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91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包括动模及定模,所述动模及定模上设有模腔组件;所述模腔组件包括动模并与动模呈倾斜设置的主滑块支架,所述主滑块支架上设有可滑动的主滑块,所述主滑块朝向定模的一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壁设有可沿主滑块滑动方向滑动设置的副滑块;还包括设置于定模上的控制抵块,所述控制抵块在合模时插入至插接槽内推动主滑块滑动实现第一角度抽芯合模,所述控制抵块与副滑块呈燕尾配合、在第一角度抽芯完成合模后推动副滑块移动,所述副滑块另一端设有与副滑块呈燕尾配合的抽芯块,并在副滑块移动移动时向主滑块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向上抬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

A Co-directional and Double-angle Core-pulling Structure for Dies

The utility model proposes a co-directional two-angle core-pulling structure of a die, including a moving die and a fixing die,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a die cavity assembly; the die cavity assembly includes a main slider bracket which is tilted with a moving die, a sliding main slider bracket, a slot on one side of the main slider facing the fixing die, and an inner wall of the slot. There are auxiliary sliders which can slide along the sliding direction of the main slider; there are also control counterparts which are set on the fixed mode. The control counterparts are inserted into the slot to push the main slider to slid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irst angle core pulling and closing. The control counterparts cooperate with the auxiliary slider in swallow tail mode and push the auxiliary slider to move after the first angle core pulling is completed. The auxiliary slider is a swallow-tailed core-pulling block, and when the auxiliary slider moves, it inclines upward to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main slid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
技术介绍
在模具设计中,很多注塑产品因存在不同角度的扣合槽或者扣合孔会导致模具在设计时需要设计多个抽芯结构,同时该抽芯结构设计好后往往只能适用于一模一腔,大幅降低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并提高了模具的设计维修成本,也会使得模具内部结构编的更为复杂,尤其是针对一些抽芯方向与开模方向相反但又与开模方向呈一定角度抽芯的场合,其模具结构设计将会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对于该类注塑产品的模具设计,就需要开发出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抽芯结构,实现同方向2个芯子由于抽芯方向是不同角度的不能用一个滑块结构来实现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一个滑块结构来实现同方向2个芯子不同角度的抽芯方向的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包括动模及定模,所述动模及定模上设有两组镜像设置的模腔组件;所述模腔组件包括动模并与动模呈倾斜设置的主滑块支架,所述主滑块支架远离另一模腔组件的一端向定模方向倾斜,所述主滑块支架上设有可沿主滑块支架倾斜方向滑动的主滑块,所述主滑块上朝向定模的一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壁设有可沿主滑块滑动方向滑动设置的副滑块;还包括设置于定模上的控制抵块,所述控制抵块在合模时插入至插接槽内并与插接槽呈斜面配合使其推动主滑块滑动实现第一角度抽芯合模,所述控制抵块与副滑块呈燕尾配合、在控制抵块插入至插接槽控制第一角度抽芯合模后随着控制抵块的进一步插入推动副滑块移动,所述副滑块另一端设有与副滑块呈燕尾配合的抽芯块,所述抽芯块位于主滑块内并在副滑块移动移动时向主滑块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向上抬升。上述结构中,使得模具在分模时,控制抵块从主滑块的插接槽抽出,使控制抵块率先带动与其燕尾配合的副滑块做退缩动作,促使与副滑块另一端与其燕尾配合的抽芯块向下做抽芯动作;随着控制抵块进一步抽出,控制抵块与插接槽相抵推动主滑块做抽芯动作,实现同向双角度抽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滑块支架上设有沿第一角度抽芯合模方向开设的通孔,所述主滑块上设有开模复位螺钉,所述开模复位螺钉穿过通孔其端部与主滑块支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上述结构中,复位弹簧用于在分模后主滑块抽芯动作完成后使其保持抽芯状态,避免抽芯后复位导致合模时因插接槽未能与控制抵块对正导致控制抵块与主滑块相抵损伤模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滑块与抽芯块之间及副滑块与控制抵块之间的燕尾配合结构为T形槽配合。