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613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两个减震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的顶端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左侧面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滑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的内表面与第一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顶端与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改进型仪表支架,通过设置上固定架、下固定架、上夹板、下夹板、第二滑杆、连接板和把手,人们松开把手,第二弹簧伸长带动上夹板向下移动,从而将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便于人们对仪表进行拆卸,且可以对仪表进行二次使用,减少了浪费。

An improved instrument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instrument support,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wo shock absorbers, the top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the left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slide sleeve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slide sleeve is sliding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slide rod. The top of the first slide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ff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lide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improved instrument bracket, by setting up the upper fixing frame, the lower fixing frame, the upper splint, the lower splint, the second slide rod,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handle, people release the handle, and the second spring elongation drives the upper splint to move downward, so that the upper fixing frame and the lower fixing frame are fixed between the upper splint and the lower splin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disassemble the instrument and can be used twice. It reduces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
本技术涉及仪表支架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
技术介绍
仪表是显示数值的仪器总称,包括压力仪表流量仪表,以及各种分析仪器等,仪器仪表应用领域广泛,覆盖了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文教卫生、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在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运行过程中承担着把关者和指导者的任务,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大,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倍增和拉动作用,有着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仪表设备技术的成熟,各种仪表发展迅速,传统技术的仪表支架结构较为简单,功能不完善,不具有减震功能,常常造成仪表内精密零件的损坏,且仪表与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不便于拆卸,给人们使用仪表支架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解决了随着我国仪表设备技术的成熟,各种仪表发展迅速,传统技术的仪表支架结构较为简单,功能不完善,不具有减震功能,常常造成仪表内精密零件的损坏,且仪表与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不便于拆卸,给人们使用仪表支架带来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两个减震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的顶端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左侧面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滑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的内表面与第一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顶端与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右侧面与轴承的左侧面卡接,所述轴承的右侧面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内表面与夹持装置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的底端与上夹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与上固定架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上固定架的下表面与下固定架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下固定架的下表面与下夹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的顶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把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底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顶端均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与第二滑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和第二弹簧的底端均与上夹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形状均为矩形,且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固定孔,且两个固定孔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的形状相同,且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卡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改进型仪表支架,通过设置上固定架、下固定架、上夹板、下夹板、第二滑杆、连接板和把手,人们将仪表放置在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之间开设的卡槽中,人们向上拉动把手,把手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连接板向上移动通过第二滑杆带动上夹板向上移动,人们将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放置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人们松开把手,第二弹簧伸长带动上夹板向下移动,从而将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固定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便于人们对仪表进行拆卸,且可以对仪表进行二次使用,减少了浪费。2、该改进型仪表支架,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伸缩杆、安装板、连接杆、第一滑套和第一滑杆,在受到震动时,伸缩杆和第一弹簧进行伸缩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且在第一弹簧和伸缩杆进行伸缩的过程中,伸缩杆伸缩带动安装板上下移动,安装板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滑套在第一滑杆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减震过程更加稳定,减少了仪表内精密零件因震动受到的损伤。3、该改进型仪表支架,通过设置轴承和转轴,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旋转把手带动仪表旋转,便于人们观察,设置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减震装置、201伸缩杆、202第一弹簧、3安装板、4连接杆、5第一滑套、6第一滑杆、7挡板、8轴承、9转轴、10固定板、11支撑板、12第二滑套、13夹持装置、131第二滑杆、132第二弹簧、14上夹板、15下夹板、16上固定架、17下固定架、18连接板、19把手、20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与两个减震装置2的底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固定孔20,且两个固定孔20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人们使用螺栓通过底板1上表面的固定孔20将底板1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减震装置2的顶端与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减震装置2包括伸缩杆201,伸缩杆20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202,伸缩杆201和第一弹簧202的底端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201和第一弹簧202的顶端均与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受到震动时,伸缩杆201和第一弹簧202进行伸缩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安装板3的左侧面通过连接杆4与第一滑套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套5的内表面与第一滑杆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杆6的顶端与挡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杆6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右侧面与轴承8的左侧面卡接,轴承8的右侧面套接有转轴9,转轴9的右端与固定板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8和转轴9,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翻转把手19带动仪表旋转,便于人们观察,固定板1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滑套12,第二滑套12的内表面与夹持装置1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夹持装置13的底端与上夹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夹持装置13包括第二滑杆131,第二滑杆131的外表面与第二滑套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滑杆131的顶端与连接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滑杆13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32,第二弹簧132的顶端与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滑杆131和第二弹簧132的底端均与上夹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人们将仪表放置在上固定架16和下固定架17之间开设的卡槽中,人们向上拉动把手19,把手19向上移动带动连接板18向上移动,连接板18向上移动通过第二滑杆131带动上夹板14向上移动,人们将上固定架16和下固定架17放置在上夹板14和下夹板15之间,人们松开把手19,第二弹簧132伸长带动上夹板14向下移动,从而将上固定架16和下固定架17固定在上夹板14和下夹板15之间,上夹板14的下表面与上固定架16的上表面搭接,上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两个减震装置(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2)的顶端与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左侧面通过连接杆(4)与第一滑套(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5)的内表面与第一滑杆(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6)的顶端与挡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6)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右侧面与轴承(8)的左侧面卡接,所述轴承(8)的右侧面套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右端与固定板(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滑套(12),所述第二滑套(12)的内表面与夹持装置(1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13)的底端与上夹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14)的下表面与上固定架(16)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上固定架(16)的下表面与下固定架(17)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下固定架(17)的下表面与下夹板(1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下夹板(15)的上表面与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13)的顶端与连接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的上表面与把手(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仪表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两个减震装置(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2)的顶端与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左侧面通过连接杆(4)与第一滑套(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5)的内表面与第一滑杆(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6)的顶端与挡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6)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右侧面与轴承(8)的左侧面卡接,所述轴承(8)的右侧面套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右端与固定板(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滑套(12),所述第二滑套(12)的内表面与夹持装置(1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13)的底端与上夹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14)的下表面与上固定架(16)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上固定架(16)的下表面与下固定架(17)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下固定架(17)的下表面与下夹板(1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下夹板(15)的上表面与安装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13)的顶端与连接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8)的上表面与把手(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宾
申请(专利权)人:卓锐恒鑫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