右孔板和右收集槽的外侧,滑槽分别在外侧开口,抽拉口的底面与棚体底面的高度相等,左收集槽的底面的右端面与右收集槽的底面的左端面相接触。可选地,渗透孔为倾斜结构。可选地,饮食槽为矩形槽。可选地,休息垫上设置有透气孔。可选地,上凸扣设置为矩形凸起结构。可选地,下凸扣设置为弧形凸起结构。可选地,抽拉口处设置有门。可选地,门通过合页与抽拉口的边缘相连接。可选地,门设置为抽拉门结构。可选地,拉环上设置有拉环套。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畜牧用养殖棚,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难以清理打扫,清理打扫时会影响被养殖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的问题,其方便清洗打扫,清洗打扫时不影响被养殖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有利于被养殖动物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畜牧用养殖棚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棚体,2为左孔板,3为右孔板,4为渗透孔,5为饮食槽,6为休息垫,7为上凸扣,8为磁力垫,9为拉环,10为上支板,11为上滑轮,12为滑槽,13为左收集槽,14为右收集槽,15为下凸扣,16为弧形弹片,17为下支板,18为下滑轮,19为弹簧,20为抽拉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畜牧用养殖棚,参见图1,所述养殖棚包括矩形箱结构的棚体1,棚体1内设置有横向的左孔板2和横向的右孔板3,左孔板2和右孔板3上分别设置有渗透孔4,左孔板2的左侧上设置有饮食槽5,右孔板3的右侧上设置有休息垫6,右孔板3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向左凸起的上凸扣7,左孔板2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上凹槽,上凸扣7设置在上凹槽内,上凸扣7的端面和上凹槽的槽面上分别设置有磁力垫8;左孔板2和右孔板3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个均匀分布的上支板10,上支板10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滑轮11,左孔板2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1内的左收集槽13,右孔板3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1内的右收集槽14,左收集槽13和右收集槽14的上端面上位于上滑轮11的下方处分别设置有滑槽12,上滑轮11分别设置在滑槽12内;右收集槽14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左端分别设置有下凸扣15,左收集槽1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下凹槽,下凹槽的槽面上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弧形弹片16,下凸扣15分别设置在下凹槽内,弧形弹片16分别与下凸扣15相接触;左收集槽13和右收集槽14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组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17,下支板17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下滑轮18,下滑轮18分别与棚体1的底面相接触,左孔板2的左端、右孔板3的右端、左收集槽13的左端和右收集槽14的右端分别设置有拉环9,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17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19,棚体1的左侧侧壁和右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抽拉口20,抽拉口20的边缘分别位于左孔板2和左收集槽13、右孔板3和右收集槽14的外侧,滑槽12分别在外侧开口,抽拉口20的底面与棚体1底面的高度相等,左收集槽13的底面的右端面与右收集槽14的底面的左端面相接触。本实施例的畜牧用养殖棚,当动物在饮食槽5处饮食时,能够通过拉环9拉出右收集槽14和右孔板3,也可以单独拉出右孔板3,然后将干净的右收集槽14和右孔板3,或干净的单独的右孔板3通过上滑轮17和下滑轮18的结构推入,并通过上凸扣7和下凸扣15连接固定,然后对抽拉出来的右收集槽14和右孔板3进行清洗,当动物在休息垫6上休息时,也可以通过拉环9拉出左收集槽13和左孔板2,也可以单独拉出左孔板2,然后将干净的左收集槽13和左孔板2,或干净的单独的左孔板2通过上滑轮17和下滑轮18的结构推入,并通过上凸扣7和下凸扣15连接固定,弹簧19起到连接缓冲的作用,其更换清洗不影响动物的正常饮食起居。实施例2一种畜牧用养殖棚,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渗透孔4为倾斜结构。这样能够起到防尘的作用。优选的,饮食槽5为矩形槽。这样方便加工和安装。优选的,休息垫6上设置有透气孔。这样能够起到透气作用。实施例3一种畜牧用养殖棚,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上凸扣7设置为矩形凸起结构。这样能够提高连接结构的牢固性能。优选的,下凸扣15设置为弧形凸起结构。这样能够提高连接结构在连接时的顺畅性能。实施例4一种畜牧用养殖棚,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抽拉口20处设置有门。这样能够起到密封保温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畜牧用养殖棚,所述养殖棚包括矩形箱结构的棚体(1),其特征在于,棚体(1)内设置有横向的左孔板(2)和横向的右孔板(3),左孔板(2)和右孔板(3)上分别设置有渗透孔(4),左孔板(2)的左侧上设置有饮食槽(5),右孔板(3)的右侧上设置有休息垫(6),右孔板(3)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向左凸起的上凸扣(7),左孔板(2)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上凹槽,上凸扣(7)设置在上凹槽内,上凸扣(7)的端面和上凹槽的槽面上分别设置有磁力垫(8);左孔板(2)和右孔板(3)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个均匀分布的上支板(10),上支板(10)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滑轮(11),左孔板(2)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1)内的左收集槽(13),右孔板(3)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1)内的右收集槽(14),左收集槽(13)和右收集槽(14)的上端面上、位于上滑轮(11)的下方处分别设置有滑槽(12),上滑轮(11)分别设置在滑槽(12)内;右收集槽(14)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左端分别设置有下凸扣(15),左收集槽(1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下凹槽,下凹槽的槽面上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弧形弹片(16),下凸扣(15)分别设置在下凹槽内,弧形弹片(16)分别与下凸扣(15)相接触;左收集槽(13)和右收集槽(14)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组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17),下支板(17)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下滑轮(18),下滑轮(18)分别与棚体(1)的底面相接触,左孔板(2)的左端、右孔板(3)的右端、左收集槽(13)的左端和右收集槽(14)的右端分别设置有拉环(9),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17)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19),棚体(1)的左侧侧壁和右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抽拉口(20),抽拉口(20)的边缘分别位于左孔板(2)和左收集槽(13)、右孔板(3)和右收集槽(14)的外侧,滑槽(12)分别在外侧开口,抽拉口(20)的底面与棚体(1)底面的高度相等,左收集槽(13)的底面的右端面与右收集槽(14)的底面的左端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畜牧用养殖棚,所述养殖棚包括矩形箱结构的棚体(1),其特征在于,棚体(1)内设置有横向的左孔板(2)和横向的右孔板(3),左孔板(2)和右孔板(3)上分别设置有渗透孔(4),左孔板(2)的左侧上设置有饮食槽(5),右孔板(3)的右侧上设置有休息垫(6),右孔板(3)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向左凸起的上凸扣(7),左孔板(2)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上凹槽,上凸扣(7)设置在上凹槽内,上凸扣(7)的端面和上凹槽的槽面上分别设置有磁力垫(8);左孔板(2)和右孔板(3)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个均匀分布的上支板(10),上支板(10)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滑轮(11),左孔板(2)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1)内的左收集槽(13),右孔板(3)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棚体(1)内的右收集槽(14),左收集槽(13)和右收集槽(14)的上端面上、位于上滑轮(11)的下方处分别设置有滑槽(12),上滑轮(11)分别设置在滑槽(12)内;右收集槽(14)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左端分别设置有下凸扣(15),左收集槽(13)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下凹槽,下凹槽的槽面上分别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弧形弹片(16),下凸扣(15)分别设置在下凹槽内,弧形弹片(16)分别与下凸扣(15)相接触;左收集槽(13)和右收集槽(14)左侧和右侧的下面分别连接有两组倒“V”字形结构的下支板(17),下支板(17)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下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露
申请(专利权)人:彭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