上述结构中,T形槽配合具有结构强度大,滑动顺畅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及定模还设有两组与模腔组件适配的模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得模具在分模时,控制抵块从主滑块的插接槽抽出,使控制抵块率先带动与其燕尾配合的副滑块做退缩动作,促使与副滑块另一端与其燕尾配合的抽芯块向下做抽芯动作;随着控制抵块进一步抽出,控制抵块与插接槽相抵推动主滑块做抽芯动作,通过一个滑块结构来实现同方向2个芯子不同角度的抽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腔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腔组件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模腔组件分模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0-动模;11-主滑块支架;111-通孔;12-主滑块;121-插接槽;122-开模复位螺钉;123-复位弹簧;13-副滑块;131-抽芯块;20-定模;21-控制抵块;30-模腔组件;31-模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包括动模10及定模20,所述动模10及定模20上设有两组镜像设置的模腔组件30;所述模腔组件30包括动模10并与动模10呈倾斜设置的主滑块支架11,所述主滑块支架11远离另一模腔组件30的一端向定模20方向倾斜,所述主滑块支架11上设有可沿主滑块支架11倾斜方向滑动的主滑块12,所述主滑块12上朝向定模20的一面开设有插接槽121,所述插接槽121内壁设有可沿主滑块12滑动方向滑动设置的副滑块13;还包括设置于定模20上的控制抵块21,所述控制抵块21在合模时插入至插接槽121内并与插接槽121呈斜面配合使其推动主滑块12滑动实现第一角度抽芯合模,所述控制抵块21与副滑块13呈燕尾配合、在控制抵块21插入至插接槽121控制第一角度抽芯合模后随着控制抵块21的进一步插入推动副滑块13移动,所述副滑块13另一端设有与副滑块13呈燕尾配合的抽芯块131,所述抽芯块131位于主滑块12内并在副滑块13移动移动时向主滑块12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向上抬升。上述结构中,使得模具在分模时,控制抵块21从主滑块12的插接槽121抽出,使控制抵块21率先带动与其燕尾配合的副滑块13做退缩动作,促使与副滑块13另一端与其燕尾配合的抽芯块131向下做抽芯动作;随着控制抵块21进一步抽出,控制抵块21与插接槽121相抵推动主滑块12做抽芯动作,实现同向双角度抽芯。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滑块支架11上设有沿第一角度抽芯合模方向开设的通孔111,所述主滑块12上设有开模复位螺钉122,所述开模复位螺钉122穿过通孔111其端部与主滑块支架1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23。上述结构中,复位弹簧123用于在分模后主滑块12抽芯动作完成后使其保持抽芯状态,避免抽芯后复位导致合模时因插接槽121未能与控制抵块21对正导致控制抵块21与主滑块12相抵损伤模具。本实施例中,所述副滑块13与抽芯块131之间及副滑块13与控制抵块21之间的燕尾配合结构为T形槽配合。上述结构中,T形槽配合具有结构强度大,滑动顺畅的优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模10及定模20还设有两组与模腔组件30适配的模腔3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得模具在分模时,控制抵块21从主滑块12的插接槽121抽出,使控制抵块21率先带动与其燕尾配合的副滑块13做退缩动作,促使与副滑块13另一端与其燕尾配合的抽芯块131向下做抽芯动作;随着控制抵块21进一步抽出,控制抵块21与插接槽121相抵推动主滑块12做抽芯动作,通过一个滑块结构来实现同方向2个芯子不同角度的抽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包括动模及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及定模上设有两组镜像设置的模腔组件;所述模腔组件包括动模并与动模呈倾斜设置的主滑块支架,所述主滑块支架远离另一模腔组件的一端向定模方向倾斜,所述主滑块支架上设有可沿主滑块支架倾斜方向滑动的主滑块,所述主滑块上朝向定模的一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壁设有可沿主滑块滑动方向滑动设置的副滑块;还包括设置于定模上的控制抵块,所述控制抵块在合模时插入至插接槽内并与插接槽呈斜面配合使其推动主滑块滑动实现第一角度抽芯合模,所述控制抵块与副滑块呈燕尾配合、在控制抵块插入至插接槽控制第一角度抽芯合模后随着控制抵块的进一步插入推动副滑块移动,所述副滑块另一端设有与副滑块呈燕尾配合的抽芯块,所述抽芯块位于主滑块内并在副滑块移动移动时向主滑块滑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向上抬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同向双角度抽芯结构,包括动模及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及定模上设有两组镜像设置的模腔组件;所述模腔组件包括动模并与动模呈倾斜设置的主滑块支架,所述主滑块支架远离另一模腔组件的一端向定模方向倾斜,所述主滑块支架上设有可沿主滑块支架倾斜方向滑动的主滑块,所述主滑块上朝向定模的一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壁设有可沿主滑块滑动方向滑动设置的副滑块;还包括设置于定模上的控制抵块,所述控制抵块在合模时插入至插接槽内并与插接槽呈斜面配合使其推动主滑块滑动实现第一角度抽芯合模,所述控制抵块与副滑块呈燕尾配合、在控制抵块插入至插接槽控制第一角度抽芯合模后随着控制抵块的进一步插入推动副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乐听刘年秋陈福生曹金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