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649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及其系统,通过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若匹配通过后,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与身份证照片中对应区域进行第二匹配,判断第二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从而进行两次鉴权,提高身份鉴权的准确性。

A Method and System of Public Security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By acquiring the face image taken by camera and the public security database for first matching, if the matching passes, the sub-face image area is acqui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rea in the identity card photo is matched for second matching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econd matching result meets the second authentication condition, so as to carry out twice authentication and improve th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r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及其系统
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是涉及公安身份鉴权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如宾馆、酒店、火车入闸出等公众场合都在使用身份鉴权,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读卡设备读取身份证上的人脸影像,在利用采集装置如摄像头获取鉴权人人脸影像,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匹配身份证上的正面照是否和采集的人脸头像的相似程度,如果相似程度达到设定值,则鉴权通过。如果相似程度未达到设定值,则提示并报警处理。然而上述的方法仅仅利用了一种方式,如果人脸识别算法不准确,或者采集时由于灯光、方位的影像导致匹配值偏离正常,则会导致鉴权失真,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设计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纯实用人脸识别方法所带来的误差高以及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S2:将所述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S3:判断第一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S4: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执行步骤S5;如不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S5: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S6:将所述子人脸影像区域和身份证照片中对应区域进行第二匹配;S7:判断第二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S8:若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鉴权成功;如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进一步的,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包括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若干子人脸影像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配置一标示值。输入任一子人脸影像区域,显示输出结果;所述输出结果为该区域的标示值和该区域的部分影像。进一步的,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九宫格,并为每个区域配置标示值。进一步的,当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时,采集限定时间段的多张影像进行匹配鉴权。进一步的,所述时间段为一分钟。进一步的,采集至少10张子人脸影像。进一步的,设置阈值,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大于阈值时,则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鉴权成功;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小于阈值时,则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未通过。进一步的,根据影像识别技术,判断子影像区域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包括子影像区域中是否存在相应特征。进一步的,当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时,显示系统已经通过鉴权,然后进入访问状态。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公安身份鉴权系统,包括:人脸影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第一鉴权模块,用于判断第一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如不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子人脸影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子人脸影像区域和身份证照片中对应区域进行第二匹配;第二鉴权模块,用于判断第二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若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鉴权成功;如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进一步的,所述子人脸影像获取模块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若干子人脸影像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配置一标示值;输入任一子人脸影像区域,显示输出结果;所述输出结果为该区域的标示值和该区域的部分影像。进一步的,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九宫格,并为每个区域配置标示值。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将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时,采集限定时间段的多张影像进行匹配鉴权。进一步的,所述时间段为一分钟。进一步的,采集至少10张子人脸影像。进一步的,设置阈值,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大于阈值时,则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鉴权成功;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小于阈值时,则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未通过。进一步的,根据图像识别算法,判断子影像区域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包括子影像区域中是否存在相应特征。进一步的,当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时,显示系统已经通过鉴权,然后进入访问状态。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效果:(1)根据完整图像和局部图像结合进行两次鉴权,大大增加了鉴权的准确性;(2)二次鉴权的时候仅鉴定人脸影像区域的局部影像,一方面能够降低运算量,提高鉴权效率;另一方面,根据阈值来进行多次鉴权判断,避免了表情变化所带来的误匹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公安身份鉴权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为便于综合理解有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所定义的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便于理解,但这些仅被视为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简要并清楚地描述本申请,本申请将省略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在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短语不限于字面含义,而是仅为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提供对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说明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定义的本申请。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S1: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化摄像头,采集人脸影像。摄像头安装有光传感器,当传感器感测到外界环境光不足的情况下,会自行开启闪光灯进行补光。S2:将所述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首次鉴权时,摄像头采集全部的人脸图像,如果摄像头未采集到全部人脸图像时,将发出提示表明未采集到完整的人脸影像,采集失败。当采集到完整的人脸影像时,将该影像传输到后台公安数据库,该数据库已预先存储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该影像和后台公安数据库进行匹配。S3:判断第一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公安数据库预先设置的匹配条件来判断采集到的影像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所述第一鉴权条件为公安数据库预先设置的匹配条件。另一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根据人脸识别算法设置匹配条件,如特征值匹配、哈希匹配等,这里不做限制。S4: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执行步骤S5;如不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在一些实施例中,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也就是公安数据库自带的匹配条件,则执行子人脸影像区域采集;如未通过,则提示或者显示匹配结果。S5: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人脸影像后,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若干区域,按预设规则为每个区域设置一标示值;显示至少一个编号。进一步的,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九宫格,并为每个区域配置标示值。如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三排三列,并以九宫格键盘的形式为各个区编阿拉伯数字的编号:眼位于1和3区域、鼻位于5区域、嘴位于8区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割成六个区域,并为每个区域配置标示值;六个区域内分别包括左眉、右眉、左眼、右眼、鼻以及嘴。操作人员可以指定任一标示值,显示输出结果;所述输出结果为该区域的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S2:将所述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S3:判断第一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S4: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执行步骤S5;如不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S5: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S6:将所述子人脸影像区域和身份证照片中对应区域进行第二匹配;S7:判断第二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S8:若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鉴权成功;如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影像;S2:将所述人脸影像和公安数据库进行第一匹配;S3:判断第一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鉴权条件;S4:若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执行步骤S5;如不通过第一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S5:获取子人脸影像区域;S6:将所述子人脸影像区域和身份证照片中对应区域进行第二匹配;S7:判断第二匹配结果是否满足第二鉴权条件;S8:若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鉴权成功;如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则显示未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将获取的人脸影像分成若干子人脸影像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配置一标示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人脸影像区域为九宫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匹配固定时间段的至少10张影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安身份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包括设置匹配阈值,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大于所述阈值时,则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鉴权成功;当子人脸影像区域匹配成功次数小于所述阈值时,则不通过第二鉴权条件,显示未通过。6.一种公安身份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影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陆生孙立宏陈放李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国政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