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检测装置及其连接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397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套管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套管检测装置及其连接座。套管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套管的径向尺寸的通径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待检测套管的端部以对套管进行封堵的连接座,连接座上穿设有用于与通径规连接的拉绳,连接座上还开设有向连接座与套管围成的空间内充气的充气口。在连接座上穿设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通径规连接,使通径规的运动受到限制,通过设置拉绳的长度,使通径规在套管内飞出后,在拉绳托拽下停止运动,不会发生通径规飞出伤人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回拉拉绳能够带动通径规从套管内回到运动的起始点,不需要技术人员再去手动回收通径规,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减少了技术人员的非必要任务量。

Casing Inspection Device and Its Connect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sing detection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 casing detection device and a connecting seat thereof. The casing detection device includes a diameter gauge for measuring the radial dimension of the casing, and a connecting seat for sealing the casing at the end of the casing to be tested. The connec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rop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diameter gauge, and the connecting sea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inflatable opening in the space surrounded by the directional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casing. There is a pull rope on the connecting seat, one end of the pull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th gauge, so that the movement of the path gauge is limited. By setting the length of the pull rope, the path gauge will stop after flying out of the casing, and the safety hazard of the path gauge flying out of the injured person will not occur. Moreover, the path gauge can be driven back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vement through the pull rope, which is not necessary. The technicians then manually recover the path gauge,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inspection and reduces the unnecessary task of technici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管检测装置及其连接座
本技术涉及套管检测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套管检测装置及其连接座。
技术介绍
石油套管是用于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以保证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完井后整个油井的正常运行。每一口井根据不同的钻井深度和地质情况,要使用几层套管。但套管不可以重复使用,属于一次性消耗材料,且占入井管具比例较大。所以套管入井前的检验工作突显重要,套管合格入井是安全施工的技术保障。目前现场套管检查项目主要有:套管本体有无变形;丝扣处有无损伤;套管通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等。套管到达现场后排列整齐,套管本体变形及损伤可通过肉眼即可检验,但套管的通径尺寸需要由通径规来完成检测。在现有技术中,对通径规的现场操作一般有三种,其一是在通径规的前部绑一铁丝,先将铁丝穿过套管,后来在套管另一头拉铁丝,通过铁丝牵引通径规通过套管。其二是使用压缩空气做气源,通过气动力进行通径,如图1所示,通径规1在受到气压的推动后,在套管2内直动,若存在径向误差则套管2会使通径规1卡住不能运动,若不存在径向误差则通径规1能够从套管2内飞出。其三是在通径规的后面连接一细铁管,用细铁管来推动通径规通过套管,然后还得再将通径规原路抽回,细铁管要比套管还长,三种方法在生产工作中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操作起来极不便,还存在通径规从套管中飞出伤人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座,能够解决通径规运动不受限制而伤人的安全问题,并且能够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本技术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检测装置,其中包括本连接座及与其配套的通径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套管检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套管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套管的径向尺寸的通径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待检测套管的端部以对套管进行封堵的连接座,连接座上穿设有用于与通径规连接的拉绳,连接座上还开设有向连接座与套管围成的空间内充气的充气口。其有益效果在于:连接座能够与套管配合,在套管的端部对套管进行封堵,此时通径规塞进套管中,通径规、套管的内壁与连接座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在连接座上设置有向这个空间充气的充气口,空间内的气压升高能够对通径规产生一个向前运动的推力,使通径规在套管内运动,并且在连接座上穿设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通径规连接,使通径规的运动受到限制,通过设置拉绳的长度,使通径规在套管内飞出后,在拉绳托拽下停止运动,不会发生通径规飞出伤人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回拉拉绳能够带动通径规从套管内回到运动的起始点,不需要技术人员再去手动回收通径规,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减少了技术人员的非必要任务量。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收放线轮,所述拉绳从连接座穿出后一端用于与通径规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设在收放线轮上。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连接座内设置有收放线轮,拉绳绕设在收放线轮上,技术人员通过转动收放线轮可以带动拉绳转动,动作幅度小,操作简单,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作为连接座主体的筒体,筒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通径规的内腔。其有益效果在于:将连接座的主体设置为筒体,筒体内设有容纳通径规的内腔,便于将通径规设置在筒体内,有利于技术人员对通径规进行收纳。