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96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潜水泵,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泵体、设置于收容空间内的涡轮以及驱动涡轮旋转的动力机构,泵体上设置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涡轮设置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旋转形成吸力使水从进水口吸入并从出水口泵出,泵体内还包括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流道,流道为螺旋状结构,包括与进水口相连的进水端、与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端以及连接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流道本体,进水端与出水端沿泵体的轴向呈间隔设置,流道本体沿泵体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至出水端。采用此种结构的流道,可以使得潜水泵的泵水效率更高,流量控制精度更高,且流道向负半径方向扩散,可以有效减小泵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水泵
本技术涉及潜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鱼缸的潜水泵。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客厅等场合装设鱼缸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是形成一种生活情操。而为了保证鱼缸内的动植物的存活,需要时刻保持水循环流动,因此,潜水泵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器件之一。相关技术的潜水泵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泵体和装配于所述泵体的泵盖,所述泵体包括分别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的涡轮,所述泵盖内设有驱动所述涡轮旋转的动力机构,通过所述涡轮将水从水槽内由所述进水口引入并由所述出水口泵入鱼缸。现有技术的潜水泵流道多为一维或者二维设计,效率低并且半径大,增大水泵整体尺寸。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潜水泵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靠性好且使用体验效果佳的潜水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水泵,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泵体、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涡轮以及驱动所述涡轮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通过旋转形成吸力使水从所述进水口吸入并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泵,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泵体、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涡轮以及驱动所述涡轮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通过旋转形成吸力使水从所述进水口吸入并从所述出水口泵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还包括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流道,所述流道为螺旋状结构,包括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端以及连接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的流道本体,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沿所述泵体的轴向呈间隔设置,所述流道本体由所述进水端沿泵体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至所述出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泵,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泵体、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涡轮以及驱动所述涡轮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通过旋转形成吸力使水从所述进水口吸入并从所述出水口泵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还包括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流道,所述流道为螺旋状结构,包括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出水端以及连接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的流道本体,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沿所述泵体的轴向呈间隔设置,所述流道本体由所述进水端沿泵体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至所述出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进水端到所述出水端,所述流道向负半径方向扩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在沿所述泵体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加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