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584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在利用针阀开闭阀口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阀中,降低在阀口的制冷剂的流动产生的噪音。在阀座部(1B)以剖面呈圆形状形成内径D1的第一口(11)、内径D2的第二口(12)、内径D3的第三口(13)、第一锥形部(14)以及第二锥形部(15)。第三口(13)的二次接头管(22)侧端部的内径D3与二次接头管(22)的内径D4的关系为D3=D4。在使制冷剂从第一口(11)与针状部(5a)的间隙流向第二口(12)的第一流动时、和使制冷剂从二次接头管(22)流向第三口(13)的第二流动时,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整流而使流动稳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空调机等中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阀,尤其是涉及改良相对于针阀的阀口的形状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在冷冻循环系统中,由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动阀产生的、伴随制冷剂通过的噪音经常成为问题。作为实施了这种噪音对策的电动阀,例如有在日本特开2013-234726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特开2012-8289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电动阀。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电动阀具有:从阀壳的侧面侧与阀室连通的一次接头管;以及从阀壳的下部的端部经由阀口与阀室连通的二次接头管。并且,冷冻循环系统的例如制热运转时,制冷剂从一次接头管向阀室流入,并且制冷剂从阀室经由针阀与阀口的间隙而向二次接头管流出。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从二次接头管经由针阀与阀口的间隙而向阀室流入,并且制冷剂从阀室向一次接头管流出。并且,这些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电动阀通过对阀口的形状进行改良,从而降低制冷剂从阀室向二次接头管流出时的制冷剂通过音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47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828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的电动阀中,都能得到降低制冷剂从阀室经由针阀与阀口的间隙向二次接头管流出的状态下的噪音的效果,但对于制冷剂从二次接头管经由针阀与阀口的间隙向阀室流入的、反方向的制冷剂通过音等未加考虑,还有改良的余地。例如在二次接头管与阀口的边界部分,由于直径不同,因而制冷剂从二次接头管流入时,产生缩流而产生流动损失,并且容易产生制冷剂通过音等。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电动阀,其针对使制冷剂从一次接头管向阀室流入并使制冷剂从阀室经由针阀与阀口的间隙向二次接头管流出的状态、和使制冷剂从二次接头管经由针阀与阀口的间隙向阀室流入的状态这样的双方向的流动,降低制冷剂通过音等的噪音。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方案1的电动阀是经由利用针阀使开口面积增减的阀口而能够将一次接头管所连通的阀室与二次接头管连通的电动阀,在上述阀室与上述二次接头管之间具备具有上述阀口的阀座部,并且在上述阀口具备阀室侧的第一口、内径比第一口大的第二口、以及连接上述第一口和上述第二口的第一锥形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阀口具备:第三口,其与上述二次接头管连通;以及第二锥形部,其连接上述第二口和上述第三口,上述第一口的内径D1、上述第二口的内径D2、上述第三口的上述二次接头管侧端部的内径D3以及上述二次接头管的内径D4的关系为D1<D2<D3=D4。方案2的电动阀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D2-D1≤D3-D2。方案3的电动阀是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口是上述二次接头管的内径部的一部分。方案4的冷冻循环系统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案1~3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方案1~3的电动阀,从第一口与针阀的间隙流动的制冷剂向第二口流出时,不会在第二口内使压力急剧恢复,能够对流动进行整流而使制冷剂的流动稳定化,从而能够抑制气蚀的破裂。另外,从第二口向第二锥形部和第三口流动时,流速减速,因此能够降低流速音。并且,在从二次接头管流动制冷剂时,从二次接头管向第三口的制冷剂的流动被整流,因此也不会有缩流产生等引起的流动损失,能够使制冷剂的流动稳定化。因此能够降低噪音。根据方案2的电动阀,成为D2-D1≤D3-D2,因此相对于第二口而从第二锥形部至第三口较大地扩大直径,从而流速的减速效果变高,能够进一步降低流速音。根据方案3的电动阀,第三口由二次接头管的内径部的一部分构成,因此用于形成阀口的加工变得容易。根据方案4的冷冻循环系统,能得到与方案1~3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向剖视图。