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建国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5003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运输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装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降落地点,并且能够扩大降落面积,装置能够改变高度,装置能够在无人机降落时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装置可以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对装置的震动,减小无人机的晃动,装置可以实现驻车固定功能,减震限位轮机构与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与升降减震机构相连接,升降减震机构与运输物料夹紧机构相连接,运输物料夹紧机构与无人机停放台机构相连接,无人机停放台机构与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相连接。

A New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ransport Frame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ransport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new typ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ransport frame device. The device can provide a landing site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expand the landing area, change the altitude of the device, and have a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when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nds. The device can move and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device and reduce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The rocking device of the aircraft can realize the parking and fixing function.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limit whee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and reducing mechanism, the lifting and reduc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port material clamping mechanism, the transport material clamp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UAV parking platform mechanism, and the UAV parking platform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UAV transportation fixed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运输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越来越发达,无人机的应用也快速的融进人们的生活,但是无人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而且在降落过程中容易造成无人机的损坏,所以设计了这种多功能无人机运输装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装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降落地点,并且能够扩大降落面积,装置能够改变高度,装置能够在无人机降落时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装置可以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对装置的震动,减小无人机的晃动,装置可以实现驻车固定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运输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包括减震限位轮机构、连接板、升降减震机构、运输物料夹紧机构、无人机停放台机构、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装置能够为无人机提供降落地点,并且能够扩大降落面积,装置能够改变高度,装置能够在无人机降落时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装置可以移动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减小对装置的震动,减小无人机的晃动,装置可以实现驻车固定功能。