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衢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46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开瓶器,属于生活用品。开瓶器包括圆柱形壳体、齿轮转盘、若干用于夹持瓶盖的活动卡爪、提手和力臂杆,齿轮转盘设置于圆柱形壳体内,活动卡爪布置于齿轮转盘下表面,圆柱形壳体上表面铰接有用于提起开瓶器的提手,力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内端通过圆柱形壳体侧壁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圆柱形壳体内,第一杆体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结构,第二锥齿轮结构与齿轮转盘上的第一锥齿轮结构啮合。使用时,拉出第二杆体,拉出便携式开瓶器的提手,一手提着开瓶器,将开瓶器置于瓶盖上,另一手通过旋转旋臂带动齿轮转盘,齿轮转盘带动活动卡爪径向移动抓紧瓶盖,然后旋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打开瓶盖。

A Portable Bottle Ope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bottle opener, which belongs to household articles. The bottle opener consists of a cylindrical shell, a gear rotating disc, several movable claws, handles and force arm rods for holding the bottle cap. The gear rotating disc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rical shell, the movable claws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gear rotating disc,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ylindrical shell is articulated with a lifting hand for lifting the bottle opener. The force arm rod includes the first rod body and the second rod body. The inner end of the first rod body passes through the cylindrical shell. The through hole open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extends to the cylindrical shell. The inner end of the first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evel gear structure. The second bevel gear structure meshes with the first bevel gear structure on the gear turntable. When in use, pull out the second rod body, pull out the handle of the portable bottle opener, hold the bottle opener in one hand, place the bottle opener on the bottle cap, drive the gear turntable through the rotating arm, drive the movable claw to move radially to grasp the bottle cap, and then rotate the first rod body and the second rod body to open the bottl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开瓶器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开瓶器。
技术介绍
水杯是一种常用的物品,生活中经常出现杯子灌满热水将瓶盖拧紧后由于冷后气压的变化导致瓶盖很难用手拧开,同时,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瓶盖难打开的情况,如开各种罐头时,开各种调料瓶、饮料瓶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便携式开瓶器,能够很省力地将瓶盖拧开,并且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瓶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开瓶器。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开瓶器,包括圆柱形壳体、齿轮转盘、若干用于夹持瓶盖的活动卡爪、提手和力臂杆,所述的圆柱形壳体上表面铰接有用于提起开瓶器的提手,所述的齿轮转盘同轴设置于圆柱形壳体内,齿轮转盘上表面为第一锥齿轮结构,下表面为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所述的活动卡爪上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凸齿,凸齿卡合于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内,活动卡爪周向均匀布置,活动卡爪的夹持端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表面固定有橡胶层,橡胶层外表面设置有竖直的条形凸齿,活动卡爪夹持瓶盖时,橡胶层与瓶盖接触,所述的力臂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内端通过圆柱形壳体侧壁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圆柱形壳体内,第一杆体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结构,第二锥齿轮结构与第一锥齿轮结构啮合,所述的第二杆体同轴嵌套于第一杆体内,两者构成伸缩杆结构,且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内没有转动自由度;第二杆体的末端垂直固定有用于旋转第二杆体和第一杆体的旋臂;圆柱形壳体上与第一杆体对称的位置固定有用于转动圆柱形壳体的转动杆。