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戚积纶专利>正文

保塌型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534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保塌型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建筑材料及其制备,主要用于膨胀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取膨胀剂、减水剂和缓凝剂按一定比例相混合,经拌匀、加水搅拌、造粒、烘干、筛分、破碎等工艺制成2~10mm粒径的颗粒。具有原材料现成易得,工艺简便,所需设备少,流程短,易操作,添加了本产品的膨胀混凝土其粉状膨胀剂用量减少1/4而膨胀率反而增加1/4,且经时塌落度损失极小,有利于集中搅拌和保证泵送及浇注质量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属于建筑材料及其制备
主要用于膨胀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在已有技术中有单纯的粉状膨胀剂、减水剂(塑化剂)和缓凝剂,它们在混凝土浇注中各有各的用途,但也各有各的缺点。如光添加粉状膨胀剂的防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裂防渗性能,但这种掺入了粉状膨胀剂的混凝土塌落度经时损失值大大增加,不利于集中搅拌和防水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因为集中搅拌,从搅拌、入罐车到运至浇注地点进行灌注,一般要在1~1.5小时或更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而加了粉状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其当添加量大于9%时,搅拌后一小时其塌落度(稠度)损失值达14CM以上,这样运到工地后已不能泵送灌注了。如在搅拌时预拌混凝土的初始塌落值在18~22CM以上时,则混凝土会产生离析,使质量降低。如粉状膨胀掺入量小于9%且从搅拌到灌注能在一小时内完成的,可在添加膨胀剂后再添加高效减水剂,方可勉强进行泵送,否则必须二次加水重新搅拌增加水泥用量,费工费时费料,质量难以保证。如在浇注地加粉状膨胀剂,二次搅拌或分次投入减水剂,同样存在费工费时,增加设备,难保质量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简单、科学合理、原材料易得,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塌型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由配方和工艺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塌型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为:膨胀剂55~80%,减水剂13~33%,缓凝剂4~13%;其工艺步骤包括(1)按上述配方分别称重计量,(2)将上述(1)称好的各组份混合均匀,(3)往上述(2)混合物中加水搅拌,(4)将上述(3)搅拌后的湿料送入造粒机造粒,(5)对上述(4)粒料进行烘干,(6)筛分,(7)破碎,(8)再筛分,再破碎,直至全成粒径2~10MM颗粒状,(9)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积纶
申请(专利权)人:戚积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