减震限位轮机构上端设有升降升降限位杆机构、减震限位轮固定板、减震轮结构,升降限位杆机构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相连接,升降限位杆机构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相铰接,减震轮结构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减震轮结构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升降限位杆机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连接轴、限位孔、升降杆、紧固螺钉、升降杆固定套筒、摆动横杆、轮子固定螺钉、限位横杆连接轴、轮子连接轴,限位杆连接轴与升降杆相连接,限位杆连接轴与升降杆相铰接,限位孔固定在升降杆上,升降杆固定套筒与升降杆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且升降杆固定套筒位于升降杆的下方,紧固螺钉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的上端,紧固螺钉与升降杆固定套筒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摆动横杆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的下端,摆动横杆与升降杆固定套筒通过限位横杆连接轴铰接在一起,轮子固定螺钉位于摆动横杆的左右对称两端,轮子固定螺钉与摆动横杆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限位横杆连接轴与轮子相铰接;所述减震轮结构的上端设置有上减震杆、减震杆密封套、下减震杆、轮子、螺纹孔,上减震杆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上减震杆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下方,上减震杆与减震杆密封套配合,减震杆密封套与下减震杆配合,且上减震杆位于下减震杆上方,下减震杆与轮子相铰接,且下减震杆位于轮子上方,轮子与轮子轮子相铰接,螺纹孔开在轮子上;所述升降减震机构的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装置连接块、弹簧减震装置,液压升降装置与液压装置连接块相铰接,且液压升降装置位于液压装置连接块上方;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压杆、固定绞架、连杆、压力块、小液压缸缸体、单向阀、油箱、底座、油管、截止阀、大液压缸缸体、顶力块,压杆与固定绞架铰接,且压杆位于固定绞架右方,连杆与压杆连接,且连杆位于压杆下方,连杆与压力块连接,且连杆位于压力块上方,连接点位于压力块中间位置,压力块与小液压缸缸体接触,且压力块位于小液压缸缸体内部,小液压缸缸体与油箱固定连接,且小液压缸缸体位于油箱上方,油箱与底座固定连接,且油箱位于底座上方,单向阀与油管连接,且单向阀位于油管中间位置,油管与截止阀连接,且截止阀位于油管中间位置,油管与小液压缸缸体连接,油管另一端与大液压缸缸体连接,大液压缸缸体与油箱固定连接,且大液压缸缸体位于油箱上方,大液压缸缸体与顶力块接触,且顶力块位于大液压缸缸体内部;所述单向阀的上端设置有阀体、滚珠、弹簧一,阀体与滚珠接触,且滚珠位于阀体内部,接触面为阀体上面,滚珠与弹簧一接触,且滚珠位于弹簧一上方,弹簧一与阀体固定连接,且弹簧一位于阀体内部,连接面为阀体底面;所述弹簧减震装置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二、弹簧固定小套筒、弹簧固定大套筒,弹簧二与弹簧固定小套筒相接触,弹簧二与弹簧固定大套筒相接触,弹簧固定小套筒与弹簧固定大套筒相接触;所述运输物料夹紧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卡爪控制装置、起吊物卡爪、箱体,卡爪控制装置与起吊物卡爪相连接,卡爪控制装置与箱体相连接;所述卡爪控制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固定板、双向螺纹螺杆、壳体、螺纹滑块、固定螺钉,控制杆与控制杆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控制杆位于控制杆固定板左方,连接点位于控制杆固定板边缘位置,控制杆固定板与双向螺纹螺杆固定连接,且控制杆固定板位于双向螺纹螺杆左方,控制杆固定板与双向螺纹螺杆同心,双向螺纹螺杆与壳体接触,且双向螺纹螺杆位于壳体内部,控制杆固定板与壳体接触,且控制杆固定板位于壳体左方,壳体与螺纹滑块接触,且螺纹滑块位于壳体内部,螺纹滑块与双向螺纹螺杆螺纹配合,且螺纹滑块位于双向螺纹螺杆左方,固定螺钉与控制杆固定板螺纹连接,固定螺钉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起吊物卡爪的上端设置有卡爪、卡爪固定螺钉、卡爪固定套,卡爪与卡爪固定螺钉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爪固定螺钉与卡爪固定套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爪与卡爪固定套相接触;所述无人机停放台机构的上端设置有齿轮固定轴、齿轮摇动杆、齿轮、齿条、延伸板连接杆、停放台延伸板、停放台,齿轮固定轴与齿轮相铰接,齿轮摇动杆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与延伸板连接杆相连接,延伸板连接杆与停放台延伸板相连接;所述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底座、弹簧锁机构,固定架底座与弹簧锁机构相连,固定架底座与弹簧锁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固定架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滑块、固定架底座、两侧固定架、弹簧杆通过孔、固定架底座固定扣,固定架底座位于固定架滑块的上方,固定架底座与固定架滑块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两侧固定架位于固定架底座的上方,两侧固定架与固定架底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弹簧杆通过孔开在两侧固定架的中间位置,固定架底座固定扣与固定架滑块相连,固定架底座固定扣与固定架滑块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所述弹簧锁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弹簧锁拉座、压缩弹簧、弹簧锁外壳、弹簧座、锁杆,弹簧锁拉座位于锁杆的左端,弹簧锁拉座与锁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弹簧锁外壳位于弹簧锁拉座的右侧,压缩弹簧设置在弹簧锁外壳的内部,弹簧座位于压缩弹簧的右侧,弹簧座与压缩弹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减震限位轮机构与连接板相连接,且减震限位轮机构位于连接板下方,连接板与升降减震机构相连接,且连接板位于升降减震机构下方,升降减震机构与运输物料夹紧机构相连接,且升降减震机构位于运输物料夹紧机构下方,运输物料夹紧机构与无人机停放台机构相连接,且运输物料夹紧机构位于无人机停放台机构下方,无人机停放台机构与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相连接,且无人机停放台机构位于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所述的延伸板连接杆、停放台延伸板各有两个,且分别在无人机停放台机构左右两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所述的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有两个,对称布置在无人机停放台机构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所述的轮子材质选用橡胶材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所述的弹簧二、弹簧一的材质均选用不锈钢材质。