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活塞风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地铁工程投入和运营规模的日益扩大,地铁隧道的安全养护工作愈渐受重视。在此背景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供应单元通常采用干电池,但由于列车运行时间长,频率高,进入隧道的时间和人员限制严格,传感器布置后,电池难于更换,且无法像外部结构一样用太阳能供电,当电量消耗殆尽,节点就失去作用,极大地限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本产品基于风轮转动和压电效应,对地铁隧道风能进行合理再利用。通过风轮转动,利用同轴凸轮带动压电片的振动,加大压电片在合理范围内的形变量和振动频率,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引发压电效应,实现从风能到机械能再到可利用性的电能的转换,从而达到为向无线传感器节点供电的目的。据检索,目前已有相关地铁风力发电的技术出现,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1016746.8公开的“一种地铁隧道风力发电装置”,该专利所述的地铁隧道风力发电装置仅仅收集的是地铁通风口处的风能,对于地铁运行中产生的大量风能没有加以利用。再如中国专利申请201520610494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活塞风发电装置,包括长方形装置主体、纵轴式风轮(4)和发电机(13),其特征在于:长方形装置主体的纵向两侧为六面封闭结构,其中间部分为上、下两面水平夹板(1)和前后两面贯通结构,内部的纵轴式风轮(4)轴通过大滚动轴承(11)与风轮支撑板(10)固定,左、右两块端板(2)通过带口角钢(17)连接,前、后的四块侧板(3)通过角钢(18)与上、下两面水平夹板(1)和两端板(2)固定,构成长方形装置主体的外部结构;纵轴式风轮(4)的轴穿过风轮支撑板(10)与凸轮(12)固连,再通过联轴器(7)与发电机(13)轴连接,发电机(13)通过电机底座(5)固定在下方的夹板(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活塞风发电装置,包括长方形装置主体、纵轴式风轮(4)和发电机(13),其特征在于:长方形装置主体的纵向两侧为六面封闭结构,其中间部分为上、下两面水平夹板(1)和前后两面贯通结构,内部的纵轴式风轮(4)轴通过大滚动轴承(11)与风轮支撑板(10)固定,左、右两块端板(2)通过带口角钢(17)连接,前、后的四块侧板(3)通过角钢(18)与上、下两面水平夹板(1)和两端板(2)固定,构成长方形装置主体的外部结构;纵轴式风轮(4)的轴穿过风轮支撑板(10)与凸轮(12)固连,再通过联轴器(7)与发电机(13)轴连接,发电机(13)通过电机底座(5)固定在下方的夹板(1)上表面;长方形装置主体两侧的六面封闭结构内设有一块水平和两块垂直的压电片(8),压电片(8)的一端通过压电片固定角钢(6)和压电片固定平板(19)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涛,漆令飞,许攀,周启帆,徐百川,朱袁,罗静帆,曾晓辉,潘亚嘉,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