图3(A)至(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的作用的图。图4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空调机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向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向剖视图。图中:1—阀壳,1A—阀室,1B—阀座部,11—第一口(阀口的一部分),12—第二口(阀口的一部分),13—第三口(阀口的一部分),14—第一锥形部(阀口的一部分),15—第二锥形部(阀口的一部分),21—一次接头管,22—二次接头管,23—阀导向部件,3—支撑部件,3a—内螺纹部,3b—滑动孔,4—阀架,5—针阀,5a—针状部,5b—杆部,6—步进马达,61—磁性转子,62—转子轴,62a—外螺纹部,63—定子线圈,4—阀架,X—轴线,13′—第三口,22′—二次接头管,22″—二次接头管,15′—第二锥形部,13″—第三口,10—电动阀,20—室外换热器,30—室内换热器,40—流路切换阀,50—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附近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向剖视图,图3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阀口的作用的图,图4是表示使用了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空调机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的附图中的上下对应。首先,基于图4对实施方式的空调机进行说明。空调机具有作为膨胀阀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10、搭载于室外单元100的室外换热器20、搭载于室内单元200的室内换热器30、流路切换阀40、以及压缩机50,这些各要素分别通过导管而如图示那样连接,构成热泵式的冷冻循环系统。该冷冻循环系统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的冷冻循环系统的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的电动阀也能够应用于大型建筑物用的多联空气调和器等室内机侧的节流装置等其它系统。冷冻循环系统的流路通过流路切换阀40而切换为制热模式以及制冷模式这两种流路,在制热模式中,如实线箭头所示,由压缩机50压缩的制冷剂从流路切换阀40向室内换热器30流入,从室内换热器30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管路60向电动阀10流入。并且,制冷剂在该电动阀10膨胀,以室外换热器20、流路切换阀40、压缩机50的顺序循环。在制冷模式中,如虚线箭头所示,由压缩机50压缩的制冷剂从流路切换阀40向室外换热器20流入,从室外换热器20流出的制冷剂在电动阀10膨胀,流经管路60而向室内换热器30流入。流入到该室内换热器30的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阀40向压缩机50流入。此外,在该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制热模式时,成为使制冷剂从电动阀10的一次接头管21流向二次接头管22的结构,但也可以使配管的连接相反,在制热模式时,成为使制冷剂从二次接头管22流向一次接头管21的结构。电动阀10作为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的膨胀阀(节流装置)而工作,在制热模式中,室外换热器2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室内换热器30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进行室内的制热。另外,在制冷模式中,室外换热器20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室内换热器3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阀,是经由利用针阀使开口面积增减的阀口而能够将一次接头管所连通的阀室与二次接头管连通的电动阀,在上述阀室与上述二次接头管之间具备具有上述阀口的阀座部,并且在上述阀口具备阀室侧的第一口、内径比第一口大的第二口、以及连接上述第一口和上述第二口的第一锥形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阀口具备:第三口,其与上述二次接头管连通;以及第二锥形部,其连接上述第二口和上述第三口,上述第一口的内径D1、上述第二口的内径D2、上述第三口的上述二次接头管侧端部的内径D3以及上述二次接头管的内径D4的关系为D1<D2<D3=D4。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3 JP 2017-1236091.一种电动阀,是经由利用针阀使开口面积增减的阀口而能够将一次接头管所连通的阀室与二次接头管连通的电动阀,在上述阀室与上述二次接头管之间具备具有上述阀口的阀座部,并且在上述阀口具备阀室侧的第一口、内径比第一口大的第二口、以及连接上述第一口和上述第二口的第一锥形部,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阀口具备:第三口,其与上述二次接头管连通;以及第二锥形部,其连接上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大树小林一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