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孔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56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钻床,涉及钻床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操作台、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件、由驱动件带动上下移动和转动的两个钻头,还包括对气缸座毛坯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操作台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与所述钻头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半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所述待加工柱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钻床对不规则的气缸座毛坯件夹持不便和钻孔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与待加工柱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凹槽抵接待加工柱的侧面,能够提高钻孔精度,且安装较为方便。

Internal hole dr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ner hole drilling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drilling machin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 a frame, an operating table fixed on the frame, a driving part fixed on the frame, two drills driven by the driving part to move up and down and rotate, and also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positioning the cylinder block blanks.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fixed on the operating table. A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mi-circular groove on the side of the fixed plate. The center of the semi-circular groove is in a straight line with the center of the drill bit,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emi-circular groov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column to be processe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inconvenient clamping of irregular cylinder seat blanks and low drilling accuracy. The drilling accuracy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semi-circular groove with the same diameter as the column to be processed to receive the side of the processing column, and the installation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孔钻床
本技术涉及钻床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内孔钻床。
技术介绍
压缩机的气缸座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浇注出毛坯件,然后再进行加工,最终得到气缸座,如图1和图2所示,为气缸座的毛坯件,包括主板1、固定在主板1上表面的待加工柱11,待加工柱11上表面开设有圆槽12,圆槽12内设置有圆台形的待加工台13,主板1下表面的四角焊接有四个支撑腿14,支撑腿14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15,主板1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6,定位柱16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孔17,在待加工台13的上表面需要开设待加工孔18。因为该气缸座的毛坯件形状不规则,现有的钻床不便于对其进行夹持,导致钻孔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孔钻床,便于夹持不规则的气缸座毛坯件,钻孔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孔钻床,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操作台、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件、由驱动件带动上下移动和转动的两个钻头,还包括对气缸座毛坯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操作台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与所述钻头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半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所述待加工柱的直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加工毛坯件放置在机架上,使主板上待加工柱一侧靠近半圆形凹槽,使半圆形凹槽与待加工柱的侧面相互接触,利用驱动件带动钻头向下移动,钻头对待加工柱内的待加工台上表面进行钻孔,利用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半圆形凹槽、待加工柱和钻头,使钻头向下移动,对代加工柱内待加工台的中心进行钻孔,安装方便,且钻孔精度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上设置有由动力件带动上下移动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按压的按压板,所述钻头穿过所述按压板且与所述按压板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加工毛坯件放置在机架上,利用动力件带动按压板向下移动,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按压,因为钻头穿过按压板且与按压板相互滑移,在按压板向下按压待加工毛坯件的同时,利用驱动件带动钻头向下移动,对待加工台的上表面进行钻孔,在钻孔的同时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按压,可提高待加工毛坯件的稳定性,避免在钻孔的过程中,待加工毛坯件的位置发生偏移,提高钻孔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直径与所述圆槽直径相同的固定柱,所述钻头与所述固定柱滑移连接且所述固定柱圆心与所述钻头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压板向下移动时,固定柱随按压板向下移动,固定柱与圆槽直径相同,固定柱即可由按压板带动插接入圆槽内,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定位,钻头由固定柱伸出,对待加工柱内的待加工台上表面进