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防误脱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86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防误脱插头,防误脱插头的前端为插接端,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上的挂接结构钩挂配合的翘翘板结构的弹爪,插头壳体上套设有可沿前后方向或沿插头壳体的周向往复动作的支撑挡圈,支撑挡圈在往复动作的过程中具有可支撑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以限制弹爪向插头壳体靠近的闭锁位,以及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移开的解锁位,插座壳体上还设有挡设在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到解锁位的切换路径中的限位结构,仅仅需要套设一个支撑挡圈即可实现对弹爪的防误脱,便于加工,装配简单。

A Connector Component and Its Error-proof Plug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anti-mistake-off plug. The front end of the anti-mistake-off plug is a socket end, including a plug case. The plug case is equipped with a spring claw of a warping plate structure for hooking and matching with the socket hanging structure. The plug cas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ring which can reciprocate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 or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plug case, and the support ring is reciprocating. In the process, there is a locking position which can be supported between the back end of the claw and the plug case to limit the close of the claw to the plug case, and a unlocking position which can be moved from the back end of the claw to the plug case. The socket case also has a limiting structur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switching path of the supporting ring from the locking position to the unlocking position. Only one supporting ring is needed to realize the locking of the claw. It is easy to process and 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防误脱插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防误脱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包括适配插接的插头和插座,通常为了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插接稳定性,需要插头与插座之间设置有相应的锁紧机构,常用的锁紧机构是在插头上设置有弹爪,在插座上设置与弹爪钩挂配合的挂接结构,在插头与插座插接时,弹爪被钩挂结构撑开,弹爪的前端抠住相应的挂接结构,由于弹爪具有弹性,因此抠住相应的挂接结构的弹爪产生一个压向插座的外壳体的力,从而实现对插头与插座的锁定,此时若想将插头与插座分离,则需要首先将弹爪的前端张开,才能拉动插头实现分离。将弹爪设置为在插座的外壳体上沿插座的轴向延伸的跷跷板形式,并在弹爪与插座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向弹爪的前端施加向插座的外壳体表面靠近的作用力的弹性件,由此可实现在需要将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只需要人工按压弹爪的后端,使弹爪的前端张开,实现解锁。但是在这种按压式的解锁形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保险结构,操作人员的误操作会导致弹爪前端张开,导致插头与插座意外分离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设计一种对于这种锁闭机构进行防误解锁的保险结构尤为重要。而在公布号为CN103996929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防误脱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的外壳之间的保险滑块,保险滑块可在插头的外壳表面前后移动,在保险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弹爪的后端以防止弹爪后端下压的支撑结构,同时在插座的外壳上前后间隔设置两个锁孔,相应的在保险滑块上设置于两个锁孔插接配合的弹键,在实际使用时,前侧锁孔构成了保险滑块在移动时与弹键配合的闭锁工位,后侧的锁孔构成了保险滑块在移动时与弹键配合的解锁工位,由此可实现在弹爪与对应的挂接结构配合后,向前推动保险滑块使支撑结构夹设在插座的外壳与弹爪后端之间,插头与插座需要分离时,向后推动保险滑块使支撑结构从插座的外壳与弹爪后端之间脱离,然后即可操作弹爪,使弹爪与挂接结构分离。但是这种防误结构需要在保险滑块的后侧设置防止保险滑块脱出的尾罩,对插头本身的结构改变较大,而且保险滑块自身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工耗时较长,装配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的防误解锁结构的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连接器组件的防误脱插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是:连接器组件,包括防误脱插头,所述防误脱插头以前端为插接端,所述防误脱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上的挂接结构钩挂配合的弹爪,所述弹爪为跷跷板结构,插头壳体上套设有可沿前后方向或沿插头壳体的周向往复动作的支撑挡圈,所述支撑挡圈在往复动作的过程中具有可支撑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以限制弹爪向插头壳体靠近的闭锁位,以及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移开的解锁位,所述插座壳体上还设有挡设在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到解锁位的切换路径中的限位结构。支撑挡圈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头壳体上的用于限制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向后移动至解锁位的限位凸台,所述支撑挡圈为截面呈C形的弹性挡圈,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的尺寸小于限位凸台的周向最大尺寸,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可撑开而通过所述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可将支撑挡圈撑开而通过限位凸台的引导结构。所述限位凸台为前宽后窄的楔形块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由限位凸台的周向两侧的至少一侧面形成的引导面,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尺寸大于限位凸台的周向最小尺寸。所述限位凸台为梯形凸台,所述梯形凸台的两侧面构成所述引导面。所述插头外壳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导销,所述弹爪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销插接配合供弹爪的后端导向移动的导向孔,所述支撑挡圈上设置有在支撑挡圈通过限位凸台时供所述导销沿其径向卡入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为“L”形槽,其包括前后延伸的直槽和连通至所述直槽的后端的周向延伸的横槽,所述支撑挡圈处于闭锁位时可周向转动以供所述导销从直槽卡入至横槽内而将所述开口与所述限位凸台周向错开。所述直槽和横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内翻的弹性挡边,所述弹性挡边可在导销进入横槽后挡设在横槽与直槽之间以防止支撑挡圈反向转动。所述支撑挡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以供支撑挡圈周向转动的防滑凸纹。