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74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包括:用于浇筑楼板的H型钢横梁,所述H型钢横梁沿钢结构主体的外缘设置;预埋结构,包括下挂件和支撑件,所述下挂件包括用于预埋于所述楼板中的第一翼缘板和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呈角度连接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上翼缘板,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翼缘板的第二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二翼缘板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幕墙立柱的两侧的二夹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钢结构体系构筑物的幕墙连接方式的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也叫帷幕墙),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随着现代幕墙在民用建筑领域使用越来越广泛,使幕墙新材料的运用、施工工艺及外观造型越来越科技化和多元化。在大型建筑物中如:博物馆,歌剧院,展览馆等动则数10多万平方米的幕墙面积,对施工工艺和施工工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这种钢结构体系的构筑物中,幕墙的连接方式一般都是直接焊接在主体钢结构横梁的腹板上,或是在上下翼缘之间重新焊接一块钢板,作为幕墙的连接支点。而这种传统连接方式,焊接量大,易造成火灾隐患,且需要先搭设脚手架。然而,对于一些施工工期紧,需要赶工时提前插入幕墙施工的情况下,普通施工方法在主体完成后,再搭设脚手架,施工效率低且无法满足工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以解决传统的钢结构体系构筑物的幕墙连接方式的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包括:用于浇筑楼板的H型钢横梁,所述H型钢横梁沿钢结构主体的外缘设置;预埋结构,包括下挂件和支撑件,所述下挂件包括用于预埋于所述楼板中的第一翼缘板和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呈角度连接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上翼缘板,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翼缘板的第二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二翼缘板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幕墙立柱的两侧的二夹持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翼缘板垂直于所述第二翼缘板。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以及竖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所述竖板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翼缘板上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对准所述第一调节孔并通过禁锢件锁固于所述第一调节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孔沿所述H型钢横梁的高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孔沿所述H型钢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幕墙立柱的第三调节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调节孔沿所述H型钢横梁的厚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和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加劲板。进一步的,所述加劲板和所述夹持板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通过预先在预制待安装建筑幕墙的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时,将预埋结构安装于H型钢横梁上,可以避免传统的建筑幕墙安装需要搭设脚手架的情况,为后期幕墙龙骨装配式安装大大的提前和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在建筑幕墙安装现场,则减少了现场焊接量,又极大的减少了现场的火灾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的俯视图(未显示楼板)。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包括:预埋结构、连接件2和H型钢横梁3。在本实施例中,H型钢横梁3连接于钢结构主体上,H型钢横梁3沿钢结构主体的外缘设置。H型钢横梁3上浇筑有楼板4。建筑幕墙面板7安装于H型钢横梁3的外侧。建筑幕墙面板7的背部连接有幕墙立柱5(幕墙龙骨)。具体的,预埋结构包括下挂件11和支撑件12。下挂件11包括第一翼缘板111和第二翼缘板112。第一翼缘板111与第二翼缘板112呈角度连接。第二翼缘板112位于H型钢横梁3的外侧且面向H型钢横梁3的腹板设置。第一翼缘板连接于H型钢横梁3的上翼缘板31的上表面,并预埋于楼板4中。支撑件12连接于第二翼缘板112的第一侧(与第一翼缘板的相对侧)和H型钢横梁3的腹板32的外侧之间。连接件2包括侧板21和夹持板22。侧板21连接于第二翼缘板112的第二侧(与第一翼缘板的相背侧)。侧板21的远离第二翼缘板112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幕墙立柱5的两侧的两块夹持板22。两块夹持板2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幕墙立柱5的夹持空间。本技术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通过预先在预制待安装建筑幕墙的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时,将预埋结构安装于H型钢横梁上,可以避免传统的建筑幕墙安装需要搭设脚手架的情况,为后期幕墙龙骨装配式安装大大的提前和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在建筑幕墙安装现场,则减少了现场焊接量,又极大的减少了现场的火灾隐患。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翼缘板111垂直于第二翼缘板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翼缘板111和第二翼缘板112为一体成型的。具体的,下挂件12为尺寸为125mm×200mm×12mm的热浸镀锌角钢。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支撑件12包括底板121和竖板122。竖板122连接于所述底板121的顶部。底板121和竖板122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于腹板32和第二翼缘板11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的横截面呈T型。竖板122焊接连接于底板121的中部。连接件2包括侧板21和夹持板22。具体的,侧板21为尺寸为200mm×280mm×12mm的热浸镀锌钢板。夹持板22和侧板21之间连接有加劲板2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加劲板23和夹持板22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加劲板23和夹持板22分别为125mm×80mm×8mm热浸镀锌角钢的两个翼缘板。为了减少建筑幕墙安装现场焊接量,进而减少现场的火灾发生几率,连接件与预埋结构的连接、连接件与幕墙立柱的连接均采用螺栓。具体的,第二翼缘板112上开设有沿H型钢横梁3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调节孔。侧板21上开设有沿H型钢横梁3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为腰形孔。第二调节孔对准第一调节孔并通过禁锢件6锁固于第一调节孔。在安装连接件时,通过第一调节孔在第一水平方向(X,沿H型钢横梁的长度方向)上调节连接件的位置;通过第二调节孔在高度方向(Z轴)上调节连接件的位置。禁锢件6包括螺栓、螺母和垫片。螺栓采用M16×70mm的不锈钢螺栓。垫片为40mm×40mm×5mm厚的热浸镀锌垫片。垫片的竖向的两边满焊连接于侧板21的远离第二翼缘板112的一侧,防止安装后的幕墙立柱下滑。夹持板22上开设有沿所述H型钢横梁3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三调节孔。在安装建筑幕墙时,通过第三调节孔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浇筑楼板的H型钢横梁,所述H型钢横梁沿钢结构主体的外缘设置;预埋结构,包括下挂件和支撑件,所述下挂件包括用于预埋于所述楼板中的第一翼缘板和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呈角度连接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上翼缘板,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翼缘板的第二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二翼缘板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幕墙立柱的两侧的二夹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浇筑楼板的H型钢横梁,所述H型钢横梁沿钢结构主体的外缘设置;预埋结构,包括下挂件和支撑件,所述下挂件包括用于预埋于所述楼板中的第一翼缘板和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呈角度连接的第二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上翼缘板,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翼缘板的第二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二翼缘板的一侧连接有用于连接幕墙立柱的两侧的二夹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缘板垂直于所述第二翼缘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的H型钢横梁的幕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底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以及竖板,连接于所述H型钢横梁的腹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翼缘板之间,所述竖板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结构主体外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龙蔡庆军张卫平刘堂明廖言时义标陈树龙周云姚翔林立蒋钦州何嘉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