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67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涉及污水处理领域。该河道污水打捞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所述箱体的顶部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箱体内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从齿轮,所述螺纹杆的位于箱体外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从齿轮,所述箱体的正面底部焊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旋转杆。该河道污水打捞装置,通过前压板、后压板和螺栓之间的配合,使整个装置可以随意的安装在船体的一侧,方便了小船在小河道的清理,减少了人力,加快了工作效率,装置两侧设置的立杆和伸缩杆对水面的垃圾进行聚拢,使清理更加的方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河流污染指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和生物群落变化的现象,河流的稀释自净能力强,利于污染物扩散、降解,但由于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工业区和城市都建立在滨河地区,大量排放废水入河,致使大多数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排放越发的严重,河道水面漂浮的垃圾和水中的颗粒物越来越多,目前河道清理大多是通过人力或者清扫船来清洁河面,当在河面过窄时,大多通过人力清理,人力清理费时费力,效率还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解决了河面较窄时垃圾的打捞比较费事费力且效率底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所述箱体的顶部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箱体内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从齿轮,所述螺纹杆的位于箱体外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从齿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3),所述箱体(1)的顶部插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位于箱体(1)内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从齿轮(5),所述螺纹杆(4)的位于箱体(1)外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从齿轮(6),所述箱体(1)的正面底部焊接有收集槽(9),所述收集槽(9)的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0),所述旋转杆(10)的表面焊接有螺旋槽(11),所述旋转杆(10)的顶部分别固定套接有挡板(12)和第三从齿轮(13),所述箱体(1)的背面顶部焊接有前压板(14),所述前压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污水打捞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焊接有主齿轮(3),所述箱体(1)的顶部插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位于箱体(1)内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从齿轮(5),所述螺纹杆(4)的位于箱体(1)外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从齿轮(6),所述箱体(1)的正面底部焊接有收集槽(9),所述收集槽(9)的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0),所述旋转杆(10)的表面焊接有螺旋槽(11),所述旋转杆(10)的顶部分别固定套接有挡板(12)和第三从齿轮(13),所述箱体(1)的背面顶部焊接有前压板(14),所述前压板(1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16),所述螺栓(16)的底部套接有后压板(15),所述箱体(1)的背面焊接有收集箱(18),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焊接有旋转轴(19),所述旋转轴(19)的背面焊接有限位横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勇
申请(专利权)人:永春德鑫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