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海专利>正文

雨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625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量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其为圆桶状;漏斗,其与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边缘连接,所述漏斗的小口端连接有一水平的承雨板,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位于所述承雨板下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侧壁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水槽侧壁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处理器;第一电子秤和第二电子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长时间连续测量雨量,且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

Rainfall monitor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infall monito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hich is barrel-shaped; a funnel,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open end edge of the shell, a horizontal rain-bearing plate is connected at the small end of the funnel, the first water intake pipe and the second water intake pipe are both located under the rain-bearing plate, the first water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the second water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electromagnetic valve. The first flume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utlet pipe, the first outlet pipe with a third solenoid valve, the second flume side wall with a second outlet pipe, the second outlet pipe with a fourth solenoid valve, the first proximity switch and the second proximity switch, the processor, the first electronic scale and the second electronic scal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rainfall for a long tim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量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雨量计是气象学和水文学上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某地区的降水量的仪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雨量计有虹吸式、翻斗式和称重式三种。虹吸式雨量计主要利用虹吸原理对雨量进行连续测量,但是虹吸式雨量计在虹吸历时内的降雨无法记录,因此随着降雨时间、降雨量的增加,雨量的记录误差会越来越大。翻斗式雨量计通过设置机械双稳态的定容翻斗,当降水到一定量时,翻斗翻转,计数器记录翻斗翻转次数来统计雨量,然而在雨量过大时,翻斗的翻转频率过快,往往会造成翻斗内还残存雨水,这样每次翻斗翻转需要的雨量就会减少,而翻斗翻转次数就会偏大,造成雨量统计误差。称量式雨量计并不排泄雨水,故统计结果较准确,但是由于其不排泄雨水也造成记录结果有上限,当雨量超过称量式雨量计的容积上限就无法测量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长时间连续测量雨量,且测量结果精确的雨量监测装置。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雨量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其为圆桶状;漏斗,其大口端直径与所述外壳的直径相同,且所述漏斗的大口端边缘与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边缘连接,所述漏斗的小口端连接有一水平的承雨板,所述承雨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沿所述承雨板的圆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一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二进水管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位于所述承雨板下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其均为圆桶状,且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下方且第一进水管偏离第一水槽的轴线,所述第二水槽设置于第二进水管下方且第二进水管偏离第二水槽的轴线,所述第一水槽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一水槽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水槽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二水槽连通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延伸至所述外壳外,且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水槽的槽底,第二出水管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水槽的槽底;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通过连接在外壳内壁上的第一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一水槽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二接近开关通过连接在外壳内壁上的第二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二水槽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中各设置有一浮板,所述浮板直径略小于第一水槽的内径,所述浮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浮板中心设置有一竖直的金属杆体,当所述第一水槽中的浮板上浮到第一水槽高度的时,所述第一水槽中的金属杆体靠近并触发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当所述第二水槽中的浮板上浮到第二水槽高度的时,所述第二水槽中的金属杆体靠近并触发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处理器,其设置与所述外壳内,所述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以及第四电磁阀连接,当所述第一接近开关被触发时,所述处理器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并开启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当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被触发时,所述处理器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并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第一电子秤和第二电子秤,所述第一电子秤设置于外壳内的所述第一水槽下方,以称量并记录第一水槽中的雨水重量,所述第二电子秤设置于外壳内的所述第二水槽下方,以称量并记录第二水槽中的雨水重量。优选的是,所述漏斗与所述承雨板均为金属材质,所述漏斗的外壁贴设有电热元件。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外壁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热元件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低于设置阈值时,所述处理器启动电热元件。优选的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设定阈值为4℃。优选的是,所述漏斗内壁、承雨板上表面以及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内壁均涂覆有疏水性涂料。优选的是,所述漏斗的大口端设置有一滤网,所述滤网的规格为4~10目。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交替开启实现了雨量收集称量与雨水排泄同时进行,不仅保留了称量式雨量计的精确性优点,同时还解决了称量式雨量计不能在长时间、高降水量降雨的情况下连续测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量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为圆桶状;漏斗2,其大口端直径与所述外壳1的直径相同,且所述漏斗2的大口端边缘与所述外壳1的敞口端边缘连接,所述漏斗2的小口端连接有一水平的承雨板3,所述承雨板3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沿所述承雨板3的圆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一进水管4连接,所述第二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二进水管5连接,第一进水管4和第二进水管5均位于所述承雨板3下方,所述第一进水管4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第二进水管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7;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9,其均为圆桶状,且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9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水槽8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4下方且第一进水管4偏离第一水槽8的轴线,所述第二水槽9设置于第二进水管5下方且第二进水管5偏离第二水槽9的轴线,所述第一水槽8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一水槽8连通的第一出水管10,所述第一出水管10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1,所述第二水槽9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二水槽9连通的第二出水管12,所述第二出水管12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13,所述第三电磁阀11和第四电磁阀13均位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一出水管10和第二出水管12均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且第一出水管10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水槽8的槽底,第二出水管12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水槽9的槽底;第一接近开关14和第二接近开关15,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4通过连接在外壳1内壁上的第一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一水槽8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5通过连接在外壳1内壁上的第二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二水槽9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一水槽8和第二水槽9中各设置有一浮板16,所述浮板16直径略小于第一水槽8的内径,所述浮板16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7,所述浮板16中心设置有一竖直的金属杆体18,当所述第一水槽8中的浮板16上浮到第一水槽8高度的时,所述第一水槽8中的金属杆体18靠近并触发所述第一接近开关14,当所述第二水槽9中的浮板16上浮到第二水槽9高度的时,所述第二水槽9中的金属杆体18靠近并触发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圆桶状;漏斗,其大口端直径与所述外壳的直径相同,且所述漏斗的大口端边缘与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边缘连接,所述漏斗的小口端连接有一水平的承雨板,所述承雨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沿所述承雨板的圆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一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二进水管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位于所述承雨板下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其均为圆桶状,且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下方且第一进水管偏离第一水槽的轴线,所述第二水槽设置于第二进水管下方且第二进水管偏离第二水槽的轴线,所述第一水槽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一水槽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水槽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二水槽连通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延伸至所述外壳外,且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水槽的槽底,第二出水管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水槽的槽底;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通过连接在外壳内壁上的第一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一水槽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二接近开关通过连接在外壳内壁上的第二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二水槽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中各设置有一浮板,所述浮板直径略小于第一水槽的内径,所述浮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浮板中心设置有一竖直的金属杆体,当所述第一水槽中的浮板上浮到第一水槽高度的...

【技术特征摘要】
1.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圆桶状;漏斗,其大口端直径与所述外壳的直径相同,且所述漏斗的大口端边缘与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边缘连接,所述漏斗的小口端连接有一水平的承雨板,所述承雨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沿所述承雨板的圆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一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孔与一竖直的第二进水管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位于所述承雨板下方,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其均为圆桶状,且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水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下方且第一进水管偏离第一水槽的轴线,所述第二水槽设置于第二进水管下方且第二进水管偏离第二水槽的轴线,所述第一水槽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一水槽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水槽侧壁靠近槽底处设置有与第二水槽连通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延伸至所述外壳外,且第一出水管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水槽的槽底,第二出水管的末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水槽的槽底;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通过连接在外壳内壁上的第一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一水槽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二接近开关通过连接在外壳内壁上的第二连杆悬置于所述第二水槽的中心上方,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中各设置有一浮板,所述浮板直径略小于第一水槽的内径,所述浮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浮板中心设置有一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