行钻孔,提高钻孔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半圆形凹槽一侧的两个支撑板,一个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支撑腿位置对应且形状相同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加工毛坯件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将支撑腿分别放置在定位槽内,在钻孔过程中,定位槽可对支撑腿进行固定,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待加工毛坯件发生位置偏移,提高钻孔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圆孔直径相同的圆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支撑腿放置在定位槽内时,定位槽内的圆柱能够插接如圆孔内,可提高钻孔时待加工毛坯件的稳定性,防止待加工毛坯件发生偏移,提高钻孔的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气缸、固定在操作台上的辅助板和与气缸伸缩杆转动连接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辅助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伸缩杆带动转动板的一端向上移动,转动板远离气缸的一端向下移动,可按压主板,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且与所述定位孔直径相同的定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加工毛坯件放置在支撑板上,定位杆可插接进定位孔内,防止待加工毛坯件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待加工毛坯件的稳定性,提高钻孔的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钻头一端的碎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钻头钻出待加工毛坯件上的碎屑时,碎屑可从碎屑孔中掉落,不会堆积在机架上,堵住待加工孔,影响加工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置与待加工柱直径相同且圆心与钻头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半圆形凹槽,能够利用半圆形凹槽与待加工柱抵接,使钻头竖直向下对待加工柱内的待加工台上表面进行钻孔,能够提高钻孔精度,且安装方便;(2)本技术通过在钻孔的同时,利用动力件带动按压板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按压,可提高钻孔时待加工毛坯件的稳定性,提高钻孔精度;(3)本技术通过在机架上开设碎屑孔,可便于收集碎屑,防止碎屑堆积,堵塞待加工孔;(4)本技术通过在机架上设置两个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开设与支撑腿位置对应的定位槽,可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固定,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待加工毛坯件发生偏移,提高钻孔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气缸座的毛坯件的轴测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为体现定位孔而作的轴测图;图3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4是为体现支撑板而作的轴测图;图5是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为体现连接板而作的轴测图;图7是图6中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板;11、待加工柱;12、圆槽;13、待加工台;14、支撑腿;15、圆孔;16、定位柱;17、定位孔;18、待加工孔;2、机架;21、操作台;211、支撑板;212、定位槽;213、圆柱;214、定位杆;215、碎屑孔;22、驱动件;23、钻头;24、定位机构;241、固定板;242、半圆形凹槽;25、辅助定位机构;251、气缸;252、辅助板;253、转动板;26、动力件;261、动力气缸;262、连接板;263、导向柱;264、按压板;265、固定柱;266、钻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内孔钻床,参见图3,包括机架2、设置在机架2上的操作台21、固定在机架2上的驱动件22、由驱动件22带动上下移动的两个钻头23、位于操作台21上的定位机构24和辅助定位机构25。参见图4和图5,定位机构24包括固定在操作台21上且位于钻头23一侧的固定板241和开设在固定板241上靠近钻头23一侧的半圆形凹槽242,结合图1,半圆形凹槽242的圆心与钻头23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且半圆形凹槽242的直径与待加工柱11的直径相同,驱动件22带动钻头在钻头23和半圆形凹槽242的轴线方向上向下移动,对待加工柱11内的待加工台13上表面进行钻孔操作。参见图4和图5,操作台2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板211,结合图2,支撑板211上均开设有当待加工柱11与半圆形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孔钻床,包括机架(2)、固定在机架(2)上的操作台(21)、固定在机架(2)上的驱动件(22)、由驱动件(22)带动上下移动的两个钻头(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气缸座毛坯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24),所述定位机构(24)包括固定设置在操作台(21)上的固定板(241),所述固定板(241)的侧面设置有半圆形凹槽(242),所述半圆形凹槽(242)的圆心与所述钻头(23)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半圆形凹槽(242)的直径与气缸座毛胚件中待加工柱(11)的直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孔钻床,包括机架(2)、固定在机架(2)上的操作台(21)、固定在机架(2)上的驱动件(22)、由驱动件(22)带动上下移动的两个钻头(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气缸座毛坯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24),所述定位机构(24)包括固定设置在操作台(21)上的固定板(241),所述固定板(241)的侧面设置有半圆形凹槽(242),所述半圆形凹槽(242)的圆心与所述钻头(23)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半圆形凹槽(242)的直径与气缸座毛胚件中待加工柱(11)的直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2)上的动力件(26),所述动力件(26)上设置有由动力件(26)带动上下移动对待加工毛坯件进行按压的按压板(264),所述钻头(23)穿过所述按压板(264)且与所述按压板(264)滑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孔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26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直径与毛胚件上圆槽(12)直径相同的固定柱(265),所述钻头(23)与所述固定柱(265)滑移连接且所述固定柱(265)圆心与所述钻头(23)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欧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