当齿轮转盘转动时,活动卡爪可以实现径向移动,来抓紧或松开瓶盖;弧形结构与瓶盖贴合效果更好,增大开盖时的摩擦力;条形凸齿能增大橡胶层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打开瓶盖更省力;同时,由于橡胶层的缓冲作用,可以避免活动卡爪用力过大,将瓶子夹破;进行瓶盖拧开动作时,拉出第二杆体,延长力臂杆,拧开瓶盖时更省力;由于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内没有转动自由度,旋转旋臂时,同时带动第二杆体、第一杆体和第一杆体上的第二锥齿轮结构,第二锥齿轮结构带动第一锥齿轮结构转动,即齿轮转盘发生转动,由于活动卡爪上的凸齿卡合于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内,齿轮转盘发生转动时,带动活动卡爪径向移动;拧开瓶盖时,如遇到难开的瓶盖,可以同时在转动杆和第二杆体上施加旋转力。优选的,所述的圆柱形壳体内部底面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凸起的圆柱形固定轴,齿轮转盘中心开设有圆形通孔,齿轮转盘通过圆形通孔套设于圆柱形壳体侧壁和圆柱形固定轴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圆柱形壳体下表面径向开设有用于安装活动卡爪的滑槽,活动卡爪嵌套于滑槽内形成滑动副,活动卡爪和滑槽均为三个,且均匀分布。齿轮转盘发生转动时,由于活动卡爪上的凸齿卡合于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内,且活动卡爪整体嵌套于滑槽内,所以此时,活动卡爪只能沿着径向移动,抓紧瓶盖或松开瓶盖。优选的,所述的旋臂包括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分别固定于第二杆体的两侧,且对称分布。这样的设计,使得旋转第二锥齿轮结构时更加省力。优选的,所述圆柱形壳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提手的凹槽,提手铰接于凹槽内一侧的边缘,当提手从水平面转动到竖直面时,凹槽的侧面限制提手继续转动,使得用提手提起开瓶器时,开瓶器处于水平位置,方便放置到瓶盖上进行后续开盖动作。进一步的,提手上垂直设置有半圆环拉手,半圆环拉手用于将提手从凹槽出拉出。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通过键连接,以限定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中的转动自由度,以保证在旋转旋臂时,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的活动卡爪采用硬质材料,包括金属或硬质塑料。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杆体与圆柱形壳体上的通孔接触的位置通过轴承固定。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杆与圆柱形壳体接触的位置设有轴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齿轮转盘、活动卡爪、提手和力臂杆等部件的设计,结构精巧、灵活,实用携带方便。2.本技术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两者伸缩杆结构的设计,在进行瓶盖拧开动作时,可以延长力臂杆,拧开瓶盖时更省力,同时在圆柱形壳体上与第一杆体对称的位置固定有用于转动圆柱形壳体的转动杆,对于难开的瓶盖,可以同时在转动杆和第二杆体上施加旋转力,进一步减少旋转力。3.活动卡爪夹持端设计为内凹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瓶盖贴合效果更好,增大开盖时的摩擦力。4.弧形结构表面固定橡胶层,且橡胶层外表面设置成竖直的条形凸齿,当活动卡爪夹持瓶盖拧开瓶盖时,由于橡胶层与瓶盖接触,且橡胶层外表面设置有竖直的条形凸齿,增大橡胶层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打开瓶盖更省力。同时,由于橡胶层的缓冲作用,可以避免活动卡爪用力过大,将瓶子夹破。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携式开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便携式开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动卡爪结构细节图;图4为活动卡爪嵌套于滑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力臂杆1、活动卡爪2、齿轮转盘3、橡胶层4、第一锥齿轮结构5、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6、圆柱形壳体7、提手8、半圆环拉手9、第二杆体10、第一杆体11、第一旋臂12、第二旋臂13、转动杆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如图1和2所示,一种便携式开瓶器,包括圆柱形壳体7、齿轮转盘3、若干用于夹持瓶盖的活动卡爪2、提手8和力臂杆1,圆柱形壳体7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提手8的凹槽,不使用开瓶器时,可以将提手8放于凹槽内,提手8铰接于凹槽内一侧的边缘,当提手8从水平面转动到竖直面时,凹槽的侧面限制提手8继续转动,使得用提手提起开瓶器时,开瓶器处于水平位置,方便放置到瓶盖上进行后续开盖动作;提手8上垂直设置有半圆环拉手9,半圆环拉手用于将提手从凹槽出拉出。