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包括减震限位轮机构(1)、连接板(2)、升降减震机构(3)、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减震限位轮机构(1)上端设有升降升降限位杆机构(1‑1)、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减震轮结构(1‑3),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连接,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铰接,减震轮结构(1‑3)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减震轮结构(1‑3)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的下方;所述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上端设置有限位杆连接轴(1‑1‑1)、限位孔(1‑1‑2)、升降杆(1‑1‑3)、紧固螺钉(1‑1‑4)、升降杆固定套筒(1‑1‑5)、摆动横杆(1‑1‑6)、轮子固定螺钉(1‑1‑7)、限位横杆连接轴(1‑1‑8)、轮子连接轴(1‑1‑9),限位杆连接轴(1‑1‑1)与升降杆(1‑1‑3)相连接,限位杆连接轴(1‑1‑1)与升降杆(1‑1‑3)相铰接,限位孔(1‑1‑2)固定在升降杆(1‑1‑3)上,升降杆固定套筒(1‑1‑5)与升降杆(1‑1‑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且升降杆固定套筒(1‑1‑5)位于升降杆(1‑1‑3)的下方,紧固螺钉(1‑1‑4)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上端,紧固螺钉(1‑1‑4)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摆动横杆(1‑1‑6)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下端,摆动横杆(1‑1‑6)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通过限位横杆连接轴(1‑1‑8)铰接在一起,轮子固定螺钉(1‑1‑7)位于摆动横杆(1‑1‑6)的左右对称两端,轮子固定螺钉(1‑1‑7)与摆动横杆(1‑1‑6)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限位横杆连接轴(1‑1‑8)与轮子(1‑3‑4)相铰接;所述减震轮结构(1‑3)的上端设置有上减震杆(1‑3‑1)、减震杆密封套(1‑3‑2)、下减震杆(1‑3‑3)、轮子(1‑3‑4)、螺纹孔(1‑3‑5),上减震杆(1‑3‑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固定连接,且上减震杆(1‑3‑1)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下方,上减震杆(1‑3‑1)与减震杆密封套(1‑3‑2)配合,减震杆密封套(1‑3‑2)与下减震杆(1‑3‑3)配合,且上减震杆(1‑3‑1)位于下减震杆(1‑3‑3)上方,下减震杆(1‑3‑3)与轮子(1‑3‑4)相铰接,且下减震杆(1‑3‑3)位于轮子(1‑3‑4)上方,轮子(1‑3‑4)与轮子(1‑3‑4)轮子(1‑3‑4)相铰接,螺纹孔(1‑3‑5)开在轮子(1‑3‑4)上;所述升降减震机构(3)的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3‑1)、液压装置连接块(3‑2)、弹簧减震装置(3‑3),液压升降装置(3‑1)与液压装置连接块(3‑2)相铰接,且液压升降装置(3‑1)位于液压装置连接块(3‑2)上方;所述液压升降装置(3‑1)的上端设置有压杆(3‑1‑1)、固定绞架(3‑1‑2)、连杆(3‑1‑3)、压力块(3‑1‑4)、小液压缸缸体(3‑1‑5)、单向阀(3‑1‑6)、油箱(3‑1‑7)、底座(3‑1‑8)、油管(3‑1‑9)、截止阀(3‑1‑10)、大液压缸缸体(3‑1‑11)、顶力块(3‑1‑12),压杆(3‑1‑1)与固定绞架(3‑1‑2)铰接,且压杆(3‑1‑1)位于固定绞架(3‑1‑2)右方,连杆(3‑1‑3)与压杆(3‑1‑1)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杆(3‑1‑1)下方,连杆(3‑1‑3)与压力块(3‑1‑4)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力块(3‑1‑4)上方,连接点位于压力块(3‑1‑4)中间位置,压力块(3‑1‑4)与小液压缸缸体(3‑1‑5)接触,且压力块(3‑1‑4)位于小液压缸缸体(3‑1‑5)内部,小液压缸缸体(3‑1‑5)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小液压缸缸体(3‑1‑5)位于油箱(3‑1‑7)上方,油箱(3‑1‑7)与底座(3‑1‑8)固定连接,且油箱(3‑1‑7)位于底座(3‑1‑8)上方,单向阀(3‑1‑6)与油管(3‑1‑9)连接,且单向阀(3‑1‑6)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截止阀(3‑1‑10)连接,且截止阀(3‑1‑10)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小液压缸缸体(3‑1‑5)连接,油管(3‑1‑9)另一端与大液压缸缸体(3‑1‑11)连接,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大液压缸缸体(3‑1‑11)位于油箱(3