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接节点对撑式锚固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特别涉及平坡及缓坡地段深路堑边坡锚固桩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铁路、公路、市政、工程快速发展,受线路标高的限制,有时在平坡或者缓坡地段也必须以挖方通过,为确保开挖安全,一般在开挖前左右两侧都要设置锚固桩。当挖方处在软土、膨胀土以及滑坡、岩堆等地段时,土压力或滑坡推力较大,设置普通锚固桩会导致桩水平变形超限、锚固段侧壁容许应力不满足要求等问题,而且桩截面通常较大,锚固段长度过长导致工程造价很高。设置H型桩等组合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H型桩要求横梁与桩的节点刚性连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困难,在锚固桩成型之前就要开挖横梁绑扎钢筋,治理边坡实施风险高。因此,迫切需求一种新型的结构解决深挖方路堑边坡的加固防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接节点对撑式锚固桩,以有效提高工程安全性,降低了工程造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铰接节点对撑式锚固桩结构,包括设置于路堑两侧的左侧锚固桩、右侧锚固桩,以及设置于左侧锚固桩、右侧锚固桩之间且对其形成横向支撑的横梁,其特 ...
【技术保护点】
1.铰接节点对撑式锚固桩结构,包括设置于路堑两侧的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以及设置于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之间且对其形成横向支撑的横梁(20),其特征是:所述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相对应的横向内侧壁上具有竖向限位结构,横梁(20)纵向两端具有与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相配合的纵向限位结构;所述横梁(20)的两端支撑于竖向限位结构上,且通过纵向限位结构与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形成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铰接节点对撑式锚固桩结构,包括设置于路堑两侧的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以及设置于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之间且对其形成横向支撑的横梁(20),其特征是:所述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相对应的横向内侧壁上具有竖向限位结构,横梁(20)纵向两端具有与左侧锚固桩(11)、右侧锚固桩(12)相配合的纵向限位结构;所述横梁(20)的两端支撑于竖向限位结构上,且通过纵向限位结构与左侧锚固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卿,肖朝乾,刘菀茹,薛元,邱永平,刘漫,张建文,胡欣明,姜瑞雪,王海波,吴邵海,陈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