齿轮转盘3同轴设置于圆柱形壳体7内,齿轮转盘3上表面为第一锥齿轮结构5,下表面为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6,活动卡爪2上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凸齿,凸齿卡合于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6内,活动卡爪2有3个,且周向均匀布置;如图3所示,活动卡爪2的夹持端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表面固定有橡胶层4,橡胶层4外表面设置有竖直的条形凸齿,活动卡爪2夹持瓶盖时,橡胶层4与瓶盖接触,力臂杆1包括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0,第一杆体11的内端通过圆柱形壳体7侧壁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圆柱形壳体7内,第一杆体11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结构,第二锥齿轮结构与第一锥齿轮结构5啮合,第二杆体10同轴嵌套于第一杆体11内,两者构成伸缩杆结构,且第二杆体10与第一杆体11之间通过键连接,使第二杆体10在第一杆体11内没有转动自由度;第二杆体10的末端垂直固定有用于旋转第二杆体10和第一杆体11的旋臂,旋臂包括第一旋臂12和第二旋臂13,第一旋臂12和第二旋臂13分别固定于第二杆体10的两侧,且对称分布;圆柱形壳体7上与第一杆体11对称的位置(第一杆体11、第二杆体10可设置于圆柱形壳体7的一条直径两端)固定有用于转动圆柱形壳体7的转动杆14。在另一实施例中,圆柱形壳体7内部底面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凸起的圆柱形固定轴,齿轮转盘3中心开设有圆形通孔,齿轮转盘3通过圆形通孔套设于圆柱形固定轴上,此时齿轮转盘3放置于圆柱形壳体7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壳体(7)、齿轮转盘(3)、若干用于夹持瓶盖的活动卡爪(2)、提手(8)和力臂杆(1),所述的圆柱形壳体(7)上表面铰接有用于提起开瓶器的提手(8),所述的齿轮转盘(3)同轴设置于圆柱形壳体(7)内,齿轮转盘(3)上表面为第一锥齿轮结构(5),下表面为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6),所述的活动卡爪(2)上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凸齿,凸齿卡合于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6)内,活动卡爪(2)周向均匀布置,活动卡爪(2)的夹持端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表面固定有橡胶层(4),橡胶层(4)外表面设置有竖直的条形凸齿,活动卡爪(2)夹持瓶盖时,橡胶层(4)与瓶盖接触,所述的力臂杆(1)包括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0),第一杆体(11)的内端通过圆柱形壳体(7)侧壁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圆柱形壳体(7)内,第一杆体(11)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结构,第二锥齿轮结构与第一锥齿轮结构(5)啮合,所述的第二杆体(10)同轴嵌套于第一杆体(11)内,两者构成伸缩杆结构,且第二杆体(10)在第一杆体(11)内没有转动自由度;第二杆体(10)的末端垂直固定有用于旋转第二杆体(10)和第一杆体(11)的旋臂;圆柱形壳体(7)上与第一杆体(11)对称的位置固定有用于转动圆柱形壳体(7)的转动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壳体(7)、齿轮转盘(3)、若干用于夹持瓶盖的活动卡爪(2)、提手(8)和力臂杆(1),所述的圆柱形壳体(7)上表面铰接有用于提起开瓶器的提手(8),所述的齿轮转盘(3)同轴设置于圆柱形壳体(7)内,齿轮转盘(3)上表面为第一锥齿轮结构(5),下表面为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6),所述的活动卡爪(2)上表面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凸齿,凸齿卡合于阿基米德螺旋槽结构(6)内,活动卡爪(2)周向均匀布置,活动卡爪(2)的夹持端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表面固定有橡胶层(4),橡胶层(4)外表面设置有竖直的条形凸齿,活动卡爪(2)夹持瓶盖时,橡胶层(4)与瓶盖接触,所述的力臂杆(1)包括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0),第一杆体(11)的内端通过圆柱形壳体(7)侧壁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圆柱形壳体(7)内,第一杆体(11)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结构,第二锥齿轮结构与第一锥齿轮结构(5)啮合,所述的第二杆体(10)同轴嵌套于第一杆体(11)内,两者构成伸缩杆结构,且第二杆体(10)在第一杆体(11)内没有转动自由度;第二杆体(10)的末端垂直固定有用于旋转第二杆体(10)和第一杆体(11)的旋臂;圆柱形壳体(7)上与第一杆体(11)对称的位置固定有用于转动圆柱形壳体(7)的转动杆(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开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壳体(7)内部底面中心位置还设置有凸起的圆柱形固定轴,齿轮转盘(3)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庆巴晶鑫杨俏俏唐梦霞郑涛杜海波马晓吉施梦雅喻哲奇俞康宋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