‑1‑7)上方,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顶力块(3‑1‑12)接触,且顶力块(3‑1‑12)位于大液压缸缸体(3‑1‑11)内部;所述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人机运输架装置,包括减震限位轮机构(1)、连接板(2)、升降减震机构(3)、运输物料夹紧机构(4)、无人机停放台机构(5)、无人机运输固定机构(6),其特征在于:减震限位轮机构(1)上端设有升降升降限位杆机构(1-1)、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减震轮结构(1-3),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连接,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铰接,减震轮结构(1-3)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相连接,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减震轮结构(1-3)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的下方;所述升降限位杆机构(1-1)上端设置有限位杆连接轴(1-1-1)、限位孔(1-1-2)、升降杆(1-1-3)、紧固螺钉(1-1-4)、升降杆固定套筒(1-1-5)、摆动横杆(1-1-6)、轮子固定螺钉(1-1-7)、限位横杆连接轴(1-1-8)、轮子连接轴(1-1-9),限位杆连接轴(1-1-1)与升降杆(1-1-3)相连接,限位杆连接轴(1-1-1)与升降杆(1-1-3)相铰接,限位孔(1-1-2)固定在升降杆(1-1-3)上,升降杆固定套筒(1-1-5)与升降杆(1-1-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且升降杆固定套筒(1-1-5)位于升降杆(1-1-3)的下方,紧固螺钉(1-1-4)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上端,紧固螺钉(1-1-4)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摆动横杆(1-1-6)位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的下端,摆动横杆(1-1-6)与升降杆固定套筒(1-1-5)通过限位横杆连接轴(1-1-8)铰接在一起,轮子固定螺钉(1-1-7)位于摆动横杆(1-1-6)的左右对称两端,轮子固定螺钉(1-1-7)与摆动横杆(1-1-6)相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限位横杆连接轴(1-1-8)与轮子(1-3-4)相铰接;所述减震轮结构(1-3)的上端设置有上减震杆(1-3-1)、减震杆密封套(1-3-2)、下减震杆(1-3-3)、轮子(1-3-4)、螺纹孔(1-3-5),上减震杆(1-3-1)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固定连接,且上减震杆(1-3-1)位于减震限位轮固定板(1-2)下方,上减震杆(1-3-1)与减震杆密封套(1-3-2)配合,减震杆密封套(1-3-2)与下减震杆(1-3-3)配合,且上减震杆(1-3-1)位于下减震杆(1-3-3)上方,下减震杆(1-3-3)与轮子(1-3-4)相铰接,且下减震杆(1-3-3)位于轮子(1-3-4)上方,轮子(1-3-4)与轮子(1-3-4)轮子(1-3-4)相铰接,螺纹孔(1-3-5)开在轮子(1-3-4)上;所述升降减震机构(3)的上端设置有液压升降装置(3-1)、液压装置连接块(3-2)、弹簧减震装置(3-3),液压升降装置(3-1)与液压装置连接块(3-2)相铰接,且液压升降装置(3-1)位于液压装置连接块(3-2)上方;所述液压升降装置(3-1)的上端设置有压杆(3-1-1)、固定绞架(3-1-2)、连杆(3-1-3)、压力块(3-1-4)、小液压缸缸体(3-1-5)、单向阀(3-1-6)、油箱(3-1-7)、底座(3-1-8)、油管(3-1-9)、截止阀(3-1-10)、大液压缸缸体(3-1-11)、顶力块(3-1-12),压杆(3-1-1)与固定绞架(3-1-2)铰接,且压杆(3-1-1)位于固定绞架(3-1-2)右方,连杆(3-1-3)与压杆(3-1-1)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杆(3-1-1)下方,连杆(3-1-3)与压力块(3-1-4)连接,且连杆(3-1-3)位于压力块(3-1-4)上方,连接点位于压力块(3-1-4)中间位置,压力块(3-1-4)与小液压缸缸体(3-1-5)接触,且压力块(3-1-4)位于小液压缸缸体(3-1-5)内部,小液压缸缸体(3-1-5)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小液压缸缸体(3-1-5)位于油箱(3-1-7)上方,油箱(3-1-7)与底座(3-1-8)固定连接,且油箱(3-1-7)位于底座(3-1-8)上方,单向阀(3-1-6)与油管(3-1-9)连接,且单向阀(3-1-6)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截止阀(3-1-10)连接,且截止阀(3-1-10)位于油管(3-1-9)中间位置,油管(3-1-9)与小液压缸缸体(3-1-5)连接,油管(3-1-9)另一端与大液压缸缸体(3-1-11)连接,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油箱(3-1-7)固定连接,且大液压缸缸体(3-1-11)位于油箱(3-1-7)上方,大液压缸缸体(3-1-11)与顶力块(3-1-12)接触,且顶力块(3-1-12)位于大液压缸缸体(3-1-11)内部;所述单向阀(3-1-6)的上端设置有阀体(3-1-6-1)、滚珠(3-1-6-2)、弹簧一(3-1-6-3),阀体(3-1-6-1)与滚珠(3-1-6-2)接触,且滚珠(3-1-6-2)位于阀体(3-1-6-1)内部,接触面为阀体(3-1-6-1)上面,滚珠(3-1-6-2)与弹簧一(3-1-6-3)接触,且滚珠(3-1-6-2)位于弹簧一(3-1-6-3)上方,弹簧一(3-1-6-3)与阀体(3-1-6-1)固定连接,且弹簧一(3-1-6-3)位于阀体(3-1-6-1)内部,连接面为阀体(3-1-6-1)底面;所述弹簧减震装置(3-3)的上端设置有弹簧二(3-3-1)、弹簧固定小套筒(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康建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