本专利技术防误脱插头的技术方案是:防误脱插头,前端为插接端,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上的挂接结构钩挂配合的翘翘板结构的弹爪,所述插头壳体上套设有可沿前后方向或沿插头壳体的周向往复动作的支撑挡圈,所述支撑挡圈在往复动作的过程中具有可支撑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以限制弹爪向插头壳体靠近的闭锁位,以及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移开的解锁位,所述插座壳体上还设有挡设在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到解锁位的切换路径中的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挡圈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头壳体上的用于限制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向后移动至解锁位的限位凸台,所述支撑挡圈为截面呈C形的弹性挡圈,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的尺寸小于限位凸台的周向最大尺寸,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可撑开而通过所述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可将支撑挡圈撑开而通过限位凸台的引导结构。所述限位凸台为前宽后窄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由限位凸台的周向两侧的至少一侧面形成的引导面,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尺寸大于限位凸台的周向最小尺寸。所述限位凸台为梯形凸台,所述梯形凸台的两侧面构成所述引导面。所述插头外壳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导销,所述弹爪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销插接配合供弹爪的后端导向移动的导向孔,所述支撑挡圈上设置有在支撑挡圈通过限位凸台时供所述导销沿其径向卡入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为“L”形槽,其包括前后延伸的直槽和连通至所述直槽的后端的周向延伸的横槽,所述支撑挡圈处于闭锁位时可周向转动以供所述导销从直槽卡入至横槽内而将所述开口与所述限位凸台周向错开。所述直槽和横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内翻的弹性挡边,弹性挡边可在导销进入横槽后挡设在横槽与直槽之间以防止支撑挡圈反向转动。所述支撑挡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以供支撑挡圈周向转动的防滑凸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组件,在插头壳体外套设可前后移动或周向转动的支撑挡圈,在插头和插座插接后需要对弹爪进行防脱保护时,支撑挡圈从解锁位向闭锁位移动,卡设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并通过限位结构的设置避免了支撑挡圈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脱出,此时由于支撑挡圈的径向的挡止作用,无法将弹爪的后端按压,因此无法实现弹爪与挂接结构的脱离,保证插头与插座的稳定插接;在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时,仅需要人工将支撑挡圈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脱出,此时可将弹爪的后端向后按压,进而实现弹爪与挂接结构的脱离,结构比较简单,而且仅仅需要套设一个支撑挡圈即可实现对弹爪的防误脱,便于加工,装配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误脱插头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撑挡圈与插头壳体未装配时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支撑挡圈与插头壳体装配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1中导销与避让槽配合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误脱插头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支撑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正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误脱插头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连接器组件,包括防误脱插头,所述防误脱插头以前端为插接端,所述防误脱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上的挂接结构钩挂配合的弹爪,所述弹爪为跷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上套设有可沿前后方向或沿插头壳体的周向往复动作的支撑挡圈,所述支撑挡圈在往复动作的过程中具有可支撑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以限制弹爪向插头壳体靠近的闭锁位,以及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移开的解锁位,所述插座壳体上还设有挡设在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到解锁位的切换路径中的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器组件,包括防误脱插头,所述防误脱插头以前端为插接端,所述防误脱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插座上的挂接结构钩挂配合的弹爪,所述弹爪为跷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上套设有可沿前后方向或沿插头壳体的周向往复动作的支撑挡圈,所述支撑挡圈在往复动作的过程中具有可支撑设置在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以限制弹爪向插头壳体靠近的闭锁位,以及从弹爪的后端与插头壳体之间移开的解锁位,所述插座壳体上还设有挡设在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到解锁位的切换路径中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挡圈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插头壳体上的用于限制支撑挡圈从闭锁位向后移动至解锁位的限位凸台,所述支撑挡圈为截面呈C形的弹性挡圈,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的尺寸小于限位凸台的周向最大尺寸,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可撑开而通过所述限位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开口之间设置有可将支撑挡圈撑开而通过限位凸台的引导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为前宽后窄的楔形块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由限位凸台的周向两侧的至少一侧面形成的引导面,所述支撑挡圈的开口尺寸大于限位凸台的周向最小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为梯形凸台,所述梯形凸台的两侧面构成所述引导面。6.根据权利要求2~5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导销,所述弹爪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导销插接配合供弹爪的后端导向移动的导向孔,所述支撑挡圈上设置有在支撑挡圈通过限位凸台时供所述导销沿其径向卡入的避让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为“L”形槽,其包括前后延伸的直槽和连通至所述直槽的后端的周向延伸的横槽,所述支撑挡圈处于闭锁位时可周向转动以供所述导销从直槽卡入至横槽内而将所述开口与所述限位凸台周向错开。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和横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内翻的弹性挡边,所述弹性挡边可在导销进入横槽后挡设在横槽与直槽之间以防止支撑挡圈反向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挡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以供支撑挡圈周向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杰徐骏徐耕武学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