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隔板已将筒体的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隔板靠近连接端的一侧的腔室为用于容纳通径规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外周面上设有向第一腔室充入气体的第一充气口;隔板远离连接端的一侧的腔室为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部设有收放线轮,隔板上开设有供收放线轮中拉绳穿设的开孔。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筒体分隔为两个腔室,第一腔室能够容纳通径规,并且向第一腔室内充气能够推动通径规运动,而在隔板上设置有供拉绳穿过的开孔,拉绳与通径规连接后从第一腔室内穿出进入到第二腔室内,在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收放线轮,收放线轮便于技术人员对拉绳进行回收。进一步的,所述收放线轮上设有带动收放线轮转动的叶片,第二腔室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向第二腔室内充入气体以带动叶片转动的第二充气口。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收放线轮上设置有叶片,依靠气流来吹动叶片使收放线轮转动,结构简单,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控制,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并且以气源作为动力,装置中不必使用其他能源材料,减少了本装置的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套管检测装置的连接座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套管检测装置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设置在待检测套管的端部以对套管进行封堵,连接座上穿设有拉绳以用于与对套管进行检测的通径规连接,连接座上还开设有向连接座与套管围成的空间内充气的充气口。其有益效果在于:连接座能够与套管配合,在套管的端部对套管进行封堵,此时通径规塞进套管中,通径规、套管的内壁与连接座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在连接座上设置有向这个空间充气的充气口,空间内的气压升高能够对通径规产生一个向前运动的推力,使通径规在套管内运动,并且在连接座上穿设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通径规连接,使通径规的运动受到限制,通过设置拉绳的长度,使通径规在套管内飞出后,在拉绳托拽下停止运动,不会发生通径规飞出伤人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回拉拉绳能够带动通径规从套管内回到运动的起始点,不需要技术人员再去手动回收通径规,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减少了技术人员的非必要任务量。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收放线轮,所述拉绳从连接座穿出后一端用于与通径规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设在收放线轮上。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连接座内设置有收放线轮,拉绳绕设在收放线轮上,技术人员通过转动收放线轮可以带动拉绳转动,动作幅度小,操作简单,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作为连接座主体的筒体,筒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通径规的内腔。其有益效果在于:将连接座的主体设置为筒体,筒体内设有容纳通径规的内腔,便于将通径规设置在筒体内,有利于技术人员对通径规进行收纳。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隔板已将筒体的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隔板靠近连接端的一侧的腔室为用于容纳通径规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外周面上设有向第一腔室充入气体的第一充气口;隔板远离连接端的一侧的腔室为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部设有收放线轮,隔板上开设有供收放线轮中拉绳穿设的开孔。其有益效果在于:将筒体分隔为两个腔室,第一腔室能够容纳通径规,并且向第一腔室内充气能够推动通径规运动,而在隔板上设置有供拉绳穿过的开孔,拉绳与通径规连接后从第一腔室内穿出进入到第二腔室内,在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收放线轮,收放线轮便于技术人员对拉绳进行回收。进一步的,所述收放线轮上设有带动收放线轮转动的叶片,第二腔室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向第二腔室内充入气体以带动叶片转动的第二充气口。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收放线轮上设置有叶片,依靠气流来吹动叶片使收放线轮转动,结构简单,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控制,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并且以气源作为动力,装置中不必使用其他能源材料,减少了本装置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通径规受到气动驱动对套管进行检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套管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套管检测装置对套管进行检测的示意图。图中:1.通径规;11.通径规头部;12.通径规尾部;13.拉绳连接部;2.套管;3.连接座;31.第一腔室;311.导向壁;312.固定栓;313.进气管线;314.换向阀门;315.压力表;316.内凸缘;32.第二腔室;321.收放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套管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套管的径向尺寸的通径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待检测套管的端部以对套管进行封堵的连接座,连接座上穿设有用于与通径规连接的拉绳,连接座上还开设有向连接座与套管围成的空间内充气的充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套管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套管的径向尺寸的通径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待检测套管的端部以对套管进行封堵的连接座,连接座上穿设有用于与通径规连接的拉绳,连接座上还开设有向连接座与套管围成的空间内充气的充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还包括收放线轮,所述拉绳从连接座穿出后一端用于与通径规连接,拉绳的另一端绕设在收放线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作为连接座主体的筒体,筒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通径规的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隔板已将筒体的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隔板靠近连接端的一侧的腔室为用于容纳通径规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外周面上设有向第一腔室充入气体的第一充气口;隔板远离连接端的一侧的腔室为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部设有收放线轮,隔板上开设有供收放线轮中拉绳穿设的开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线轮上设有带动收放线轮转动的叶片,第二腔室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向第二腔室内充入气体以带动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玉王希东郭凡志谭梦琦王健渠晓坤任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